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创新思维的例子集合精选4篇
创新思维的例子集合精选4篇【前言导读】由网友为您整理收编的“创新思维的例子集合精选4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创新思维的例子【第一篇】有人说,美国实业界鼎鼎大名的爱克尔先生创办着名的山毛榉食品公司是出于他的“灵机一动”。一天,他在纽约街上散步,看见一家小店将咸肉切成薄片,装在两磅装的纸盒里出售,生意十分兴隆。爱克尔想:“这确是个好主意,只可惜两磅装的咸肉片还是太多了些,如果把它改成1磅装出售,生意一定会更好。他依计行事,把肉片切得更薄更均匀,以1磅装送到市场,购买者果然踊跃。山毛榉食品公司加工的食品不久就闻名全美,甚至全世界。实际上,爱克尔先生的“灵机一动”,来自他对小事情的观察与思索。许多人们不屑一顾的小事情中往往隐藏着成功的因素,这全靠多一个心眼去发掘。美国着名铁路工程师海立门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一次,海立门偶然发现,铁轨上的每个螺丝钉都有一截露在外面,便问同事。同事回答:“因为螺丝钉就这么长。”“可为什么非要这样长呢?白白露了一截在外面。”“这些螺丝钉一向都是这样制造的。”海立门沉默了一会儿,再问:“1英里铁轨要用多少个螺丝钉?”“约3000个。”海立门吃惊地说:太平洋铁路公司和南太平洋铁路公司共有路轨万英里,所需螺丝钉约5000万个。就算每个多用铁50克,岂非浪费了2500吨铁?后来海立门改造了螺丝钉,果然节省了不少费用。创新思维的例子【第二篇】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比如说,10千克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要比1千克重的物体快10倍。1900多年以来,人们一直把这个学说当成不可怀疑的真理。年轻的伽利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疑问。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亲自动手做一次实验,他选择比萨斜塔作实验场。那是1590年的一天,他带了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等的铁球,一个重一些,是实心的,另一个轻一些,是空心的。伽利略站在比萨斜塔上面,望着塔下。塔下面站满了来观看的人,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讽刺说:“这个小伙子的神经一定是有病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不会有错的!”但伽利略毫不理会。实验开始了,伽利略两手各拿一个铁球,大声喊道:“下面的人们,你们看清楚,铁球就要落下去了。”说完,他把两手同时张开,人们看到,两个铁球平行下落,几乎同时落到了地面上,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了。伽利略的试验,揭开了落体运动的秘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这个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其实,这个实验人人都会做到,但为什么别人不去做,甚至反对这样做呢?那是因为他们对创新思维产生了严重的惰性。可见,只有打破陈旧,才能创新未来。创新思维的例子【第三篇】长期以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心体系”的理论统治着人们的头脑。托勒密认为地球居于中央不动,日、月、行星和恒星都环绕地球运行。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推翻了托勒密的理论,阐明了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而后,布鲁诺接受并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天体系统。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太阳有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金星、水星都有盈亏现象等。不久,开普勒分析第谷。布拉赫的观察资料,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并提出行星三大运动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础„„因此可以这样说:科学是不断发现的过程,真理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思维的例子【第四篇】物体为什么会燃烧?18世纪时的权威理论的回答是“烧素说”,认为能燃烧的物体内含有一种名叫“烧素”的特殊物质。1774年,英国有位叫普列斯特列的科学家,他在给氧化汞加热时,发现从中分解出的纯粹气体可以促使物体燃烧。这是一种什么东西呢?普列斯特列习惯地从“燃素说”的常识出发,就将它命名名“失燃素的空气”。同年10年,普列斯特列带着他的实验到法国游历,受到化学家拉瓦锡的接待。当拉瓦锡得知普列斯特列的实验后,他立即重做一遍得到了那种新的气体,并第一个命名为氧,再通过思考研究建立了燃烧的氧化理论。这是化学史上的一次革命。为此,我们除了对拉瓦锡敢于从“常识”头上迈过一步的勇敢精神表示钦佩外,对普列斯特列被“常识”像梦魔一样拉着,不能不为之叹惜。
本文标题:创新思维的例子集合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113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