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圆柱的体积》教案优秀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圆柱的体积》教案优秀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圆柱的体积》教案优秀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圆柱的体积》教案【第一篇】新课程观强调: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课程实施更多地应该是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一理念?本人结合圆柱的体积一课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片段一]■师生共同探究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对公式加以应用。师出示教材例4(苏教版第12册P8):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20平方厘米,高是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由于课前学生已进行了预习,多数学生是按照教材介绍的解法来解答:■米=150厘米201150=3000(立方厘米)■师:这道题还有其他结果吗?(学生又沉入了深思)不一会儿,另外两种结果纷纷展现:■①20平方厘米=平方米=(立方米)■②2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米=15分米=3(立方分米)■师:为什么会出现三种结果?■经讨论,学生才明白: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将得到不同的结果。■[片断二]■巩固与应用阶段,我将教材练习二中的一个填表题(表1)进行了加工组合呈现给学生这样一个表格(表2)。■表1■■表2■■学生填表后,师:观察前两组数据,你想说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交流,最后汇报。■生1:两个圆柱的高相等,底面积是几倍的关系,体积也是几倍的关系。■生2:两个圆柱的高相等,底面积越大,体积就越大。■师:观察后两组数据,你想说什么?■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很容易说出了后两组的关系。■学生的表述尽管不是很准确完美,但已说出了其中的规律,而这个规律正是解答练习二第17、18题的基础,又为下一单元比例的教学作了提前孕伏。■[片段三]■教材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题:量一个圆柱形茶杯的高和参考资料,少熬夜!底面直径,算出它可装水多少克?■学生动手测量自备的圆柱形茶杯的有关数据并计算它的体积。■师:水的生命之源。人每天都要饮用一定量的水,请大家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计算自己每天需要饮用几杯水(自己的杯子)才能保证健康,并把自己对水的想法写下来,下节课我们再交流。■[教学反思]■精心研究教材是用好教材的基础■教材作为教学的凭借与依据,只不过是编者对学科知识、国家要求与学生进行整和思考的结晶。但由于受时间与地域的影响,我们在执行教材时不能把它作为一种枷锁,而应作为跳板编者意图与学生实际的跳板。因此,教学时,我们要精心研究教材,揣摩编者意图、考虑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利用教材。■1、挖掘训练空白,及时补白教材。编者在编写教材时,也考虑了地域、学科、时间等因素,留下了诸多空白,我们使用教材时,要深入挖掘其中的训练空白,及时补白教材。[片段一]中的例题教学,就挖掘出了教材中的训练空白,并没有把教学简单地停留在一种解答方法上,而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将得到不同的结果的道理,从而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找出知识联系,大胆重组教材。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结构,知识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教学时不能只着眼于本节课的教学,而应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知识系统。[片断二]的`表1仅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体积公式,此外无更多的教学价值,而重组后的表2不仅实现了编者的意图,而且为比例的教学作了提前孕伏。走出了数学教学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点教学的误区。■落实课标理念是用好教材的关键■能否用好教材,关键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落实了新课标的理念。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再以学科为中心,而应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教材在编写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要心里装着学生,使用教材前反复琢磨,怎样的教学才能符合新理念。前两个片段就突破了学科中心和知识中心,走向了学生中心。[片断三]在教材关注学生的基础上向深层发展不仅让学生动手测量,动脑计算,而且让学生在课外展开调查研究;不仅关注知识技能,而且关注了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对生命之源水的自我看法)这一片断的教学,其价值就在于渗透了人文关爱。■学生获得发展是用好教材的标准■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常常脱离教材,片面追求新课程的形式,而忽略了实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在一节课的40分钟里获得最大发展应作为我们用好教材组织教参考资料,少熬夜!学的追求。本节课紧扣教材,以本为本,着眼学生的发展,无论是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都获得了最大发展。《圆柱的体积》数学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8—10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了解圆柱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能够运用公式正确的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思想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难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教学情境:怎样用学过的知识测量出老师的水杯里装了多少毫升的水?想一想:杯子里的水是什么形状?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水的体积?让学生讨论得出:把杯子里的水倒入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只要量出长方体的长、宽和水的高,就能求出水的体积。2、出示第二情境:圆柱形的木柱子、压路机的车轮这样的圆柱用这种方法还行吗?怎么办?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计算圆柱的体积)二、探究新知:1、大胆猜想:你觉得圆柱体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学生猜想,教师出示相应的课件演示,让学生观察,体会圆柱的体积和它的底面积和高,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2、圆柱的体积可能等于什么?(说说猜想依据)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x高”猜想圆柱的体积也可能等于“底面积x高”。(用课件展示切拼过程,让学生观察等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体,弥补直观操作等分的份数太多不易操作的缺陷。)学生讨论交流:(1)把圆柱拼成长方体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2)拼成的长方体与圆柱之间有什么联系?(3)通过观察得到什么结论?得到:圆柱的体积=底面积x高V=Sh三、拓展交流要求圆柱的体积只要找到它的底面积和高就可以,分别讨论知道半径、直径、地面周长,该怎么求出圆柱的体积,总结出公式。参考资料,少熬夜!四、练习设计:1、想一想,填一填:把圆柱体切割拼成近似(),它们的()相等。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体的(),长方体的底面积就是圆柱体的(),因为长方体的体积=(),所以圆柱体的体积=()。用字母“V”表示(),“S”表(),“h”表示(),那么,圆柱体体积用字母表示为()2、判断正误,对的画“√”,错误的画“x”。(1)圆柱体的底面积越大,它的体积越大。x(2)圆柱体的高越长,它的体积越大。x(3)圆柱体的体积与长方体的体积相等。x(4)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可以相等。√3、分别计算下列各图形的体积,再说说这几个图形体积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4x3x86x6x6(5÷2)2x8=96(cm3)=216(cm3)=157(cm3)4、计算下面各圆柱的体积。60x4(6÷2)2x10=240(cm3)=(cm3)=(dm3)5、这个杯子能否装下3000mL的牛奶?(14÷2)2x20=(cm3)=(mL)>3000mL答:这个杯子能装下3000mL的牛奶。五、课堂小结: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圆柱的体积》数学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探究推理能力,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3、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准点: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设想:1、课前互动,我们做一个吹气球的游戏,让学生来对比气球变大后所占用空间的变化。在热烈的气氛中让学生感受物体的体积就是物体所占用空间的大小。2、教学伊始我创设学具槽做圆柱学具这一睛境,让学生感知圆柱体积的概念,再通过让学生给这4个圆柱学具排序这一问题设疑,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3、动手实践是学生体验的主要方式,合作交流是学生体验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教学中我为图形转化、猜想推理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三步曲:第一步:选择转化的方法。第二步:体验转化的过程、第三步:验证转化的结果。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交流、转化的活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历数学、体验数学。4、用字母表示公式已经是学生很熟知的几何知识,因此我为学生提供了与圆柱体积有关的字母,让他们写出相应的公式并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引导学生发现公式与习题的联系,让他们对号入座。学生根据不同的公式进行计算,给4个圆柱学具排序。这样可以深入理解不同的条件、不同的方法,同样可以得到圆柱的体积,在对比算法中掌握新知。5、体积和容积这两个概念在五年级已经学过,学生会说意义,但是通过了解,学生并不是真正理解圆柱的体积和容积。所以我在第一次探究中安排了这样的环节,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区别圆柱的容积和体积。从形象到抽象建立圆柱的体积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二次探究则是加入表面积这一刚刚学过的内容,让学生在为3道选择问题的练习中达到区别体积、容积、表面积的目的,从而实现学习运用的最佳状态。6、最后的思维训练是计算正方体中最大圆柱体的体积,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直观的认识,此题算法多样,富于启发地清晰揭示了知识的内在规律,使它和教学过程有机组合,把学习延伸到实际,让知识在体验中生成。7、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情景、思维方式的不同,对知识的学习也有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所以我让他们用今天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写成数学日记,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探究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质疑问难师:老师这里有两个气球,(师从兜里掏出两个气球,将其中一个递给学生。)你试试把它们变大。(老师再把两个气球放回兜里。)为什么这个放不回去了?(因为其中一个的体积变大了。)看来它占据了很大的空间。教室中还有哪些物体占据空间?师:这是一个制作学具的学具槽,想一想,它可以做出什么样的学具来?参考资料,少熬夜!生:圆柱学具。师:是的。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生:圆柱学具占据了学具槽的空间。师:这就是圆柱学具的体积。你真善于发现!能用你的话说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吗?生:圆柱的体积就是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师:谁来试着给这4个圆柱学具按体积从大到小排排序?你来试试。生:体积大小接近,不能确定。师:老师听懂了,无法判断的原因是不知道圆柱体积的大小,现在我们就来研究圆柱的体积。(师板书。)二、图形转化。猜想推理师:想一想,你有办法得到这4个圆柱学具的体积吗?(圆柱课件再从槽中跳出。)生:用公式计算。生:用水或沙子转化计算。师:你们是怎样转化的,具体说说。生:用橡皮泥转化计算。生:用圆形纸片叠加计算……师:嗯,这些方法都很好,就在今天的课堂你会选择哪种方法?生:因为没有实验学具,所以只能用公式计算。师:其他的方法可以在课后进行。师:想用公式计算的同学,你想怎样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呢?结合你们以往学习几何图形的经验,举例说明。生:大部分图形公式的推导都是把新学的转化为学过的。例如:圆形可以转化为长方形。师:联系旧知识,采用转化法,确实不错。师:那现在它是一个圆柱,你想怎么办?生:像刚才一样进行平均分。师:你能具体说说吗?生:沿着圆柱的底面直径平均切分成16个小扇形。师:都说实践出真知,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拿出学具,动手尝试着进行转化,并说说转化后的结果。生:将圆柱沿底面直径平均分成16个小扇形,切分之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师:(刚才我们将圆柱沿底面直径平均分成16个小扇形,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如果想让它更近似于长方体,你想分成多少份?(32)更近似一点。(64)你呢?(128)……师:这是同学们刚才的转化过程。师:打开书,自由读,用直线标记,找出关键词,依
本文标题:《圆柱的体积》教案优秀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398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