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章卫生服务供给1教学目标掌握卫生服务供给的定义和特点、卫生服务供给曲线;熟悉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卫生服务供给者的行为理论第一节卫生服务供给的定义与特点一、卫生服务供给的定义(一)供给的定义供给(Supply)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产品数量。3一、卫生服务供给的定义构成供给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方面的条件:1.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有提供该商品或服务的愿望,2.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有提供该商品或服务的能力。4一、卫生服务供给的定义(二)卫生服务供给是指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收费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5一、卫生服务供给的定义卫生服务供给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提供卫生服务的愿望,二是有提供卫生服务的能力。6二、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一)卫生服务供给的目的1、卫生服务供给的目的通过卫生服务的提供,承担起保护生产力和人们身心健康的社会职能,保护与增进人群健康。7(一)卫生服务供给的目的2、卫生服务供给的多元性不同的卫生服务的供给者有不同的目的。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有不同的卫生服务供给目的。8二、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1.垄断性卫生服务的供给者具有一定的供给特权和区域垄断地位。2.不确定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不可预见性。治疗方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93.公益性卫生服务供给从宏观上看具有公益性,其中一些卫生服务属于公共产品。4、外部性具有正外部性或负外部性。5、即时性生产和消费同时发生。不可储存、运输、批发和零售。6、主导性供给者处于主导地位。7、技术性卫生服务的供给者必须具备医学及其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只有经过专门的医学教育与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具备良好的技能和职业道德,并且获得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准入资格。三、卫生服务供给曲线(一)供给曲线1、供给曲线是表示产品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关系的一种几何图形。供给曲线表明价格与供给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动的关系,即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减少。Q数量0价格P表3-1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供给表P(价格)Q(供给量)A518B416C312D27E102、供给函数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运用供给函数式来表达:QS=f(a,b,c,……,n)QS代表供给a,b,c,……,n表示影响供给的因素。QS=f(P)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商品或服务自身的价格与该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的关系,以P代表价格。QS=c+d.P或者QS=λPβ(二)供给曲线的移动Q0PS3S1S2四、供给与卫生服务供给的决定因素第一、生产者的目标利润最大化产量最大化效用最大化第二、生产成本的变化生产成本的变化是决定供给曲线移动的一个主要因素。第三、产品的价格第二节卫生服务供给的弹性一、卫生服务供给的价格弹性(一)供给弹性供给弹性(Supplyelasticity)是指某一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它本身的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它表示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与价格变化之间的相对关系。18卫生服务供给弹性表示卫生服务供给量对卫生服务价格的敏感程度,用以表示卫生服务供给量与卫生服务价格变动之间的相关关系。常常也把卫生服务供给的价格弹性简称为卫生服务供给弹性。19弹性系数的计算弹性系数=因变量的相对变量自变量的相对变动E=△Y/Y△X/X=△Y△X×XY(二)卫生服务供给弹性及其特点卫生服务从总体上是属于缺乏弹性的。不同类型的卫生服务供给弹性有所不同:急诊、外科手术价格弹性较小公共产品性质的卫生服务价格弹性也较小一般医疗服务、基本卫生服务价格弹性较大(三)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系数卫生服务供给弹性=卫生服务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卫生服务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四)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应用二、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种类供给弹性特性价格上升1%对供给量的影响0完全无弹性00~1缺乏弹性上升小于1%1单位弹性上升1%1有弹性上升大于1%无穷大完全弹性无限上升三、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影响因素(一)产量调整的伸缩性(二)时间因素(三)替代品第三节卫生服务供给者行为一、生产函数(一)生产函数的概念1、生产函数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和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要素的投入同产品或服务的最大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252、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指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一般包括劳动、资源、资本。可变投入:在考察的一段时间内数量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投入。不变投入:在考察的一段时间内数量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投入。长期中,所有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数量都可以改变。(二)生产函数的测量Cobb-Douglas模型:Q=ALαKβα+β1,表示规模收益递增;α+β=1,表示规模收益不变;α+β1,表示规模收益递减。(三)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1、相关概念总产量:是指企业在一个给定时期内一种可变投入所生产的产品的总量。平均产量:是总产量除以为了生产这一总产量使用的该种可变投入的数量,即单位可变投入的总产量。边际产量:是指当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时,可变投入增加一个单位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2、生产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收益递增阶段TP、MP、AP均增加。第二阶段:收益不变阶段TP增加,MP、AP均减少。起点为AP=MP,终点为MP=0。第三阶段:收益递减阶段TP、MP、AP均减少,且MP为负值。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投入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可变投入的增加,总产品的增量(即边际产品)在超过某一点后出现递减态势。假定至少一种要素的数量是保持不变的。假定技术保持不变。各生产要素的比例必须是能够改变的。(四)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Q=f(X1,X2)二、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一)等产量线1、等产量线Q0=f(X1,X2)等产量线表示生产技术不变时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投入或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或者说,它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所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L0KQ1Q2Q3(1)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为负值。(2)在同一坐标轴平面上,任何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3)等产量线凸向原点,斜率递减。技术替代率等产量线的斜率表示在保持既定产量的情况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投入(X1)时必须减少另一种投入(X2)的数量,也就是用X1替代X2的比率。2、边际技术替代率反映当劳动的变化很小时,单位劳动量的变化量引起的资本的变化量。(二)等成本线等成本线又称企业预算线,它表示生产者在既定成本下所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最大组合。1、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2、同一坐标上可以有无数条等成本线3、等成本线离原点越远表示成本越大4、同一条等成本线上成本相同(三)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等成本线和等产量线的切点称为生产者均衡点。其经济学意义在于它是产量既定时的最小成本组合,它意味着生产者选择的投入组合既在等产量线上,又在可能的最低的等成本线上,是以最小成本生产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四)扩展线扩展线是连接各生产者均衡点的曲线,也可称为规模曲线。扩展线是在生产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的途径。在扩展线上,既可以既定的成本生产最大的产量,也可以最小的成本生产既定产量。三、成本函数
本文标题:卫生经济学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93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