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对接大桥经济提高质监工作有效性的思考
对接大桥经济提高质监工作有效性的思考2009年,舟山大陆连岛工程大桥将正式建成通车,舟山的区位条件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大桥经济”的全新发展理念,全市上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桥经济”大讨论。置身于舟山海洋经济与大桥经济双重发展时代来临的大背景下,如何对接大桥经济转变质监工作方式,融入海洋经济发挥质监主流作用,已成为我们当前非常迫切的一项研究课题,也是质监部门不断巩固和发展部门地位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大桥经济对质监工作的影响分析大桥的建成,对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影响。可以肯定的是,区位条件的优化必然带来经济要素移动成本的降低,进而带动意念对流、要素流动、市场扩张、资源重组、产业结构调整等经济社会活动形式的更加活跃。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的不断变化,使质监工作的开展和质监事业发展面临一系列机遇和挑战。(一)大桥经济促使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深化,对质监工作机制创新提出重大考量为迎合大桥经济的发展需要,市政府有关部门已正式提出了加快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以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为核心,完善和创新政府决策、运行和监督体系,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现代行政管理体制,运用政府指导、行政规划、行政委托等间接管理、动态管理的多种手段来管理经济和社会,不断完善政府对经济社会的调节方式。如舟山市最近成立的金塘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六横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突破了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作为以监督为主,管理与服务并重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也得到市政府支持,首次建立了四个乡镇质监站,这既是对质监工作的重视,更是对质监工作提升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提高质监工作有效性的重大考量。(二)大桥经济带动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对质监监管服务能力提出重大挑战近年来,随着舟山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桥经济先期效应的带动,全市经济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一是外来投资项目迅速扩张。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反映,2007年全市新注册的招商引资项目118个,合同利用外资增幅、实际利用外资增幅和实际利用外资目标完成率均列全省第一。并且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就有49个,注册资金5000万以上16个,超亿元的10个,入驻我市的国外世界500强企业达到5家。二是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据有关部门对境内外资金的投入方向统计,水产品加工、石油储运、建材等舟山传统行业投资趋缓,船舶修造及配件、海运和其它物流业、新能源建设、旅游业等新兴产业或现代服务业迅速增长,说明舟山海洋经济正在快速进入结构调整期。三是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今年1月,省委书记赵洪祝在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舟山代表团讨论时,要求舟山紧紧抓住海洋经济这个发展的大方向,做好“转型、发展、培育”三篇文章,打造船舶制造业基地、海员培养基地、再生能源的利用基地、海水淡化基地、海岛海上旅游基地和海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全市上下正在按这一方向全力提升发展水平,一大批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换代,如水产加工业加快精深化加工,渔农业产业结构朝着港口渔农业方向发展,发展绿色、休闲、观光农业。面对海洋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质监工作的领域不断发生着变化,对质监工作的方式、质监工作的能力不断提出挑战。(三)大桥经济引发技术、人才和信息快速流动,对质监事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大陆连岛工程大桥建成后,舟山与大陆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技术、信息等交流,无疑将更趋广泛和便捷,可以预见的:一是舟山更直接地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各类经济单元在圈内的自由便捷流动,使其对舟山与其它地方监管信息的现实比对经常化,对监管环境的评价恶劣更将成为其左右经济活动的一大重因素。这对监管部门如何深化、优化监管能力是又一次的考验。二是人才流动方式快速变化,人才进出双向快速流动,现有人才频繁交流和重新组合,为我们的技术机构吸引外来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在舟山与周边大中城市如上海、杭州、宁波等地从业环境、福利待遇仍存在较大梯度差异的情况下,本地已成熟技术人才的外流,也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需要我们做好相应的应对工作。三是外来检验检测技术机构会加大向舟山的渗透力度,检验检测市场将会逐步走向更广泛的完全竞争,使本市检验检测技术机构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当然竞争亦是提升能力的有效助推剂,如何化压力为动力,进而转化为发展力,需要切实加以研究和把握。二、对接大桥经济创新质监工作举措的思考面对大桥经济、海洋经济带来的全新发展机遇,舟山市委五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了舟山未来发展功能定位,即把舟山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性海上开放门户、国内一流的现代化海洋产业基地、全国独特的群岛型港口宜居城市。因此,质监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这一定位,正确驾驭大桥经济对质监工作带来的上述影响,趋利避害,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重点做好以下三篇文章:(一)适应“国际性海上开放门户”要求,增强质监技术机构接轨国际的能力就是要重点围绕全市海洋经济建设中心,强化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项目建设,为海洋经济自主创新提供检验检测技术支撑,并提升能力,强化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接轨,建设成为具有区域性“技术话语权”的特色性机构。当前舟山质监技术机构建设的重点和大致发展格局已经比较明显,就是质检“二个中心一个实验室一个站”和特检扩项提质。质检“二个中心一个实验室一个站”:一是筹建好国家海洋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做强海洋食品及海洋渔业投入品检测项目。该中心于去年列入国家质检总局的建设计划,通过一年多的建设,现已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国家中心检验检测能力所覆盖的参数/项目183个,覆盖了99%以上的项目/参数,具备了与国际检测要求相接轨的检验能力。二是筹建好省船舶及配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做强船舶检测项目,并适时筹建国家船舶及配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目前,该中心已与国际上九大船级社建立了关系,同上海等国内著名船舶科研机构进行科研检测技术合作。检测技术能力已基本覆盖各船级社规定的从试样加工到试样性能测试的一体化第三方检测技术服务,成为舟山地区唯一综合性的船舶及其配件的专业检测机构,检测技术实力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三是建设好省海洋开发研究院海洋公共实验室,参与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目前,一期项目海洋食品和船舶工程检测已完成投资850万元,实验室面积1200平方米,通过省级计量认证、审查认可的产品(参数)917项。四是进一步做强省大容量检定站,深化检定技术研究,运行好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的研究基地工作,抢占大容量检测技术制高点。“特检扩项提质”,就是加强检验队伍建设和检验技术研究,不断提高检验能力,扩大设备检验范围,提高检验效率,适应舟山临港经济发展中特种设备使用种类和使用量迅速增长的需要。当前舟山质监技术机构在接轨国际先进水平方面还需要注重做好五项工作。最紧要的一项是做强科研,在某些领域研制出具有技术制高点的检验检测技术,争取国际上的、最欠码是具有一定区域性的发言权,形成核心竞争力。第二紧要的是创新管理机制,要接轨国际就必须在坚持自身特色的情况下,积极吸纳国际上先进的技术机构管理机制、体制,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科学管理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发展内在动力。三是进一步集聚人才要素,实施人才强检工程,逐步提高从事科研人员力量在技术机构人员中的比重,并调整人才结构,培养一批项目带头人,创造符合人才竞争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四是加强区域合作,引入著名的检验检测机构品牌,借“大牌”创大业,特别是加强与上海、杭州、宁波等周边地区相关检验检测机构的合作,实现技术资源区域共享,化即将到来的竞争形势为合作互惠状态。五是实现系统内部检验检测技术能力的覆盖或互动。如各县区在建的食品质量检测机构或检测项目,应借市局已有的国家海洋中心优势予以带动,可赋予其借牌、用牌的权力。(二)围绕“现代化海洋产业基地”建设,提高为产业创新服务的能力舟山建设“现代化海洋产业基地”主要是依托现有资源优势,打造船舶制造业基地、海员培养基地、再生能源的利用基地、海水淡化基地、海岛海上旅游基地和海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基地建设,一要有规模,二要有主导产品,三要有技术品牌,四要有创新发展力,质监职能最能发挥作用的是技术标准战略和名牌战略的实施。所谓一流企业搞标准,二流企业搞品牌,从抓工作的角度来讲,技术标准是长远性的,是潜绩,名牌是当前性的,是显绩。在实际中,我们应抓住其不同的作用力,做好针对性的工作。技术标准战略实施要凸现宏观的战略发展性意义。当前,技术标准战略在已成为各地推进区域经济自主创新,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手段,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分别出台激励政策,鼓励企业推动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我市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要充分认识到长期以来经济处于欠发达状态下,经济、技术、意识等因素对技术标准战略实施和推进的负面因素,包括企业意识不强的问题,技术标准制定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的问题,高新技术标准数量缺乏的问题,技术标准区域共享性差的问题,技术标准对海洋产业发展支撑力不强的问题,技术标准对接国际的差距问题,等等。因此,当前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既要立足现实基础,又要立意高远,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着力于技术标准的战略引导。王歧山副总理指出,在工业化后期、城市化条件下,标准反映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和一产二产相比,三产现在不发达,标准也不够。就是说,标准化水平越发达,一个产业的发展水平就越高。我们要提高技术标准服务能力,必须先行强化对技术标准战略性作用的宣传,让经济的规划、管理、领导者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标准工作从后台服务走向前台主导。对于技术标准的宣传,可采取“质量安全大讲堂”这个载体走进企业讲座、走进政府学习会;可实施产业标准研究,汇编技术标准创新成果,组织典型成果宣传;也需要一定的的警示教育,使“标准落后就要挨打”成为一则训导。二是着力于从宏观上规划推进技术标准工作。就是要争取政府对技术标准工作的宏观政策支持,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对六大基地建设中涉及的各个重点产业的标准体系有一个全面掌握,并对国内外标准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制定本市相关产业标准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加强对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宏观指导。按理说,标准往往是相关技术成果实践之后的理论化产物,因此标准相对于产业发展有一定的滞后性。如何最大限度地克服滞后性,需要我们有宏观的视角和超前的思维,既能及时组织技术成果出来后第一时间整理和转化,又能主动到相关产业发达地区进行学习吸收,借他人成果转化为我所用的技术标准,超前指导本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三是着力于高新技术标准的研制。要抓住水产加工、船舶制造、生物制药、纺织机械、物流服务、海洋旅游等区域特色行业,站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高度,研究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技术标准,形成区域产业的特色竞争力。特别是影响我市外贸出品的重点行业,要对接国际贸易壁垒,制订更为严格的标准,改“要我向其看齐”为“要其向我看齐”。同时,我们要注重培养标准化技术人员队伍,为确保技术标准战略实施,促进标准创新提供人才保障。四是着力于推进技术标准的区域共享。先进技术标准的区域共享,是消除发展差异,提高整个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海洋产业化基地的建设中,这一点更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破除企业不愿把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狭隘的商业秘密观念,积极引导企业实现科技成果标准化;另一方面,在科技成果标准化的过程中,要注重标准的实用性和区域共享性,能够形成区域带动作用;再一方面要构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综合性的技术标准交流服务中心,畅通信息交流渠道,为广大企业提供交流、查询和指导服务。名牌培育是以技术标准为基础的一项具体性拓展工作,名牌战略实施要凸现微观经济的引导作用。通过培育自主品牌,推进品牌经济自主创新,壮大区域品牌经济,统筹区域品牌建设,促进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当前,我们的名牌工作要按照既定的方针,突出本市高技术、高附加值、拥有自主创新技术产品和装备制造业产品,培育重点特色品牌;并从单个品牌培育向区域品牌培育转变,如水产行业开展“舟山海鲜”的区域名牌培育,船舶行业开展“舟山船舶制造”名牌培育,旅游行业开展“舟山
本文标题:对接大桥经济提高质监工作有效性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47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