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 2023年春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3套】试题汇编附答案
2023年春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3套】试题汇编附答案试卷一题目:试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论述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在一次次求索和开拓中完成各种艰巨任务,关键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试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答: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十分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他认为战争的胜利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一穷二白的经济现状和严峻的内外形势,毛泽东更加重视经济发展,他不懈地思考和实践,带领党和人民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做了开创性的探索。回顾和研究毛泽东探索新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对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件大事就是恢复经济,经济发展问题也就相应地被提到党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过渡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二是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单一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思考和实践,主导方面是正确的,取得成绩和经验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尽管在具体方针上有失误,遭受过挫折。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如何在新的生产关系下发展生产力,成为当时经济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文化大革命”时期是党探索中国发展道路走入歧途的时期,“文化大革命”是党探索中国发展道路走入歧途的结果。实践证明,这场“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但是它却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极其深刻而宝贵的经验教训。正如邓小平所说:“因为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认真研读毛泽东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著述,并同他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不难发现毛泽东探素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实质,简单说就是三个字,即“快发展”。中国经济为什么要发展、如何快发展以及向着什么方向发展,是他建国以后始终在思考和实践的问题。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研究十分透彻。毛泽东历来深信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同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对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他认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归根结底靠的是人民群众,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在他的带领下,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热情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可以说,新中国所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贡献。正像毛泽东所说,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只要这些人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又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任何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另一方面,他认为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标和归宿,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毛泽东强调对个人利益要予以重视,当时提出的“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的经济思想和“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企业民主管理思想就是最直接的体现。毛泽东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多快好省”地发展国民经济。毛泽东最初设计的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应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要在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据此制定和实行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并举取得了伟大成就:第二步是要在一定的时间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创造出一定的物质基础,这一步大约需要10年到15年;第三步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的最初表述形式,在中国实现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以来的伟大理想。试卷二题目:试述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论述题: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但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中国共产党经成立,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是由当时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决定的,试述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答:近代中国社会中两对主要矛盾使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近代以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社会中两对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两大历史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其区别在于二者的主体、内容是不一样的。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其联系在于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激化了中国社会各种矛盾,封建制度加速衰朽,曾作为世界强国的清王朝,不仅无力抵抗列强的侵略掠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而逐渐沦为帝国主义的帮凶。封建统治阶级运用一切手段一—行政的、强制的手段和文化的、意识形态的手段,极力打击和扼杀任何可能动摇封建基础的社会发展新因素。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辛亥革命。然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依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也没有结束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在新的时代潮流和历史背景下,许多先进知识分子逐渐抛弃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想主张,走上了信仰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道路。试卷三题目: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哪些特征?它的本质要求是什么?论述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那么,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哪些特征?它的本质要求是什么?答: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如下:第一,中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第二,中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第三,中国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共同富裕。我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在现代化进程中要自觉、主动地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是标识人类文明演进的核心术语。在世界历史前进的轨道中,现代化道路具有多样性、复合性,但在总体类型中,“资本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两种最为典型的道路,前者是以资本为驱动的现代化,后者是以人为价值追求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它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普遍意蕴,也有基于中国国情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中国式现代化的这种“共性”与“个性”共同标注了其内在特质、历史方位和未来走向,对于人类社会进步具有世界历史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前提,必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不仅是一种要求,更是中国这些年来发展成就的充分体现和经验总结。正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中国才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变成社会主义国家,才能从一穷二白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才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并朝着强起来奋勇向前。中国的现代化经验,有其他国家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但更有中国特色,更符合中国国情。因此,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这不是一般要求,而是本质要求。按照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具备五大基本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大基本特征,既相辅相成,又各有特点,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只有充分满足了五大基本特征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的中国式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成就和历史功绩,才能使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可推广、可复制、可学习的一种发展模式。
本文标题:2023年春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3套】试题汇编附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891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