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股票报告 > 因子分析在股票评价中的应用
因子分析在股票评价中的应用作者:王学民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统计系,上海市,200433刊名:数理统计与管理英文刊名:APPLICATIONOFSTATISTICSANDMANAGEMENT年,卷(期):2004,23(3)被引用次数:18次参考文献(2条)1.RichardAJohnson.DeanWWichern实用多元统计分析20012.王学民应用多元分析2004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高鉴基于剩余收益模型对ZJ股票估值研究2008本文首先从目前中国证券分析师常用的股票估值方法(相对价值股价法、股利贴现模型和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入手,发现它们在应用实践中都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而剩余收益模型聚焦于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明确了会计信息对估值的重要作用,并且其结论不受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被认为是西方最前沿、最经典的估值模型。但因其引入中国的时间较晚,在实际估值分析中使用剩余收益模型的证券分析师并不多。正因如此,本文将切入点放在探讨如何运用剩余收益模型进行股票估值上,希望能促进西方前沿的估值模型在我国应用,以加速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根据Penman(2001)和Soffer(2003)关于剩余收益模型的理论,本文总结归纳出剩余收益模型的应用步骤,主要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商业活动分析、财务报表的重新编制和分析、经营预测和估值。然后本文选取ZJ股票为例,以其2001至2006年的年报为主要数据来源,重点对财务报表进行了重新编制和分析,并结合商业活动分析的结论对未来剩余收益进行了预测,最后利用估值模型计算出ZJ股票的内在价值。通过估值可知:ZJ股票内在价值远低于目前的价格,其价值可能被市场高估了。通过剩余收益模型的应用研究,发现该模型理论依据充分,运用其估计价值的过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关注到影响公司价值的核心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在财务报表中的表现,引导人们更好地利用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虽然利用该模型的估值过程比较复杂,但通过ZJ实例也可以看到,剩余收益模型在实际估值分析中是可以被推广应用的。2.期刊论文刘建.吴凤菊财务比率在股票选择中的作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利用财务报表中的盈利性比率和保值增值率,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财务报表进行了研究.此理论首先从定性分析出发,然后再利用模糊数学这一手段对这些比率进行定量化研究,将财务比率和财务比率的稳定性转化成为股票选择的可能程度值.此理论克服了现存理论的某些缺陷,为机构投资者利用财务比率选择股票提供了理论依据.3.学位论文代金博财务报表分析与中国股市超额收益的概率预测2005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于2002年评选出20家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其中有11家公司在中国沪深股市上市,《经济观察报》认为这11家公司2002年的财务报告符合真实、公允的要求,以这11家公司在沪市或深市上市的A股为研究对象,从其2002年年度财务报告中,通过计算提取其中8项财务比率,首先对8项财务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累积贡献率达到85﹪的条件,选出主成分因子,进一步以单变量ProbitModel进行显著性检验,筛选出重要主成分因子,作为预测模型的自变量,然后计算分析这些股票2003年5月1日至2004年4月30日是否有超额收益,并以是否有超额收益决定二分性质变量的取值,以该性质变量作为预测模型之因变量,至此建立多变量Probit预测模型并进行ML估计,最后对该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样本检验,检验结果表明:Probit预测模型对股票是否有超额收益划分的正确率高达82﹪,远高于随机分布的正确率50﹪,这说明在一定投资期间内,投资者通过分析其意欲投资的优质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首先计算8项财务比率,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选出主成分因子,接着对主成分因子进行显著性检验,把显著主成分因子的数值带入该预测模型,即可得出是否能获得超额收益的结论,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参考该结论,可以增大其获得超越市场水平的收益的可能性。4.学位论文唐安平盈余质量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研究2004会计盈余质量问题是当前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财务报表分析的角度,借鉴国外盈余质量的评价方法,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建立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探讨盈余质量对股票超额收益率的解释。论文首先依据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构建公司盈余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盈余的持续性、盈余的成长性、盈余的稳定性、盈余的现金保障性、盈余的安全性、盈余的可靠性、盈余的公司治理效果及盈余的行业特征等八个方面,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盈余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接着配合盈余的未预期增长,利用逐步回归模型研究盈余质量与股票超额收益率的关系;再者,在上述未预期盈余与股票超额收益关系的回归分析中,未预期盈余变量的回归系数通常被称作盈余反映系数,因此论文接着分析了盈余质量与盈余反映系数的关系,研究盈余质量较好的公司是否具有较高的盈余反映系数;最后进一步将研究结果转换为投资策略,以探讨盈余质量分析能否获取超额收益。本文以2001—2003年间沪深股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以下几点研究结论:(1)评价盈余质量的8类指标中,6类指标与股票超额收益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显示盈余质量分析在中国证券市场有一定的效果;(2)盈余质量相对较好的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盈余反映系数;(3)利用盈余质量分析,配合盈余的未预期增长,形成投资策略,能获取相当的超额收益。(4)研究中所用用的数据全部来自公开的财务报表,却仍能解释未来的股票超额收益,似乎显示中国证券市场的效率不足。5.学位论文李竞萍操控性应计项目的市场识别之实证研究——来自中国沪市A股的经验证据2007会计盈余,被认为是财务报告中最为重要的数据,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因此,一直是各界普遍关注的对象。一方面,盈余数字在实际作业中被广泛地采用:分析家们以盈余预测表达其对公司未来发展情况的看法;也是投资者认识和评价上市公司的基本依据;作为资本市场上的信号,会计盈余起着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企业所有者常以会计盈余作为确定经营管理者绩效奖惩的依据。但另一方面,权责发生制是会计盈余产生的基本前提,由于盈余数字的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基础和盈余计算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有人对其作为企业盈利能力度量的可靠性提出质疑。根据盈余存量规则,企业存续期间的全部盈余,并不会随着所采用的会计程序、会计方法的变化而变化,只要这些变化不影响现金流量。会计方法、会计程序的变化只改变盈余在不同期间内的分布,但不会改变企业在其存续期间确认的总盈余。由于操控性应计项目具有反转特征,既管理者为达到特定目的可以通过会计方法调控这部分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分布,如利用会计手段调节操控性应计项目增加本期会计盈余,必然会降低未来期间的盈余,反之亦然。从长期来看,操控性应计项目在不同会计期间的调节并没有影响盈余总的数量,如果投资者意识到这一点,应该对不同的盈余构成项目加以区分定价。因此,市场在接收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信息时,应该对应计项目尤其是操控性应计项目加以识别分析,进而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如何从企业披露的财务报表中辨别出企业的真实发展状况,怎样确定企业应计利润中是否存在利润操纵,是投资者为避免损失而极为关注的问题,投资者能否识别企业应计利润中的操控性与非操控性应计利润便成为实证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关于应计项目中操控性应计部分在股票定价中是否被识别反应的研究也成了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关于投资者对于应计项目的暂时性与反转性的认识能力,Bowen等,Dechow和Subra-manyam(1996)研究发现,会计盈余中的应计项目能够帮助投资者评估证券的价值;Sloan、Xie(2001)的研究却认为市场参与者并没有充分理解应计项目所传达的信息:Defond和Park(2001)利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操控性应计项目在证券评估中的作用,发现投资者预期到了操控性应计项目的信息内涵,只不过在较短的时间窗口内没有充分反应而已。那么,我国的股市已经建立了将近20年,投资者在利用会计盈余进行股票定价时,对于会计盈余的信息是否能分辨正常应计与操控性应计项目并做出反应?本文在总结当前学术界主流操控性与非操控性应计利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以我国2003、2004、2005、2006年沪市A股为样本,以操控性应计项目作为会计盈余管理的质量特征,来对操控性应计项目的市场识别能力进行分析。另外,本文还选取了42家于2005年已经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作为样本数据,考察股权分置改革改对我国证券市场对操控性应计项目的识别能力的影响进行验证。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首先对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业绩及操控性应计项目的识别能力及反应情况进行验证;其次,结合操控性应计项目和股权分置改革这一基础制度改革,对股权分置改革后市场对盈余管理的识别能力进行探讨,本文希望能够为研究操控性应计项目、市场识别能力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研究的背景动机,阐述研究的意义,并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第二部分对相关理论研究进行评述,首先对市场有效性的理论前提做界定及追溯会计盈余信息含量的理论渊源,接着分别对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评述,最后提出了本文对于应计项目计量方法的选择。第三部分提出论文的假设、样本数据来源,操控性应计项目的市场识别检验模型以及变量衡量方法。第四部分,操控性应计项目市场识别的实证研究。论文分别对每年的样本构建了两个模型:模型1表示没有引入哑变量时总体盈余系数的估计,模型2为引入哑变量后的盈余反应系数的估计。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回归分析结论如下:在进行股票定价时投资者能在一定程度上识别操控性应计项目的信息含量,并作出反应。即,对于会计盈余表现好的公司,操控性应计项目为正的公司其盈余反应系数小于操控性应计项目为负的公司;对于会计盈余表现差的公司,操控性应计项目为正的公司其盈余反应系数大于操控性应计项目为负的公司,2006年数据均不支持以上两个结论,2005年已经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公司的数据显示,ERC确实显著提高了,且会计盈余对持有收益的解释力也更强了。本文发现实证所得到的结果都显示出低ERC和模型低拟合系数的问题。本文认为盈余对于持有收益的解释力处于这样的低水平是可以接受的,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解释:价格引导盈余与暂时性盈余的存在会降低盈余与股票收益的相关性:盈余质量的变动也会影响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我国资本市场的弱式有效会降低盈余与股票收益的相关性;信息制造、搜集能力的差异是影响信息效率的重要原因;另外也还可以从我国当时的股权分置二元股权结构这一大股市特色找到一些解释依据。第五部分,结论、政策建议、不足和展望。本研究结合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进行研究,实证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现金流量表在投资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结合这两者的勾稽关系进行分析判断。但是,由于投资者中仍然存在许多非理性因素及其自身专业知识的欠缺,并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期待着我国投资者能够接受更多的投资教育,素质有更大的提高,从而提高其辨别信息的能力。从政策角度看,虽然我国的投资者在进行股票定价时,能在一定程度上识别操控性应计项目的信息含量,并作出反应;但是由于我国的投资者仍然存在专业上的欠缺等原因,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并非完全是理性的。本文认为,为了减轻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监管部门需要同时兼顾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财务报告的监管。但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规定分别由财政部和证监会两个部门制定,而二者在规则制定和实施的很多方面存在着观念或部门利益的差异。因此,加强财政部和证监会二者之间的协调,对于扼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从而减轻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尤为重要。6.学位论文李寅迎成长型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与股票未来收益——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2009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接受了有效市场假说(EMH),在EMH假设和会计信息观的影响下,对会计信息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
本文标题:因子分析在股票评价中的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89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