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及实践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及实践2019/9/25内容目录宏观经济政策概述宏观经济政策理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对外贸易政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政策实践2019/9/25一、宏观经济政策概述概念: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整个社会经济福利、改进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有意识和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对外贸易政策2019/9/25二、宏观经济政策理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对外贸易政策2019/9/251、财政政策——简介定义:财政政策是政府根据既定目标通过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变化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政府收入(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政府支出(政府的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及转移支出)2019/9/25财政政策——调节方式主要的调节方式有:--动态调节。即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规定相应的财政政策。--总体调节。即从全局上组织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经济与社会事业之间平衡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主动调节。即基于对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而制定的有针对性的政策。2019/9/25财政政策——种类根据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来划分:(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增加国债、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财政赤字来实现;(2)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3)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2019/9/25凯恩斯的财政政策1、补偿财政政策按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在现代社会,健全财政(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少征税、少发国债)不仅不可能,而且没有必要。补偿财政思想的主要原则:在经济繁荣时期,为避免通货膨胀,必须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以控制过度的有效需求;反之,在经济萧条时,必须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以提高有效需求,刺激经济繁荣。2019/9/25凯恩斯的财政政策2、赤字财政政策既然有效需求不足是造成经济萧条的根本原因,那么,财政预算赤字不仅并不可拍,而且还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手段。主要内容:(1)政府应增加支出(2)政府在宏观上要鼓励高消费(3)财政赤字不能靠增税弥补,只能增发公债2019/9/25凯恩斯的财政政策3、宏观财政政策手段:(1)相机抉择法:是指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措施。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主要有:--变动公共工程等政府支出方案--变动政府的转移支付支出方案--变动税率2019/9/25凯恩斯的财政政策(2)自动稳定器:又称内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一种机制,这种机制能够自动调节经济。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累进的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救济金的发放--各种福利费的支出--农产品价格维持的实行--公司和个人的储蓄2019/9/25供应学派的财政政策供应学派提出只有刺激生产,增加供给,才能挽救危机,振兴经济。因此,供应学派的财政政策是以其“供给管理”而与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的财政政策成鲜明对照的。供给学派提出刺激供给的最主要的财政政策主张就是减税。他们认为减税可以增加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刺激储蓄和投资,调动私人和企业的积极性,从而可以增强经济活力。通过减税,政府收入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2019/9/252、货币政策——简介定义:指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给来调节利率,从而影响社会总需求,以达到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传导机制: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利率变化→企业投资成本改变、同时影响家庭的支出及国际贸易→总需求变化→就业产出以及价格水平的变化。种类:扩张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量)2019/9/25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如: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债券,则市场上货币供给量增加。调整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率,如:经济萧条时,降低再贴现率,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可贷出去的现金也增加,则社会上货币供给量增加。改变法定准备率:如:若社会货币供给量不足,企业的活动受到限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降低法定准备率来刺激企业活动。2019/9/25凯恩斯的货币政策凯恩斯主张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息率,以刺激有效需求。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是通过利率机制间接作用于投资和有效需求的,不如财政政策直接有力,故应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二者相互配合使用。2019/9/25货币主义学派的货币政策货币主义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弗里德曼指出:货币政策并不能很好地控制利率、失业率和价格水平,唯一能控制的就是货币供应量。他主张以货币供应量作为唯一控制因素,使之按与经济增长率大致相当的增长率增长。这虽然有可能导致温和的通货膨胀或紧缩,但他认为:“在目前的知识水平上,这是我们能够向货币政策提出的最高要求。”由上可见,货币主义虽然排斥财政政策,强调“货币最重要”,但也并非认为货币政策会起多大作用,仅以控制货币供应量符合经济增长率为宜,事实上已经大大地淡化了国家以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作用。2019/9/25供应学派的货币政策认为货币供给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为了遏制通货膨胀,必须实行紧缩货币政策,必须严格控制货币供给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必须降下来。与货币学派不同之处在于,它并不强调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一定保持在货币学派所认定的4%—5%的固定年增长比率上。2019/9/253、收入分配政策——简介收入分配政策具体指直接控制工资和价格上涨的政策,包括协商性和强制性两种实施方法。协商性:在可以通融的非关键时期,政府对增加工资和物价上涨做出若干条指导性的规定,政府与工会、企业进行协商以限制工资和价格的提高。强制性:在紧迫时期,政府则会以法定的形式进行强制性的工资和物价管制,也可以称为冻结工资和物价。2019/9/25收入分配政策——作用首先,因为采用紧缩性的财政及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会付出极大的代价,财政及货币政策在短期内都主要是通过影响总需求来控制通货膨胀率,这种方法必然导致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降低国民产出水平。美国早1980-1984年间每降低一个百分点的通货膨胀率,代价是损失1000-2200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其次,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具有“滞后性”,不能在紧要时刻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因此,在通货膨胀压力难以承受时,政府便采用收入政策减轻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2019/9/25收入分配政策——异议西方收入政策的倡导者是凯恩斯主义者。凯恩斯主义者以其成本推进式通货膨胀理论为依据,提出以控制价格和各种收入为基本内容的收入政策,目的在于降低通货膨胀率。但收入政策的核心实际上是控制工资,因而其矛头是指向劳动者。货币主义是收入政策的激烈反对者。货币主义认为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是货币供给量,因此,收入政策作为反通货膨胀手段不仅是无效的,而且是有害的,因为它妨碍资源的合理配置,损害经济效率。2019/9/25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管理的政策1、在初次分配领域的政策必须有反不当竞争、反垄断、保证劳动力资源和资本正常、自由流动等的法律和政策(包括初次分配政策及相关的配套政策)。2、分配领域的税收政策:以税收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再分配政策,能够有效地发挥政府对社会成员收入的再调节功能。3、社会保障政策:政府还必须制定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来保障在分配领域所无法解决的分配死角,如老年人、病残人的社会保障问题、离退休保障问题等。2019/9/254、对外贸易政策——简介对外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根据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和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贸易活动的准则。它集中体现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法律、规章、条例及措施等。它既是一国总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9/9/25对外贸易政策——含义与性质含义:是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对外贸易活动进行有组织的管理和调节的行为。性质:是一国对外经济和政治关系政策和措施的总体,属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对外,它服务于一国的对外经济和政治的总政策;对内,为发展经济服务,并随着国内外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变化。2019/9/25对外贸易政策——目的1、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达到外部均衡;稳定经济,加强适应能力。2、加强和完善经济体制:科学的外贸政策,能促进一个国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同时又能加强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3、获取良好的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贸易政策在调整、改善、巩固国与国之间经济与政治关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019/9/25对外贸易政策——类型从国际贸易的历史考察,以国家对外贸的干预与否为标准,可以把对外贸易政策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1)自由贸易政策(2)保护贸易政策(3)管理贸易政策2019/9/25(1)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商品进出口不加干预,对进口商品不加限制,不设障碍;对出口商品也不给以特权和优惠,放任自由,使商品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主要在英国、荷兰等首先进入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和竞争上居优势的国家实行,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2019/9/25(2)保护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商品进出口积极加以干预,利用各种措施限制商品进口,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生产,使之免受国外商品竞争;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鼓励扩大出口。保护贸易政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其所保护的对象、目的和手段不同,可以分为:重商主义,幼稚工业保护政策,超保护贸易政策,新贸易保护主义。2019/9/25(3)管理贸易政策管理贸易政策,又称协调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内制定一系列的贸易政策、法规,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实现一国对外贸易的有秩序、健康的发展;对外通过谈判签订双边、区域及多边贸易条约或协定,协调与其他贸易伙伴在经济贸易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管理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加强而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双重背景下逐步形成的。2019/9/25(3)管理贸易政策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既保护本国市场,又不伤害国际贸易秩序,保证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各国政府纷纷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理和协调,从而逐步形成了管理贸易政策或者说协调贸易政策。管理贸易是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的一种对外贸易政策,是一种协调和管理兼顾的国际贸易体制,是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发展的方向。2019/9/25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常常超出国家计划(规划)并带来物资供应和基础设施紧张等问题,因此,在大多数时间内是通过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增长“过热”;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需求不足的问题,防止经济增长“偏冷”也成为一定时期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2019/9/251、防止经济增长“过热”的调控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为压低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控进行了6次:第一次是1979-1981年第二次是1985-1986年第三次是1988下半年-1989年第四次是1993年4月-1997年第五次是2004年4月-2005年6月第六次是2006年4月-2008年6月2019/9/25防止经济增长“过热”的调控背景:原因虽然不同,但基本都是因为当时的一些政策促使经济建设加快、投资增加进而导致了物资供应紧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基础设施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政策:⑴停缓建项目(直接)。⑵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间接),如:提高贷款利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例,控制贷款规模,制止企业间借贷,清理民间集资借贷等。影响:使投资增长率和GDP增长率下降
本文标题: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及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45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