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二十大报告宣讲党课讲稿: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个维度(ppt)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个维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维度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维度二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维度三目录第一部分从政治维度上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两个确立”科学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最根本的政治原则“两个确立”高度凝练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最宝贵的政治经验“两个确立”是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最基本的政治遵循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在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同时,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第二部分从历史维度上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要增强历史自信,坚定战略自信,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四个时期中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1945年,我们党制定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使全党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一致。党的七大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制定了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统一和团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1.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2.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3.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4.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我们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天下为公,人间正道,这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能够做到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关键在于始终自觉践行党的初心使命,这同时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历史自信。1.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是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唯物史观、正确党史观,在党和国家历史问题上正本清源,取得了显著成效。”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坚持科学的方法论,抓住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达成清晰的历史认知,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真正坚定历史自信。2.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我们为什么要坚定历史自信,原因在于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只有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才能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从而更好地走向未来,向人民交出优异的答卷。3.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是增强历史自信的根本目的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经历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割地赔款、生灵涂炭、积贫积弱。为了挽救空前的民族危机,近代史上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谋求中华民族的复兴,但最终都壮志未酬。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肩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从此走上了在逆境中奋发图强、浴火重生的上升通道。1949年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逐渐富起来了。从民族复兴史视角看,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复兴历史。中华民族5000多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开始迈入“强起来”的新时代。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陷入低谷。30多年过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事实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从科学社会主义史视角看,自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来,马克思主义与当时的世界革命运动相结合,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的同时昂首阔步进入新时代,续写着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最早的现代化运动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其后各种政治力量相继登台,尝试了各种现代化方式和道路,但都以失败告终。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势如破竹的发展态势取得空前成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正大踏步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路上。从现代化史视角看,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一场深刻社会变革,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孜孜以求的目标。中国现代化道路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第三部分从理论维度上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要坚持“两个结合”,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阶段的理论成果,并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解决的问题。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恩格斯曾明确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加以具体化;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只有在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新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中国具体实际指的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通过“两个结合”,既能够有效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能够有效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一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当中,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二是要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以及历史经验不断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吸收和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始终赢得
本文标题:二十大报告宣讲党课讲稿: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个维度(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225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