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 教学设计方案格式(最新5篇)
1/26教学设计方案格式(最新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方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方案呢?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教学设计方案格式(最新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教学设计方案格式【第一篇】《夕阳真美》教学设计苏教版小语第3册的最后1课文《夕阳真美》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给人一种“诗画合一,身临其境”的美感。其中第二、三、四自然段重点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地间壮丽而富有变化的景色,勾勒出了一幅幅变化多样而又令人神往的夕阳美景图,因此,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理解这些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便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设计如下: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2/26二、课前准备:1.观察实践:组织学生在傍晚到柳堤观察夕阳。2.教学用具:cai课件三、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课前播放有关夕阳的影像资料。2.一曲动听的音乐,将我们带入了美丽的傍晚。课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柳堤欣赏了夕阳,谁能给我们说说你印象最深,觉得最美的一刻的夕阳是什么样的?3.学生谈见闻和感受。4.进入新课,齐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检查学生课前实践观察时收集到的信息并进行交流,以学定教,自然导入课题,不仅激发了他们观察生活的兴趣,还把语文和生活结合起来,非常自然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课文所描述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二)检查复习游戏:摘云朵合作复习开火车读生字4.看录像,听范读5.读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段落。[设计意图:把每一个生字的字音读准,这是指导学生有3/26感情朗读课文的第一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游戏中进行复习巩固,孩子们学得开心,调动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范读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学生通过细看录像中的景象,静听课文的范读,能清晰的掌握每个自然段所描绘的情景,为他们的自主学习提供“拐杖”。](三)有感情地朗读,激活画面。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1.老师也非常喜欢课文的第2自然段,注意听老师读,待会儿请同学们给我评评?2.师生评价。3.轻声读读这段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声音轻些,速度慢一些,看看你还能想像到些什么?4.指导朗读。a: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师:读这句时,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这时太阳的样子像什么?师:这时的光已经不再刺眼,我们能很清楚地看着太阳,你看到的和课文里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一样的呢!真会想象。师:全班同学一起读读这句话。b: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辉,显得十分壮丽。1连绵起伏的山是什么样的,小手比画比画?2大伙评评,到底谁比画的是连绵起伏的山?为什么?3(手势表示)对,一个接着一个,一起一落,这就是“连绵起伏”。4/26师:我们广西也是山水之乡,你在哪儿也见过“连绵起伏”的山呢?(放课件:广西连绵起伏的山)师:一起读读这句话15.美美地把这一段课文读读。[设计意图: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情感外显的特殊形式。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们不但要让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重视在学习过程中观察、联想、发现和创造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更要引导他们读得有滋有味,真切地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语言、想象、朗读把这种语言文字的感情表达出来。]创造方法自学第3、4自然段。1.引读:太阳慢慢地往下沉——2.那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课文,你还有别的方法把课文读得更生动,学得更有趣吗?3.学生反馈。4.创造方法,合作学习。5.展示成果。句式联系:太阳慢慢地往下沉。它那圆圆的脸涨红了,把身边的云染成了、、……火红的天空十分壮美。被染成五颜六色的云朵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6.有感情朗读第3、4自然段!5/26[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科学地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发现,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观点,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品味第5自然段。1.(放课件:老年人晚年幸福的生活)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不仅夕阳红了,爷爷奶奶的脸也红了,他们的心更红了呢!{板书:更红)我们祝愿他们的生活也像夕阳一样地美好、幸福12.如果你就是课文里的这个小朋友,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3.回归课题,有感情地朗读课题:《夕阳真美》[设计意图:水到渠成,不露痕迹地表白,摒弃了以往归纳、升华中心的生硬,不失时机地把握住学生情感升华的一瞬间,无形之间渗透德育,教学效果很好。](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1.夕阳给我们带来了美丽,夕阳更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我们赞美夕阳,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2.齐读全文。[设计意图:这么荚的课文,只有多读,才能真正领悟到文中之意,体会到文中之情,学生才能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五)回归板书,总结全文,课外延伸。1.(回归板书,总结全文)日落任从容,余辉照晓丛。山6/26河多壮丽,人老心更红。2.美丽的夕阳,曾令无数人陶醉,进而为它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让我们走近夕阳,更多地了解它吧!同学们上上网,网上的资料可多了,有你喜欢的资料,可以动手抄写下来。3.若有时间,课堂交流展示,若无时间,课后交流。[设计意图:在新课标中,教会学生学会积累,这是一个新兴的技能。把收集、处理信息的指导不失时机的放进课堂,避免了“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尴尬。]教学设计方案格式【第二篇】——桂林山水(第二课时)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执教者:彭凯陶指导老师:陈燕舞教材简析:《桂林山水》是义务教育六年制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第8册第一组课文中的第2课。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课文按先课文按照“总-----分------总”的顺序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第2、3自然段分别写了桂林的山、水的特点,先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接着写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所获得的总的印象。全文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是本单元重点训练用段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7/26内容的好例子。语言优美流畅,描述生动逼真,其中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是学生学习习作的典范。根据年段要求,教给学生阅读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情境的熏陶和感化,通过引导学生看图以及文本多次对话,使学生在优美的图片及语言环境中感悟、积累、应用。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体会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通过读文和看图,感受语言以及百度信息提供的想象情景,让学生尽情地品味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了解作者的不同表达手法,领悟语言之美。网上查阅图片资料,录音朗读带,桂林山水图画1、师:导入新课。(出示桂林山水图,)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师:同学们,能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概括你眼前的美景吗?多生展示。师: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的美景吗?生。师:嗯,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陈淼先生的作品《桂林山水》。师板书《桂林山水》,请生齐读。8/262、师:(词语荟萃。)师:学习新课之前,老师想检查一下同学们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开火车读词语,要求:声音洪亮,字正腔圆。生读,可随机正音。学习第1自然段1、浏览课文。师;字词读准确了,才能把课文读流畅。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并思考:你能不能用文中的话,一语道出陈淼先生去桂林游玩的理由?预设生:桂林山水甲天下。2、总结段意。师:请问,这个“甲”是什么意思?预设生:第一。师:显而易见,这句话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地位。师板书“甲天下”。师指名读文。3.师:同学们思考,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预设生:总起。师: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岂有不游之理?出发前老师还有个问题,你能否把“观赏”换个词,而句子的意思不变?预设生:欣赏。师:观赏仅限于看,我们可不能说我在观赏音乐,应该说??预设生:欣赏音乐。4.师:好,出发,我们现在就去欣赏桂林的山水。学习第2自然段1、学生读文。师:那么谁来做我们的导游,读读第2自然段?生读。师:指名。请你来说说,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什么?预设生:漓江水的特点。师:漓江水有什么特点?预设生:静、清、绿。师。板书静、清、绿。2、对比-不同。师:同学们,老师不大明白,我们是来赏游桂林的,为什么作者要提到大海和西湖?生。师:那么我们9/26不妨来欣赏一下大海和西湖的风光。师:大海什么样?预设生:波澜壮阔;师:西湖什么样?预设生:水平如镜。师:那么,漓江水有什么特点?预设生:静、清、绿。师:现在明白了吗?大海有大海的气势,西湖有西湖的妩媚,各具美感。作者就是想通过对比这三种景观的不同特色,来突出漓江水别具一格的美。3、漓江水特点分析。师:作者是怎么样描写漓江水的静的?生读。师:静到如此地步,令你想到什么?生。师:请读一读关于描写漓江水清的句子。指生读。师:请问,清得你还能在水中看到什么?预设生:小鱼、浮萍。师:描写漓江水最后一个特点的句子谁来读?生读。师:你认为绿得还像什么?生。师:对于这句话的描写,细心的同学发现没有,作者都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预设生:排比和比喻。师:读排比句应由弱到强,读出它递进的语势,谁再来展示读?生读。师:漓江水这么美,我们不由赞叹起来,应该怎么读?(变陈述为感叹)预设生: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师:面对这么静,这么清,这么绿的水,你最想做什么?预设生:歌唱、洗脸等。学习第3自然段1、学生自学。师:下面请根据我们刚才的学习方式,自学第3自然段的内容。稍后请你汇报学习成果,可以组内同学互助,生自学,师巡视。2、自学展示。师:指名读,学生展示自学成果。生。师10/26适时板书:桂林山奇、秀、险。3、桂林山特点分析。师:同学们在自学中硕果累累,值得表扬。谁来读文?生读。师:这一段中,作者继续采用什么方法写桂林山的与众不同?预设生:对比。师:泰山有什么特点?预设生:峰峦雄伟。师:香山呢?预设生:红叶似火。师:那么相比之下,桂林山则是?预设生:奇、秀、险。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师:想亲身体验桂林的山有多奇,有多秀,有多险吗?生:想。师:请看!生齐读。好,我们先来见识一下桂林山的奇---除了这三座山峰作者没有再一一举例,而用两个词语表明桂林的山不但数量多,而且形态各异,是哪两个词?预设:生: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师:我们再来欣赏桂林山的秀---像屏障的山峰有什么特点?预设生:翠绿。师:竹笋呢?预设生:色彩明丽,倒映水中。师:明丽也就是?预设生:艳丽。师:我们最后来感受一下桂林山的险。危峰兀立什么样?生。师:怪石嶙峋呢?生。师:面对桂林山,我们无法不惊叹---预设师生齐:桂林的山真奇呀!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注意“啊”的变音。)学习第4自然段1、融文入画,由画及诗。师:风景美吗?生。由画及文,你想到课文中哪一段落的描写?生读文。师指导:你陶醉了吗?这么美的山水没令你陶醉吗?哪位自觉已经陶醉了,好,请你读!生再读。师:有山无水则失灵气,有水无山则少刚毅,山11/26水相依,才相映成趣。思考,最后一小节作者除了山水还写了哪些景物?预设生:云雾、绿树红花、竹筏小舟。作者从空中到山间到江上,简单几笔勾勒出桂林山水图,请问:是图画吗?预设生:是连续不断的画卷。师:是啊,图画局限的,而从桂林市到阳朔县全程83公里,沿途处处皆景,恍若仙境。泛舟江上,作者诗兴大发,不由吟道---预设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师板书:画中游。2、总结写作方法。师:那么,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吗?生说。师:最后,文章以诗句收尾,画龙点睛地概括了全文,这与首句的“人们说”---预设生:遥相呼应。师:纵观全文,同学们来梳理一下文章的写作顺序。预设生: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而2、3自然段则分述桂林山和水,第4自然段则
本文标题:教学设计方案格式(最新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431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