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中凯事件”的启示李晓瑜阎礼“中凯的官司虽然终审胜诉了,但他们还是主动花出1000多万元给消费者,这可真是太了不起了!”“‘中凯现象’之所以备受国人的关注与盛赞,说明社会对诚实信用的心理欲求,这才是市场经济本质特征。”“中凯事件”现已圆圆满满地落下了帷幕,但由于这个事件的意义已远远超过其本身,人们对它的思考并未划上休止符。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就曾说:“民无信不立”;管仲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以诚信为天下万事中的关键;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为诗“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元好问所说:“言圣人之道无他,至诚信而已”,以“至诚”为圣贤大道的核心,更是把一个“诚”字摆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现代更是把自罗马法以来的诚实信用原则这一“帝王条款”作为对人们法律行为的基本要求。我们常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所谓的法制经济就必须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之上。所以,准确地说:“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人类商品交换经历了三大历史阶段:以物易物阶段、货币交易阶段、信用交易阶段。交易中的信用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交易双方经常处于不同的时间、不同地点,让渡自己的商品和货币,为使交易快捷高效,异地、异时让渡商品或支付货币,所以信用交易便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离不开诚信,因为在经济中的各个环节,都少不了以诚信为基础的信用。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环节,生产、运输、赊购、赊销等都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使交易链条中断;作为市场经济核心的银行,信用是其发展的基础;离开信用,股票、债券、其他金融衍生工具就无法发展。离开诚信为基础的市场信用,商品交易链条就会中断,就会发生经济危机。我国目前的市场信用体系处于起步阶段,企业信用制度还没有健全起来,个人信用制度更为落后,现在市场交易主体信用缺失现象普遍存在。假冒伪劣商品泛滥,虚假广告遍地,坑蒙拐骗横行,企业之间的三角债、银行呆坏帐、信用卡诈骗、偷漏税、走私骗汇等,已造成全社会的信用危机,极大地影响了经济运行效率。在信用缺失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很多人既是受害者,又是害人者。信用缺失损害各经济主体的利益,导致经济环境恶化,阻碍经济正常运行。如果没有诚信的环境,人人自危,对任何人都不敢相信,生怕自己稍不留神就会上当吃亏,这样的市场环境、生存环境会让生存于其中的人们不堪其累,基本的信任结构已经崩溃,人际关系不堪重负,交易成本高得惊人。事实上,普遍地大量地存在着弄虚作假,坑蒙欺诈,违约毁约、假冒伪劣、偷税漏税、逃税废债等失信行为,这些已成为当今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和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公害。据有关资料表明,每年因缺乏诚信而造成直接和间接的损失高达近6000亿元,几乎相当于我国一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部分。当然,失信问题在经济上所造成的危害是难以数字来衡量的,因为它的负面影响是长期的,挽回影响也是很难在短期奏效的。在“中凯现象”讨论得如火如荼的今年8月6日,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工商局一把手欢聚北京,他们在北京市工商局现场观摩企业信用建设的初步成果。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建设,起到了服务社会、监管企业的作用,使信用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但是,如同法律之于约束守法的人一样,中国人的历史文化一再表明,约束者和被约束者同样有“不诚信”的风险,所以,单靠信用评级只能解决部分表面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建设诚信文化(核心价值系统),只有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才是长久的、深远的。诚信是全社会的事情,不只是企业的事情,更不只是某些“富豪”的事情。做好企业诚信工作,仅靠企业自律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对企业的服务和监督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诚信问题需要全社会来关注,只有在全社会、全行业都形成诚信共识,方能打造诚信经济。诚信是相互的,需要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双方共同来打造。经营者诚信而消费者不诚信,或者要求消费者诚信而经营者不诚信,这些情况的出现都不可能建立起良好的诚信经济。现在社会处于转型期,诚信问题是目前很大的问题。所以“中凯事件”才格外引人关注。营造诚信环境的核心是建设优秀的诚信文化。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诚信经济,对企业来说,诚信是企业生存之本,没有诚信的企业就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看似强盛,实则短命。而对市场来说,没有诚信的市场,就没有发展。诚信建设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方面,自律、自警、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市场竞争,为建立良好经济秩序做出新的努力,从而促进地方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相对的,经济的发展又反作用于企业诚信建设的发展。事实说明,越是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的信用度越高,中凯集团的决策层说“不讲诚信,企业就不会有市场”。市场经济采取自愿平等交换方式,是一种形式平等的经济。“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它要求所有的市场主体都能独立自主地作出经济决策,所有市场主体的行为都是自愿行为,坚持等价交换,没有非经济力量的强制;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特别强调机会均等,要求社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进入市场的机会是平等,获取收入的机会也是平等的。只有这样的平等性,才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潜在的能力充分发挥。要实现平等性,除了法律赋予每个市场主体平等权利外,最重要的就是诚信,市场主体之间能以诚相待,诚信交易,任何一方的欺诈都将导致交易关系的最终消亡。市场经济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信用经济。市场经济之所以能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就在于其信用制度的运行和扩展。信用制度的产生,大大拓展了资本的空间,也加强了市场主体相互之间的联系,但信用危机将导致整个经济危机,为此,维护信用制度就成为市场经济能否迅速发展之关键。只有市场主体都能自觉维护其信用制度,才能保证信用关系的稳定性,减少信用风险。可见,没有诚信原则就没有市场经济秩序,就没有市场经济效率,也就没有市场经济的生命力。“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既是千古经商法则,更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内在要求。虽然道理都懂,但为什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诚信机制却那么难呢?俗话说“人管人,得罪人,制度管人,管住人。”所以,西方有一句传世的法律名言——“人是最不可相信的”。那要相信什么呢?答案当然是相信制度。记者听过一个故事:一个留学生在德国的地铁站,发现护栏很矮,就自以为聪明地跃栏而入以求逃票。但是,找工作时麻烦来了,用人企业说,你这个人连地铁票都逃,谁敢录用你?还有,有100多年历史的法国保姆协会成立前,总有一些雇主虐待保姆。保姆们联合起来成立了协会,对所有的长期雇主进行声誉记录。那些有劣迹的则不被推荐服务,这下雇主们再也不敢随意欺侮保姆了。这就是国外个人信用的作用。而作为企业更是有严格的信用记录,如果被列入黑名单,没有人会和你做生意。这些故事告诉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让失信者付出代价”。国外普遍推行“一卡制”,个人的信用都在卡上有记录,如果一旦有失信的案底,日后在升学、就业、出境等方面都要受到限制,信用制度使他们不敢失信。而我们国家的企业的卡、帐户有许多,个人也有不少,用起来随心所欲。去年10月份,北京16家银行建立“信用信息共享系统”,从日前发布的消息来看,此举不仅有利于金融资源共享,而且是对个人信誉进行监督。大多数人持肯定的态度,个别人担心一旦某人迫不得已透支一次,恐怕就背上了不讲信用的包袱。其实,凡事有利即有弊,就要看利大还是弊大,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一方面要用法律规范诚信,另一方面,还要用技术手段来防止不讲信用,来要求人们在民事活动中讲究信誉,恪守诺言,严格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总之,在中凯胜诉的情况下,仍能主能支付1200多万元。这不能不令广大消费者感动,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凯,注定成为房地产行业里诚信的里程碑!《时代潮》(2004年第二十三期)廖进球:市场经济与诚信原则改革开放后,我国渐渐走上了市场经济道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高效率使中国经济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逐步提高。与此同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也出现了不少令人担忧的问题,其突出表现是一些人道德沦丧、非诚信行为盛行,大大降低了市场交易的诚信度,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市场经济制度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如何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与诚信的关系,在市场交易上如何维护诚信原则,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辩证认识市场经济与诚信的关系关于市场经济与诚信的关系,存在两种对立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必定是诚信经济,因为诚信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基本机制,一个没有诚信机制的社会是不可能有真正市场经济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诚信与市场经济风马牛不相及,市场经济是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动机的经济,只要有利可图,市场主体就会不择手段,诚信原则必将遭到践踏。我们认为,上述两种观点均有偏颇,应辩证地认识市场经济与诚信的关系。首先,自发的市场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非诚信行为。这是由市场的自发性和市场主体的趋利性特点所决定的。市场机制是一个分散决策的机制,受“看不见的手”调节,每一市场主体都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作为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中千方百计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天经地义的。因为市场的自发运行过程,客观上存在投机获利的可能性,敏锐地捕捉商机,果断实施投机战略是商人的天性;还由于市场交易各方客观上存在信息不对称,掌握完全信息的交易方采用蒙骗手段达成交易防不胜防。本文这样提出和认识问题,并不是否定市场交易中存在大量诚信行为,而是要揭示市场的自发过程必然伴随着非诚信行为,我们绝不能无视这些现象的存在。其次,市场的博弈过程又是一个不断抑制和排斥非诚信行为的过程。市场交易中的非诚信行为需要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去抑制,市场制度作为人类有效的经济制度之所以能保存下来,就在于市场力量能不断抑制和排斥非诚信行为,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市场的功能可概括为:分散的决策结构能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市场供求作出灵敏的反应,较好地实现供求平衡,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动力结构有利于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产品结构的不断创新,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以价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结构能使每个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和经济组织获得简洁、清楚和有用的信息,并加以充分利用从而保证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以竞争为核心的协调结构,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来实现经济过程的均衡。显然,这种分散决策的市场机制要达到有效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功能,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有明确的排他性的产权安排,赋予市场主体独立的决策权;(2)有明确的保护市场主体利益的制度安排,排斥各种非经济强制手段对个人利益的剥夺;(3)有统一、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价格信息成为影响市场主体决策的基本信息,作出购买或出售商品决策取决于商品价格,作出劳动决策取决于工资率,作出投资决策取决于资本收益率等;(4)有公平的交易规则,市场主体之间是平等自由的交易主体,没有身份和地位高低之分,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利用强制和暴力,不能凭借非经济和经济优势去达到不公平交易的目的。为此,首先要建立和健全适应上述要求的法律制度,通过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市场秩序;同时,必须始终坚持诚信原则。市场经济采取自愿平等交换方式,是一种形式平等的经济。“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它要求所有的市场主体都能独立自主地作出经济决策,所有市场主体的行为都是自愿行为,坚持等价交换,没有非经济的强制;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特别强调机会均等,要求社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进入市场的机会是平等的,获取收入的机会也是平等的。只有这样平等性,才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潜在的能力充分发挥。要实现平等性,除了法律赋予每个市场主体平等权利外,最重要的就是诚信,市场主体之间能以诚相待,诚信交易,任何一方的欺诈都将导致交易关系的最终消亡。市场经济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信用经济。市场经济之所以能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就在于其信用制度的形成和维护。信用制度的产生,大大拓展了资本的空间,也加强了市场主体相互之间的联系,但信用危机将导致整个经济危机,为此,维护信用制度就成为市场经济能否迅速发展之关键。只有市场主体都能自觉维护其信用制度,才能保证信用关系的稳定性,减少信用风险。可见,没有诚信原则就没有市
本文标题:市场经济与诚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54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