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中班教师自主撰写的美术教案5篇
中班教师自主撰写的美术教案5篇教案可以让小朋友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身为一名优秀负责的中班老师,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小朋友们才能更好地接受各知识要求。您知道中班美术教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呢?急您所急,三一刀客网友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中班教师自主撰写的美术教案5篇”,大家不妨来参考。喜欢就下载分享吧!中班教师自主撰写的美术教案篇1活动目标:1.幼儿对美术活动及操作有浓厚的兴趣,体验、分享活动的快乐。2.幼儿初步掌握操作程序,会自己动手剪、撕、粘贴制作拖鞋。3.通过幼儿使用不同的材料及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制作出各种不同样式的拖鞋。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活动准备:认识准备:认识欣赏《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幼儿用书中儿歌〈〈蜘蛛买鞋〉〉上的鞋子材料准备:实物:三双不同的漂亮拖鞋、剪刀、双面胶、糨糊、篮子、各色皱纹纸、各色蜡光纸、每人两块剪好的鞋形硬纸块、硬纸片、一双制作好的拖鞋、蜡笔。磁带、收音机活动过程:一、幼儿念儿歌,引出主题。1.幼儿一起念〈〈蜘蛛买鞋〉〉。2.教师提问:1小朋友见到过什么鞋子?2你们喜欢什么鞋子?为什么?二、出示拖鞋,请幼儿欣赏并讨论。引出活动设计主题--拖鞋。教师提问:1.这些鞋子叫什么名字?2.你们还看到过什么不一样的拖鞋?三、教师示范、讲解。1.教师选择蜡笔装饰鞋板和鞋面做示范,讲解。1选择蜡笔先装饰好鞋板,再剪下鞋面进行装饰。2用双面胶把鞋面与鞋板粘贴起来。2.教师讲述操作程序:先装饰好鞋板与鞋面再用双面胶进行粘贴,皱纹纸、蜡光纸的粘贴用糨糊。鞋面需要用硬纸片,用各种材料和方法装饰鞋面和鞋板3.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材料装饰制作,可几种结合,也可单用一种。一双拖鞋可以制作成不一样的样式。四、幼儿制作拖鞋。1.放优美的钢琴曲,幼儿制作拖鞋。2.教师巡回指导。五、幼儿欣赏作品、游乐分享。1.教师:你最喜欢哪双鞋,为什么?2.幼儿交换制作的拖鞋穿、玩耍。(放音乐:《找朋友》)活动成果:1.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用各种材料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拖鞋,有些动手能力稍弱的幼儿在同伴的积极帮助下也完成了作品,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交往。2.幼儿运用自己喜欢的材料、自己喜欢的拖鞋样式制作出了样式各异的拖鞋,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及动手能力。3.让幼儿找朋友交换拖鞋穿着玩是幼儿最高兴的时候,不仅让幼儿以游戏的方式高兴地玩耍,幼儿还欣赏到了同伴的作品。活动延伸:1.幼儿与家长一起参观鞋店,认识更多不同类型的鞋子与各种漂亮的拖鞋。2.在日常游戏活动时又请幼儿穿制作好的拖鞋玩并与幼儿进行交往、分享快乐。中班教师自主撰写的美术教案篇2活动目标1、在观察图片、与老师的交流中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2、用红色来涂七星瓢虫的的身体,用树叶添加背景,初步让感受画面的完整性。3、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活动材料黑色蜡笔,红色、绿色蜡笔用黑色蜡笔画七星瓢虫的外形与黑点,用红色蜡笔色涂瓢虫。活动过程1、欣赏与讨论1这是什么虫?(七星瓢虫)数一数这个瓢虫身上有几个小圆点?几个大?几个小?长在哪里?(有七个圆点,左右翅膀上各有三个圆点,中间一个大圆点,左右翅膀个一半。)身上除了有点还有什么?(有脚),有几条呢?让孩子来数,并说说是怎么长的?2七星瓢虫身上有几种颜色?什么地方是黑色?什么地方是红色?(头部、触角、圆点和六条腿是黑色,翅膀是红色。)2、教师介绍瓢虫一家有许多的种类,要从那些圆点上去分辨,有一个圆点的是一星瓢虫,有七个圆点的是七星瓢虫,没有圆点的是大红瓢虫,他们都是益虫,今天,我们来画益虫,不要画害虫,要把圆点画准确。3、表现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我们把七星瓢虫变到纸上来吧,看。老师是怎么变出来的?画圆形问幼儿这是七星瓢虫的什么部位?(身体)对了,在圆形外面画上半圆形问画了什么?(头部)……一只七星瓢虫妈妈变出来了,你们会变吗?快来变一变。4、创作要求七星瓢虫的妈妈说,我还有很多宝宝的,我想友来一起变出来吧,有的从这边爬过来,有的从上边爬下来,你们会变出来吗?5、幼儿作画1注意瓢虫造型,认真判别位置,腿的方向要向后(否则腿就断了),身体两边各三条腿,头部和尾部没有腿。2引导幼儿能画出向不同方向爬的瓢虫,同时注意到大小的来排列在画面上。3用黑色蜡笔画好轮廓、涂好黑色后再去用红色或橘红色涂在瓢虫身上。4最后树叶作为背景。中班教师自主撰写的美术教案篇3活动目标1、能够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外部特征。2、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幼儿经验准备: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说说自己的长相。材料准备:大班幼儿自画像的作品、八开画纸彩色水笔、、蜡笔活动过程:1、欣赏大班哥哥姐姐的自画像作品,感受作品的美感、激发幼儿创作兴趣。1今天老师请你们欣赏大班哥哥姐姐们的画,你们看一看,这些画美不美,哪里美。(重点引导幼儿从作品的构图、色彩、背景的表现上来欣赏。)2请幼儿猜一猜小朋友手中的画画的是谁?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引导幼儿理解自画像就是给自己画像,符合自己的特征。)2、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外部特征1发给每个幼儿一面小镜子,看一看镜中的自己的特征。(引导幼儿从面部五官他特点、衣着等来观察。)2说一说自己的特点,帮助幼儿梳理绘画经验。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重点观察幼儿是否能够大胆进行表现以及是否有意识的表现自己的外部特点。多有困难的幼儿给予帮助。4、展示评价1请幼儿猜一猜作品中画的是哪一个小朋友?说说是怎样猜来的。(2)针对幼儿作品中表现突出的地方给予评价,提升全体的绘画水平活动反思:成功之处:1、从全体幼儿的绘画作品上看,今天参加活动的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都能够尽力的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的外部特征,说明活动过程的设计对于目标的实现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2、另外从孩子们作品的构图、背景的表现形式也较以往有了进步,这说明欣赏环节对于幼儿来说起到了开拓视野、提升绘画技能的作用。不足之处:1、活动开始的谈话时间过长,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欣赏环节有些不太适宜。这个环节对于幼儿来说又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考虑这个环节可以放在活动之前,开展一个欣赏活动,来达到提升幼儿绘画表现经验、理解自画像的作用。2、由于欣赏时间的拖拉,因此我感觉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五官特点、帮助幼儿梳理自己外貌特点的环节有些不充分,因此在绘画过程中有的孩子还需要老师的提醒才会留意自己的特点,也有的孩子有偏离主题的想象。中班教师自主撰写的美术教案篇4活动目标学习制作种子粘画。对种子粘贴画这种作画方式感兴趣。在做做玩玩中体验快乐的情绪。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活动准备范画两张、每组一筐种子、每组一碗白胶、幼儿人手一张铅画纸和铅笔。活动过程(一)引入课题1、出示几种常见的种子,(已经对种子有初步的了解)让幼儿加深印象。师:小朋友,前几天我们认识了几种种子宝宝,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它们。(红豆、绿豆、豌豆、黄豆、蚕豆……)师:对,如果我们把这些种子宝宝养在水里或者埋在泥土里,它们不仅可以发芽,长成各种各样的植物,而且我们还可以让它变魔术呢!你们想不想看一下,老师把种子宝宝变成了什么魔术呢?2、师出示两张范画。你们看,老师用种子宝宝变成了什么魔术?(老师讲解自己为什么用这种种子来装饰)(二)教师示范作画步骤先用记号笔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在轮廓里粘上胶水,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种子,均匀地粘贴上去(沿着画好的线粘贴),装饰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谁来告诉我你想用种子宝宝来变什么魔术呢?(幼儿自由发言)(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并鼓励幼儿大胆而仔细地粘贴,引导幼儿相互讨论、交流。(四)展示作品(讲评)。请幼儿谈谈自己是利用哪几种种子宝宝来变魔术的。活动反思:原来的粘贴相框的活动只是单一的技能要求以直线条为主,这一操作任务对孩子已经不再具有挑战性了,这就向我们发出信号,提醒我们要调整材料,作出应答。这正是《纲要》中提倡的教师在组织实施教育活动时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应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中班教师自主撰写的美术教案篇5活动目标1、认识树叶的颜色、形状和特征,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2、学习画树叶,提高孩子的绘画水平。3、游戏“帮树妈妈穿衣服”,陶冶孩子的审美情趣,培养孩子关爱树木的意识。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5、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树叶的实物,课件《美丽的树叶》,画有大树轮廓的图画纸幼儿准备:彩色画笔。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二、观看树叶。三、学画树叶1、让孩子仔细观察教师示范画树叶的步骤2、孩子学画,教师巡视指导3、孩子练习画树叶。四、游戏“给树妈妈穿衣服”。五、户外寻树叶在音乐声中领孩子到外面去捡拾树叶。教学反思:由于幼儿的年龄比较小,他们在进行作品创作时往往是想到什么画什么,基本上不会考虑到画面的整体布局,常常会出现主体物很小,装饰物很多、很乱、很杂的情况,所以在以后的美术活动中,教师应多引导幼儿了解一幅作品首先要突出主体物,背景装饰只是附属品,不应过杂、过乱,整个画面不仅要有创意还要看起来丰富、整洁和美观。
本文标题:中班教师自主撰写的美术教案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172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