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许地山落花生课文设计教案(通用4篇)
许地山落花生课文设计教案(通用4篇)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您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三一刀客网友收集分享的“许地山落花生课文设计教案(通用4篇)”,欢迎大家参考下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许地山落花生课文设计教案【第一篇】教具学具1、自制幻灯片。2、写有“读读写写”中词语的小黑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同桌互相检查。酿蜜倘若有限枯燥厌恶譬如通俗风俗见识屠场疏忽署名黯然泪下2、今天学习《落花生》。板书:落花生。谁知到什么是落花生?落花生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发言。)二、检查预习。1、指明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错音和破句的地方。提醒学生注意:“榨”是翘舌音。2、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情?(学生自由发言,认识可深可浅。)三、初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1、提出要求: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2、学生小声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3、讨论交流: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可以分为三段。第一自然段是第一段,讲播种花生、收获花生;第二自然段是第二段,讲母亲提议过收获节。其余部分是第三段,讲过收获节时吃花生、议花生。)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2、讨论交流。我们姐弟几个认为花生有哪些好处?(味儿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父亲却认为花生“有一样最可贵”,这个最可贵之处是什么?找出课文理的话说一说。父亲将花生与桃子、石榴和苹果这几种植物相比,在哪一点上赞美了花生?说明了花生的什么品格?(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实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这说明了花生默默奉献自己的果实,从不夸耀自己的品格。)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父亲的希望是什么?找出课文理的话说一说。再说一说自己的理解。(课后思考练习3中的两句话体现了父亲对“我们”的希望,指导学生讨论、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要着重使学生在了解花生品格的基础上,体会到这样一层意思:做人要做有花生品格的人。)为什么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因为这几句话虽然浅显明白,却富有哲理,其中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所以对作者一生的为人处事都产生了影响。)父亲的话对你有什么影响吗?你觉得应该怎样做一个有花生品格的人?(学生练习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加以引导。)五、布置作业:在感情的朗读课文。许地山落花生课文设计教案【第二篇】【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作者和有关落花生的资料,教师准备关于落花生的课件。2。准备一块小黑板,上面抄写好本课生字、新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解题导入1。齐读课题,你知道“落花生”是什么意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2。出示落花生的图片,教师补充讲解花生为什么叫做“落花生”。3。本篇课文的作者是许地山,他有个笔名叫落华生,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童年的.时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主识字: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2。指名读课文,全班正音。(如,“空地”的“空”读四声kograve;ng,“吩咐”的“咐”和“便宜”的“宜”在文中读轻声。)3。拼读生字,着眼学法,重点强化。(由学生提出易错的字,并展示自己的学法)4。在预习的过程中,你都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理解的?(注重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要死背词典中的解释)2读顺课文,感知文本内容1。同桌互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给足时间让学生读书)2。由同学互相推荐读,老师要鼓励读书不太好的同学展示自己,多鼓励他们。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看你对课文都有了哪些了解?*默读课文,理清思路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默读课文之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准备怎样给本文分段,为什么?(讨论并明确分段)*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第二课时*回忆课文内容,整体感知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默读课文,看看你对哪部分内容更有感受,再好好读一读。(根据学生发言情况相机引导)1。种花生、收花生:(略处理)利用评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抓住“居然”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意外、欣喜2。充分读书、突破重难点:1自由读、指名读出花生的好处。2学生根据收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3出示第10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许地山落花生课文设计教案【第三篇】一、教学目标1.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重点语句。2.理解父亲谈论花生的话,体会花生的品格,领悟父亲是通过谈花生,希望我们做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二、教学重点理解父亲谈论花生的话,体会花生的品格,领悟父亲是通过谈花生,希望我们做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三、教学难点理解父亲谈论花生的话,体会花生的品格,领悟父亲是通过谈花生,希望我们做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板书课题)回忆上节课内容,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2、这篇文章主次分明,把议花生作为重点部分详细记叙的。(二)细读课文,品味欣赏。1、那就让咱们一起回到一家人谈花生的那个夜晚吧。现在咱们就是家庭成员了。想象着当时的情景自己读一读这段话。一会咱们分角色朗读。2、师生分角色读,理解“争着”。从这段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好处)。3、你在生活中还了解到花生有哪些好处吗?4、花生可真是浑身是宝,好处可真多啊!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出示第十自然段)5、默读父亲说的这段话(第十段),思考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并做上批注。用时一分钟。6、小组合作学习第十段。(出示学习要求:①自由读第十段,小组交流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②思考作者在讲花生时,为什么要谈到桃子、石榴、苹果呢?③用时4分钟。小组内成员做好分工。)一小组交流。生评,师指导。7、桃子、石榴、苹果和花生有着各自的生长特点,咱们来一起看一看(出示图片)。他们这两种生长特点用一个词来说可真是(生答:截然不同等)。能把这种不同读出来吗?(出示,不同颜色标出,师生配合读。)8、在桃子、石榴、苹果和花生中,父亲更喜欢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所以你们。。。”一句。9、父亲是经过自己的观察生活,发现了这些花生的特点,并且看到了花生这一可贵的一面,深有感触说了这句话——生读:“所以”一句。10、在父亲眼里,怎样算是不好看?父亲由花生说到了(人)。如果给你一个选择的权利,你是想做桃子苹果石榴这样的人还是像花生这样的人?11、“我”听懂了父亲的话吗?引出“我”说的话。(出示这两句话。)12、理解“体面”。13、假如去掉“只”,意思有什么不一样?(生答,再读感受)。14、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就能够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像花生一样的人。用上“_________像花生,虽然______,可是_______。”的句式表达。15、那我们应该做怎样的人呢?(默默奉献、脚踏实地等。)是呀,这就是“父亲”的“希望”。(三)领悟写法。1、你们说,咱们这一家人说来说去还仅仅是在谈花生吗?从花生谈到了什么?(生答:做人。)这种写法就叫做借物喻人。(板书。)2、现在你能来说说,什么叫做借物喻人吗?(借一物比喻具有相同特点的人。)3、结合本课来说,本课是借花生来比喻(不计名利,默默奉献的人)。在生活中,我们也有类似的用法。如借蜜蜂比喻(勤劳)的人等,二生举例。(四)深化感悟,了解作者。1、学习最后一段,体会“印”字,读出这种感受。2、情境引读,强化感受,根据填空背诵重点语句。当作者青年时;当作者已为人父时;当作者为人师表时;当多年以后。3、体会作者笔名的用意(五)拓展练笔。1、善于思考的人常常能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寻味的道理。请同学们仔细思考,拿起笔试试给自己取个笔名,并写下自己的理由,看谁写的即有意思,又有内涵,还能用的今天学的借物喻人。2、全班交流。(六)练习小结1、小练习。2、推荐书。五、板书设计。许地山落花生课文设计教案【第四篇】一、引入新课,初读课文花生对于我们并不陌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篇以它为题的文章。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花生依次写了哪些内容?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1、指名朗读第一段,想一想为什么说“居然”收获了:⑴为帮助学生理解,请学生简单介绍自己了解到的花生生长资料。⑵请学生把“居然”换成另一个词朗读第一段,使意思不变,理解花生的好种易活。2、教师小结:一片荒地,在我们几个小孩子的侍弄下,在不经意间,竟然长出花生!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请学生各自朗读这一段,读出惊喜之情。3、在母亲的提议下,我们过了一个收获节,大家畅谈花生的好处。各自默读2~15段,找找大家认为花生的好处有哪些?4、学生发言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5、花生有这许多可贵之处,其中你最欣赏哪一点或哪几点,和小组的同学谈一谈。(学生分组交流。)6、全班交流,重点理解父亲说的话:⑴学生围绕第10段谈各自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父亲认花生的可贵之处是什么?⑵花生与苹果、石榴、桃子有哪些不同之处?⑶学生反复朗读第10段,理解其含义。⑷练习背诵。⑸学生围绕第12段谈各自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父亲希望我们像花生学习什么?反复朗读第10段,理解其含义。⑹练习背诵。7、“我说,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请学生在生活中找找,哪些人是这样的。三、总结课文,受到启迪1、教师小结:那晚天色不好,可父亲也来了,他说的话铭记在孩子们心上:做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做人就要像花生那样朴实无华,而又有实用价值。2、分角色朗读课文。3、各自反复朗读父亲的话,理解其含义。
本文标题:许地山落花生课文设计教案(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139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