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XXXX年用范里安)
本文由肖隆飞贡献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MicroeconomicsHalR.Varian主讲教授:叶正茂助教:韩玉荣健欣YeZhengmaoE-mailaddress:yzm@mail.shufe.edu.cnTelephonenumber:65903687.第一章导论§1.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What如何生产How为谁生产Forwhom何时生产When生产什么生产什么品种生产多少生产是将投入转为产出的活动.投入又被称生产是将投入转为产出的活动.之为资源.之为资源.西方经济学家将资源分为四种类型:西方经济学家将资源分为四种类型:(1)土地,又称自然资源)土地,(2)劳动)(3)资本,也称资本货物(或资本品))资本,也称资本货物(或资本品)(4)企业家才能)四种经济资源又被称为生产四要素四种经济资源又被称为生产四要素.产出就是产品和劳务.产出就是产品和劳务.如何生产其一,由谁来生产;其一,由谁来生产;其二,用什么资源生产;其二,用什么资源生产;其三,用什么技术生产;其三,用什么技术生产;其四,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生产.其四,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生产.为谁生产为谁生产是指谁来享有生产出来的商品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国民收入的分配和消费问题.其实质就是国民收入的分配和消费问题.二,稀缺和选择1.资源的有限性2.欲望的无限性人的欲望或人的需要可分为以下五个层次:人的欲望或人的需要可分为以下五个层次:第一,基本的生理需要;第一,基本的生理需要;第二,安全的需要;第二,安全的需要;第三,社会的需要;第三,社会的需要;第四,尊重感的需要;第四,尊重感的需要;第五,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五,自我实现的需要.3.稀缺法则相对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而言,任何资源和商品相对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而言,都是稀缺的,这便是稀缺法则.都是稀缺的,这便是稀缺法则.4.自由物品(freegoods)与经济物自由物品)品(economicgoods))自由物品(freegoods)是指人类无须通过自由物品)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它的数量是无限的;的数量是无限的;经济物品(economicgoods)是指人类社经济物品)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的数量是有限的.5.稀缺导致选择.选择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在不同的可供选择选择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的事件中进行挑选的活动,的事件中进行挑选的活动,它是稀缺性的必然结果.6.选择引致机会成本.A同样的资源BC书(12元)元10元钱元钱笔(18元)元肉(15元)元把我们上述讨论总结在如下图1中把我们上述讨论总结在如下图中:有限的资源无限的需要稀缺性选择机会成本图1:机会成本的度量:机会成本的定义:机会成本的定义是用所有选择中的次佳选择的价值来度量的;量的;或者用所失去的最佳选择的价值来度量7.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曲线)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产量组合的轨迹.的最大产量组合的轨迹.例如:例如:黄油和枪炮的生产可能性组合产品类型可供选择的产量组合ABCDE黄油()(亿公斤))(亿公斤黄油(x)(亿公斤)0枪炮()(万枪炮(y)(万)1019273440Y1086.A.B.C.HD.W..E4OX其经济含义:其经济含义:第一,生产可能性曲线揭示了稀缺法则.第一,生产可能性曲线揭示了稀缺法则.第二,任何一个经济必须作出选择.第二,任何一个经济必须作出选择.第三,选择就要付出代价,第三,选择就要付出代价,选择就有机会成本.第四,凹性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第四,凹性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机会成本递增法则)成本递增法则.第五,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了资源配置效率.第五,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了资源配置效率.8.资源配置与经济制度.解决资源配置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两种:解决资源配置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市场经济制度,一种是市场经济制度,即通过市场上价格的调节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与为谁生产;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与为谁生产;另一种是计划经济制度,即通过中央计划来决定生产什么另一种是计划经济制度,如何生产与为谁生产.,如何生产与为谁生产.其它习俗自给自足经济9.市场与市场经济特征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由稀缺性而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1.2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1.实证经济学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实证经济学通常采用模型法.实证经济学通常采用模型法.验证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只能是经验事实.正确的标准,只能是经验事实.2.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3.两者的关系.区别()是非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区别(1)是非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2)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不同.题不同.(3)实证经济学的内容具有客观性,所得)实证经济学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出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出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规范经济学本身则没有客观性,济学本身则没有客观性,它所得出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联系:规范经济学要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联系:规范经济学要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而实证经济学也离不开规范经济学的指导.而实证经济学也离不开规范经济学的指导.一般来说,越是具体问题,实证成分越多;而越一般来说,越是具体问题,实证成分越多;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越具有规范性.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越具有规范性.二,经济学的其他一些基本方法(基本经济学的其他一些基本方法(工具)工具)1.边际分析法边际分析法是利用边际概念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济变量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边际的原意为边界,界限,边际的原意为边界,界限,增量等假定一个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总成本()假定一个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总成本(C)是其产量(q)的函数,即C=C(q),那么,边际成本就是指)的函数,=()那么,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引致的总成本的增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引致的总成本的增量,即:边际成本()=引致的总成本增量边际成本(MC)=引致的总成本增量(C)/增加一)=引致的总成本增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个单位的产量(q)也可用其比率的极限,那么:也可用其比率的极限,那么:MC=dC/dq=2.均衡分析法与过程分析(1)均衡分析法)经济学上的均衡是指静止状态,表明:经济学上的均衡是指静止状态,表明:在其他情况不变即没有外来因素干扰的情况下,不变即没有外来因素干扰的情况下,经济情况不再变动之意.变动之意.对经济变量均衡的形成和变动条件的分析,对经济变量均衡的形成和变动条件的分析,叫作均衡分析法.衡分析法.均衡分析可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局部均衡是指某一时间,局部均衡是指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或生产要素)的价格或供求量所达到的均衡是一个市场上的均衡.,是一个市场上的均衡.一般均衡分析重视不同市场中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的关系,强调经济体系中各部门,价格的关系,强调经济体系中各部门,各市场的相互作用,是一种比较全面的分析方法.的相互作用,是一种比较全面的分析方法.一般均衡论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价格和产量结构如何实现均衡的一种经济理论.构如何实现均衡的一种经济理论.均衡原理:价格自行调整直到需求和供给均衡原理:相等.相等.最优化原理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最优化原理:有利的东西.有利的东西.(2)过程分析)过程分析考察调整变化的实际过程.过程分析考察调整变化的实际过程.这种分析方法一般将经济运动过程划分为连续的分析期间一般将经济运动过程划分为连续的分析期间又称期间分析,又称期间分析.3.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法静态分析,(1)静态分析(staticanalysis),就是分析经)静态分析(),就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具备的条件,态所具备的条件,它完全抽象掉了时间因素和具体的变化过程,是一种静止地,体的变化过程,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考察某些经济事物的方法.经济事物的方法.(2)比较静态分析(Comparativestatic)比较静态分析(analysis),就是对经济现象有关变量一次变动),就是对经济现象有关变量一次变动),而不是连续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而不是连续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实际上是从一种均衡状态到另一种均衡状态的分析.从一种均衡状态到另一种均衡状态的分析.(3)动态分析(dynamicanalysis),就是对经)动态分析()济变动的实际过程所进行的分析,济变动的实际过程所进行的分析,其中包括分析有关变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有关变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些经济变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处制约的关系.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处制约的关系.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并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来看待.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来看待.例:食堂排队问题单位食堂有多个入口,单位食堂有多个入口,假定你的目光仅能看到3排你所在队列,能看到排(你所在队列,左边一排及右边一排).你是否应巡视一遍().你是否应巡视一遍一排).你是否应巡视一遍(假设有十多后挑选最短的一排站,排)后挑选最短的一排站,还是挑选你一眼中所见到的3排中最短的一排排中最短的一排?眼中所见到的排中最短的一排?4.长期与短期分析法.(1)在厂商的生产过程中,全部投入要)在厂商的生产过程中,素都因产出的增长而发生了变化.素都因产出的增长而发生了变化.因此,分析过程全部生产要素都可以看成是变动的,变动的,这种分析方法就是长期分析法.(2)当厂商的生产过程中,仅考虑部分生产)当厂商的生产过程中,要素的投入发生变动,要素的投入发生变动,而另一部分生产要素的投入不变.的投入不变.这种分析方法就被称为短期分析法.析法.5.个量和总量分析法.(1)个量分析法适用于微观经济学,它已单个)个量分析法适用于微观经济学,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它考察的是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单个厂商,单个厂商,单个市场或个人的均衡条件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的决定.的经济变量的决定.(2)总量分析法则适用于宏观经济学,它以整)总量分析法则适用于宏观经济学,个国民经济的整体变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个国民经济的整体变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考虑的是整个社会的总收入,总支出,总消费,考虑的是整个社会的总收入,总支出,总消费,总投资,总投资,总物价水平和总就业水平等宏观经济总量,研究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及有关经济变量的决定.决定.6.定性与定量分析法.(1)定性分析是说明经济现象的性质及其内在)规定性与规律性.规定性与规律性.(2)定量分析是分析经济现象之间量的关系.)定量分析是分析经济现象之间量的关系.7.经济模型.经济模型(economicmodel)也是一种分析经济经济模型()问题的方法,是指用来描述同研究的对象(经济问题的方法,是指用来描述同研究的对象(事物)事物)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经济模型就是用变量的函数关系来说明经济理论是经济理论的简单表达.,是经济理论的简单表达.经
本文标题:微观经济学第一章(XXXX年用范里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76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