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 春节主题活动方案(案例)名称_春节主题活动主题名称【汇集4篇】
1/9春节主题活动方案(案例)名称_春节主题活动主题名称【汇集4篇】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我们该如何写较为完美的方案呢?下面是网友帮大家分享的“春节主题活动方案(案例)名称_春节主题活动主题名称【汇集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春节主题活动方案名称春节主题活动主题名称【第一篇】快来到春节了,小朋友们天天盼着过年,为了让每个小朋友都一个快乐的新年礼物,特别按排了这次活动。知识与情感:了解春节习俗,知道春节是我国特有的古老传统节日之一。教程与方法:能够对色彩鲜明的中国画感兴趣,喜欢年画中所表现的喜庆热烈的气氛。情感太度与价值观:引导幼儿学唱《新年好》的歌,爱好民族音乐。重点:了解中国的春节习俗,喜欢中国画所表现的喜庆热烈的气氛。难点:能够吐字清楚,感情真挚的表演,爱好民族音乐。1、物质准备:敲锣打鼓、耍狮子等的挂图。2、经验准备:收集各种不同特色的年画,红纸包,请家2/9长帮助孩子用压岁钱做件有意义的事情。一、出示年画,引起幼儿兴趣1、教师:春节是中国人的年,在农村,人们很喜欢在墙上或门上贴热闹的年画来庆祝。小朋友见过年画吗?说说你见过的年画是什么样子的?2、教师:小朋友看年画有什么感觉?它表现了一种什么气氛?二、观察年画的内容1、教师:小朋友看老师带来的年画上有谁?手里拿的是什么?(如手里拿着鱼,表示年年有鱼等)2、教师:画上还有许多图章,刻印着什么字?表示什么?(如丰、年、鱼福等,都是祝福的话)三、观察年画的色彩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年画的不同色彩,并说出几种主要着色。2、教师:年画的色彩有什么不同?四、欣赏比较欣赏各种各样的年画,感受年画中的气氛1、引导幼儿知道年画多是农村过年时贴在墙上,增加过年喜庆气氛的一种画。2、自由讨论交流对年画的认识与感受。第一组:互相拜年。第二组:包饺子。3/9第三组:剪窗花。第四组:拼年画。3、结束活动,分享过年的喜悦。过完年,我们小朋友就长大了一岁,那我们就不但要团结同伴,还要尊敬父母和老师,孝敬老人。春节主题活动方案名称春节主题活动主题名称【第二篇】在20xx年春节来临之际,为了丰富师生的校园生活,学校精心准备了一系列精彩的活动,通过“快乐游园”的形式,让会员在精彩的活动中快快乐乐的迎接新年。本次活动本着全员参与的原则,要求所有的在职教师全部参加,从而真正达到教师快乐度春节。喜迎春节,20xx年02月24日上午10:00―12:00学校操场通过“快乐游园”的形式,让会员在精彩的活动中快快乐乐的迎接新年。全体在职教师1、百发百中活动规则:参与者每人发放2个乒乓球,站在离目标2米远的地方,向口盅掷乒乓球,球落入口盅内,每投入1个球,获一个奖品。负责人:4/92、盲人敲锣活动规则:教师蒙着眼睛手里拿着棒锤站在规定线上,听到口令往前走,谁敲到锣,谁可获得一件奖品。负责人:3、快乐投圈活动规则:参与者每人发放2个圈,扔圈套摆在地上的瓶子,套中一次可获得1件奖品。负责人:4、钓鱼高手活动规则:拿鱼杆,钓纸鱼,掉得一条可获得一个奖品,每人每次只限钓一条。负责人:5、无敌风火轮(此活动放在游园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无敌风火轮是一个培养教师团队精神的户外素质拓展游戏,通过游戏还将培养会员的组织计划与协调能力,培养大家服从指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以及增强会员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每次分两组进行比赛,赢得组每人可获得奖品。负责人:春节主题活动方案名称春节主题活动主题名称【第三篇】1、通过谈话使幼儿回忆过春节的快乐,共同分享快乐。2、引导幼儿认真听其他小朋友的讲话,培养幼儿倾听习惯。5/91、家里过春节的喜庆图片、宝宝过春节的照片。2、对联、炮竹、福字等过年物品。1、教师与幼儿互相问春节好。老师:你知道春节吗?春节你去了哪里玩?和谁去的看到了什么?春节你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2、有的小朋友春节好拍了照片,你们想看吗?大家把春节照的照片拿出来,然后找朋友,一起看。3、幼儿讲述自己在春节时的有趣的事情。4、现在有小朋友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的照片,那就把你的照片贴到语言区的墙上,给其他小朋友看看你在过春节的有趣的事。幼儿边看边讲述边指出对联、福字、炮竹的用法和自己家过春节的事。效果分析:通过宝宝过春节的活动,仿佛又让小朋友们回到了春节时的开心氛围中去了,一时间难以收复小朋友们兴奋的心情。通过活动的目标要求的学习,我们间接地指引幼儿培养倾听的好习惯。从幼儿的兴趣入手,针对幼儿的`好奇心理设计了这个活动来进行反思。在教学活动中,我分成了四个环节:认识春节,观看春节照片,讲述过春节与自己有关的趣事,互相交流自己在过春节中的有意思的事。6/9在第一环节中,我通过展示对联、福字等春节用品问幼儿知道这些事过什么节日用到的东西,引导幼儿回忆过春节的情节。第二环节中,让幼儿介绍自己过春节的图片,来加深幼儿对春节的认识,知道春节的民俗,并让孩子们把照片互相传看上,幼儿可以在后来的活动中丰富内容。欣赏春节相关图片、照片让幼儿对春节生出喜爱之情。在第三环节中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利用以上的实物和图片、照片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在过春节时听到、看到和自己感受到的春节气氛。让幼儿知道,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喜庆、热闹、美食、团员、幸福是这个节日最与众不同的地方。第四环节中,让幼儿门互相观看过春节时家家不同的喜庆氛围和过春节的方式,并且互相讲述过春节的趣事,激发幼儿间的交流和认知。在活动中,应让幼儿自主说,把主动权交给幼儿。我想以后我应该再耐心一点,听听幼儿的声音。本次活动开展的还是比较成功的,成功的关键是引起了小朋友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的老师。”它能带动小朋友自觉的去探索问题,找出答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它是7/9一个活动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春节主题活动方案名称春节主题活动主题名称【第四篇】1、通过活动,教育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使我们的学生从中受到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气息的熏陶,并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2、引导学生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春节:春节,是习俗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莆仙一带把正月的初一至初五日称为“五日岁”初一早晨,开门放鞭炮,各家拜神明祖先,祀以线面、烛、炮,礼毕,全家共吃线面,每人一碗,寓祝全家长寿。初二不相往来,不相串门拜年,只有初一日来过者不忌。初三日,各户进行“迎年”,所谓“迎年”,是上年年底有“送年”之例的回应。初四日,在继续“迎年”中,沿有“为菩萨乞草”的习俗:由儿童捧神像,在车鼓队簇拥下,按户募取木柴。下午则有“娘妈请花”,希望能庇其早生贵子。黄昏垒柴木于社庙前,举火燃烧,各户进行接神祀,待柴火烧透,众用长钳争夹未烬之柴速返家中,日“夹火母”希望财如火发。春节习俗:1、扫巡兴化话把大扫除叫“扫巡”。8/92、祭灶公。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举行“祭灶”,就是送灶公上天。3、二十五日头,农历十二月廿五日,是莆仙习俗公定的大日子,俗称“二十五日头”。4、做年糕,十二月二十六日起,户户做豆腐,买年货,尤以做年糕最为繁忙。5、辞岁,“除夕”前一天,俗称“小除”,户户放鞭炮,贴新春联。当晚,家家户户堂上点花烛,叠红橘果如塔状,上插“三春”纸花,供“隔年饭”于灶头,备办丰厚祭礼和“贡银”,祭祀天地神,名为“辞年”。6、初四过大年,做大岁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福建,占领宁德横屿、福清牛田和莆田林墩等地,建立据点,四出烧杀掠抢。兴化府城(今莆田城)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九的半夜时分被倭寇攻陷,并被占据达两个月之久。兴化城内被焚毁殆尽,死亡3万余人。当时,莆田男女老少奋起反抗,被倭寇割舌断胫,或火焚、钉死,惨不忍睹,倭贼灭绝人性的暴行震惊海内外。次年正月廿五日,由于城内死尸腥臭不可居,倭寇只得暂退平海,直到抗倭英雄戚继光兵到,兴化城得以光复。这时,逃亡山区的老百姓,才纷纷于二月初二返回家里。大家一方面掩埋亲友的尸体,另一方面收拾破碎家园。这时,年节已过,人们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后,于二月初四重新做岁。后来,为纪念莆田这一段悲惨的日子,莆田民间和以往一样,于农历9/9十二月三十日夜“做岁”,时间拖得太长。于是,莆田民间约定将农历二月初四“做岁”,改为正月初四“做岁”(围炉),因农历二月农事正忙,若在二月初二才“做岁”并将年三十晚上改为“做小岁”,正月初四晚上称为“做大岁”。同时将二月初二日约定为正月初二日,作为探望亲友伤亡的不祥日子,俗称探亡日。至今莆田人每年这一天,都不互串门拜年或走亲访友。主题活动:1、举办书写春联活动。2、开展“我爱家乡,介绍家乡习俗”征文活动。
本文标题:春节主题活动方案(案例)名称_春节主题活动主题名称【汇集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572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