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国际经济法学(第四章)C
国际经济法学法学专业基础课第五节对外贸易管理与贸易救济法一、对外贸易管理法基本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是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于2004年4月6日修订通过的,该法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保护对外贸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适用于对外贸易以及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本法所称对外贸易,是指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第三条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依照本法主管全国对外贸易工作。第八条本法所称对外贸易经营者,是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执业手续,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第九条从事货物进出口或者技术进出口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应当向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机构办理备案登记;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规定不需要备案登记的除外。备案登记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规定。对外贸易经营者未按照规定办理备案登记的,海关不予办理进出口货物的报关验放手续。【2008年司考真题】根据我国2004年修订的《对外贸易法》的规定,关于对外贸易经营者,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个人须委托具有资格的法人企业才能办理对外贸易业务B.对外贸易经营者未依规定办理备案登记的,海关不予办理报关验收手续C.有足够的资金即可自动取得对外贸易经营的资格D.对外贸易经营者向国务院主管部门办妥审批手续后方能取得对外贸易经营的资格ACD【解析】根据2004年修订的《对外贸易法》,对外贸易经营者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备案制,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其他执业手续即可以从事对外贸易,而不需要主管部门审批,故D项错误。【2005年司考真题】下列关于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A.对外贸易经营者应为被授予外贸经营权的法人及其他组织B.该法只适用于货物进出口C.该法不适用于香港、澳门地区D.该法规定了对进口货物侵犯知识产权的制裁措施CD【解析】《对外贸易法》第八条规定:“本法所称对外贸易经营者,是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执业手续,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A项错误。《对外贸易法》设第五章“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其中,第29条规定:国家依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行政法规,保护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进口货物侵犯知识产权,并危害对外贸易秩序的,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在一定期限内禁止侵权人生产、销售的有关货物进口等措施。二、对外贸易管制(一)含义所谓对外贸易管制,指国家通过制定国内立法和缔结国际条约的方式,促进国内生产,调整贸易进出口,以达到其经济目的或出于某种政治目的,禁止或限制某些产品进出口的行为。(二)性质1.对外贸易管制是一种国家行为;2.对外贸易管制是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体现;3.对外贸易管制表现为国家对外贸易管理机关与进出口商人之间的一种纵向的管理关系。(三)目的1.经济方面:保护本国民族产业,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改善本国国际收支状况,保持国际收支平衡。2.政治方面:外交政策、国家安全。(四)方式一般通过制定国内立法和缔结国际条约的方式进行。(五)内容(进口管制/出口管制)关税制度、许可证制度、配额制度、外汇管理制度、商品检验制度、原产地规则及有关保护竞争、限制垄断及不公平贸易做法的法律与制度等。【2004年司考真题】依我国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规定,基于保障国家金融地位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原因,国家可以对货物贸易采取下列哪一项措施?()A.禁止进口B.禁止出口C.限制进口D.限制出口【解析】《对外贸易法》第16条规定:国家基于下列原因,可以限制或者禁止有关货物、技术的进口或者出口:……(九)为保障国家国际金融地位和国际收支平衡,需要限制进口的。C【2004年司考真题】依据我国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规定,关于货物的进出口管理,下列选项哪些是不正确的?()A.对自由进出口的货物无需办理任何手续B.全部自由进出口的货物均应实行进出口自动许可C.实行自动许可的进出口货物,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有权决定是否许可D.自动许可的进出口货物未办理自动许可的,海关不予放行ABC国家准许货物与技术的自由进出口。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故A项错误。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基于检测进出口情况的需要,可以对部分自由进出口的货物实行进出口自动许可并公布其目录。故B项错误。对实行自动许可的进出口货物,国务院外贸主管部门或其委托机构在接到申请后,必须给予许可,不能决定是否许可。故C项错误。实行自动许可的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在办理海关报关手续前提出自动许可申请的,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机构应当予以许可;未办理自动许可手续的,海关不予放行。【2003年司考真题】对原产地国家或地区与中国订有关税互惠协议的进口货物,应按下列选项中哪一种税率征税?()A.按普通税率征税B.按优惠税率征税C.按普惠制税率征税D.按特惠制税率征税【解析】对原产地与我国有关税互惠协议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按优惠税率征收进口关税。B【2003年司考真题】日本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64年肯尼迪回合谈判中,对黑白胶卷的进口关税承诺不超过40%,在1979年东京回合谈判中,对黑白胶卷的关税承诺不超过30%,1994年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对黑白胶卷的关税承诺不超过20%。下列选项哪些是正确的?()A.肯尼迪回合的关税减让依然有效B.日本现在对进口黑白胶卷可以收取25%的反倾销税C.根据海关提供服务所产生的费用,日本可以收取与之相当的服务费D.日本现在对从美国进口的黑白胶卷适用15%的关税,违反了关税减让承诺ABC【解析】WTO关税原则是不断削减关税,承诺的税率是最高税率,只能低不能高,但这一义务不妨碍任何成员对任何产品征收下述关税或费用:(1)对于同类产品或用于制造或生产进口产品的全部或部分所征收的、与国内税费的国民待遇义务规定相一致且等于国内税的费用;(2)符合反倾销或反补贴税;(3)与提供服务的成本相当的规费或其他费用。各次关税减让谈判达成的减让表均构成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有效组成部分。因此即使达成新的减让表,原来的减让表仍然有效。因此A项正确。B项征收的是反倾销税,并不违反关税减让义务。C项收取的是服务成本,不违反关税减让义务。D项日本现在对从美国进口的黑白胶卷适用14%的关税,比承诺的更低,而显然不违反关税减让承诺,故D项错误。三、贸易救济措施概述贸易救济措施是为了保护本国贸易安全而制定的措施。中国的贸易救济措施主要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此外,中国对外贸易法还规定了其他救济措施,如适用服务贸易的保障措施,针对进口转移的救济措施,其他国家未履行义务时的救济措施,反规避措施,预警应急机制等。【2006年司考真题】关于贸易救济措施争议的国内程序救济和多边程序救济,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前者的当事人是原调查的利害关系人,而后者的当事人是出口国政府和进口国政府B.前者的申诉对象是主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后者的申诉对象则还包括行政复议裁决、法院判决,甚至还包括进口国立法C.前者的审查依据是进口国国内法,而后者的审查依据是WTO的相关规则D.前者遵循的是进口国国内行政复议法或行政诉讼法,而后者遵循的是WTO的争端解决规则ABCD【解析】贸易救济措施主要包括反倾销措施、反补贴措施、保障措施等,对贸易救济措施产生争议,一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解决,一是由原利害关系人通过进口国的行政程序进行复议或者通过进口国的司法程序进行诉讼;二是由利害关系人通过本国政府,提请WTO争端解决程序进行,鉴于这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国内程序进行,一种是通过WTO多边程序进行,所以前者称为国内程序,后者称为多边程序。国内程序与多边程序的主要区别如下:(1)前者的当事人是原调查的利害关系人,而后者的当事人是出口国政府和进口国政府。(2)前者的申诉对象是主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后者的申诉对象则还包括行政复议裁决、法院判决,甚至还包括进口国立法。(3)前者的审查依据是进口国国内法,而后者的审查依据是WTO的相关规则。(4)前者遵循的是进口国国内行政复议法或行政诉讼法,而后者遵循的是WTO的争端解决规则。(5)前者可以由国内进行复议或者审判的机构直接裁定修改、撤销有关贸易救济措施;后者只能由WTO争端解决机构建议或者督促成员国政府修改、撤销有关贸易救济措施。(一)倾销与反倾销法1.倾销(Dumping)含义及特征GATT第六条规定: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如因此对某一缔约方领土内已经建立的某项工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产生实质性损害的威胁,或对某一国内工业的新建产生实质性阻碍,则构成倾销。(1)原因:人为主观;(2)方式:一国出口商以不正常的低价向另一国出售其商品;(3)目的:争夺国外市场,扩大出口;(4)后果:对被倾销国家造成了损害。2.倾销的种类(依倾销时间长短划分)(1)临时性倾销(偶然性倾销);(2)短期倾销(掠夺性倾销);(3)长期倾销。3.反倾销法(Anti-DumpingLaw)是指进口国为了保护本国的经济和本国生产厂家的利益,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而对倾销这种不公平贸易行为进行限制和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该法属于经济行政法范畴,适用一般行政程序,属于行政救济方法。(2)一般为进口国国内立法,但现在各国在谋求统一。(3)进口国通过制定反倾销法对倾销行为及其危害后果进行限制,但该限制必须在合理范围内,以避免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2012司考真题卷一41】部分中国企业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要求对原产于某国的某化工原材料进口产品进行相关调查。经查,商务部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决定征收反倾销税。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构成倾销的前提是进口产品对我国化工原材料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B.对不同出口经营者应该征收同一标准的反倾销税税额C.征收反倾销税,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做出决定,商务部予以执行D.与反倾销调查有关的对外磋商、通知和争端事宜由外交部负责A【2011年司考真题】进口到中国的某种化工材料数量激增,其中来自甲国的该种化工材料数量最多,导致中国同类材料的生产企业遭受实质损害。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中国有关部门启动保障措施调查,应以国内有关生产者申请为条件B.中国有关部门可仅对已经进口的甲国材料采取保障措施C.如甲国企业同意进行价格承诺,则可避免被中国采取保障措施D.如采取保障措施,措施针对的材料范围应当与调查范围相一致D【解析】选项A错误。《反倾销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在特殊情形下,商务部没有收到反倾销调查的书面申请,但有充分证据认为存在倾销和损害以及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的,可以决定立案调查。选项B错误。《保障措施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保障措施应当针对正在进口的产品实施,不区分产品来源国(地区)。选项C错误。保障措施中不存在价格承诺问题,只有反倾销与反补贴中存在价格承诺。选项D正确。决定采取保障措施的,其范围应当为经调查确定存在倾销威胁的进口产品。【2011年司考真题】甲、乙、丙中国企业代表国内某食品原料产业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要求对原产于A国、B国、C国的该原料进行相关调查。经查,商务部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决定征收反倾销税。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反倾销税的纳税人是该原料的出口经营者B.在反倾销调查期间,商务部可以建议进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C.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额高于已付或应付临时反倾销税或担保金额的,差额部分不予征收D.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额低于已付或应付临时反倾销税或担保金额的,差额部分不予退还C【解析】选项A错误。《反倾销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反倾销税的纳税
本文标题:国际经济法学(第四章)C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13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