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教学重点1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精心搭设“桥梁”把这一课过渡到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月亮上的足迹》教案2教学目标读课文,了解人类进入月球的过程和意义,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同学们科学探索的兴趣。教学重点激发同学们科学探索的兴趣。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实录播放歌曲《水调歌头》,欣赏画面。师: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歌曲是苏轼的词《水调歌头》,自古以来,有很多文人墨客在自己的诗文中对“月亮”进行了想像和描绘,这就是其中的一首。月球是地球的近邻,也是人类向往的地方,很久以前,人们就梦想着登上月球,(屏幕显示《嫦娥奔月》的图片)如今,这梦想早已变成现实,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重温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请看《月亮上的足迹》(屏幕上显示题目)师:这节课我们有两个学习目标(屏幕显示)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人类进入月球的过程和意义。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同学们科学探索的兴趣。第二个学习目标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0页,先给文章标上自然段,共18节,默读课文,完成两个作业:1、把文中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划下来并通过工具书掌握好。2、老师准备了6个抢答题,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准备抢答,看哪位同学答得又快又准确。(同学们开始读课文)师:同学们已经读完了课文,而且读得非常认真,把重要参考资料,少熬夜!的内容在书上已经作了标记,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屏幕显示抢答题)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什么时间?生:1969年7月21日。生:不准确,应该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师:非常好。第2问,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人有谁?生: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生:科林斯没登上月球,他在飞船上继续在绕月轨道上飞行,准确地说,登上月球的人是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师:这位同学课文读得很仔细。那么他们两人中谁第一个踏上月球?生齐答:阿姆斯特朗。师:第3问,他们乘坐的是什么飞船?生:阿波罗11号。师:第4问,在什么地方发射升空?生:肯尼迪航天中心。师:哪国的?生齐答: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师:第5问,文中最能揭示登月意义的一句话是什么?生:“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抢答,老师看出你们非常聪明,有了上面这些答案,第6个问题就很容易了,请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一事件。生: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顺利地登上月球。生: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成功地完成了登月任务。师:回答得都很好。本文的作者按照非常准确地时间顺序,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请同学们分组朗读3至15节,按事件发展的过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分组开始朗读课文,讨论)生:我们小组讨论的是这样四个阶段,一是先在地面作准备工作,二是一切准确就绪,飞船升入太空向月球飞去,三是登月舱成功的落到了月面上,四是完成任务以后他们返回了地面。(学生边说,老师边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登月示意图)师:你们小组概括能力很强,用简单的话说就是(屏幕显示)1、飞船升空前的准备;2、飞船向月球飞去;3、登月舱登月成功;4、飞船返回地球。师:在整个登月过程中,你认为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什么时候?生齐答:登上月球那一刻。参考资料,少熬夜!师:齐读11节,思考(屏幕\\显示)为什么说这是伟大的一步?生:因为这是第一次登上月球。生:因为这表明我们人类科技很发达,能探索别的星球了。师:回答很好。“里程碑”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是探索太空的“里程碑”?生:课下解释,“里程碑”比喻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而踏上月球就标志着探索月球的开始,所以说是探索月球的“里程碑”。师:这位同学回答问题很有逻辑性,我们大家应该向他学习,宇航员到月球上作了很多工作,请在文中划出来。生:宇航员在月球上作了以下几项工作:为了安全,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为了科学研究,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安装了各种仪器;为了纪念,在月球上树了一块纪念碑,插上了一面美国星条旗,并和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了通话。师:宇航员在完成了登月任务后,稍作休息就返回地面。回国后,阿姆斯特朗在国会大厦发表演说时谈到了登月的意义,他说了这样一句名言:“这一小步,对一个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请同学们快速背下来,并谈自己的理解。(生背诵)生:对整个人类来说,登上月球,说明我们科学技术非常发达。生:科学技术进步很大,有了飞跃。《月亮上的足迹》教案3学习目标: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理清思路,了解登月的过程。探讨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教学方法:通过朗读探究合作等方法,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要点:预习课文,能筛选、概述文章内容。理清思路,了解登月的过程。探讨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学习过程:一、学生展示(一)课前三分钟演讲。(二)白板展示1、请总结写月亮的古诗句。苏轼(宋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李商隐(唐代)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白居易(唐代)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长参考资料,少熬夜!恨歌》辛弃疾(宋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李白(唐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王安石(宋代)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2、给加点的字注音。guāncèhéyùchàngshénchéngbēiánggū观测合算海域畅谈神往里程碑昂首一叶孤舟yáoqiāoshàxuántuǒzhuóxīngyuè遥遥在望铁锹大厦舷窗椭圆着陆兴奋飞跃3、解释词语畅谈:尽情地谈。神往:心里向往。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昂首挺立:形容高高的直立着,很庄严、威严的样子。一叶孤舟:像一片树叶一样的一只船。比喻孤零唯一。遥遥在望:距离很远的东西已在视线之内,可以望见。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远远地望着不能够接近。月亮上的足迹优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设计4创意说明:教师指导阅读,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以及搜集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科学探索的精神。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古往今来,一轮明月往往会引起人们无数的遐想:那里曾有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也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佳句。人们幻想着有一天能登上月球,去探索那无穷的奥秘。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在1969年7月21日这天,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的足迹终于踏上了月球。现在,让我们跟随航天英雄一起,去共同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二、整体感知1、快速默读课文(平均每分钟500字),边读边画出文中表时间人物事件的语句。提示:大屏幕出示抢答题:时间———人物———事件———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把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看哪一小组画得又快又好?提示:评出最佳小组,并请学生讲解示意图。3、如果用四字短语来概括这几个阶段,应怎么概括?提示:登月准备—飞向月球—登月成功—登月归来。扣住关键词进行归纳。4、大家发现没有,在写登月全过程的时候,用了大量的数字,时间精确到分秒,在文中画出来,说说这些数字起什么参考资料,少熬夜!作用?提示:准确,科学,真实。这也是写实报道的特点。三、精读赏析1、大家看看,宇航员到月球上做了哪些工作?为什么要做呢?提示:在书本上画出,共六方面。目的是便于科学研究,开发利用月球。2、对于这次人类登月的全过程,我们已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当飞船指令长阿姆斯特朗谈起这次行动时,他说:“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你怎样来理解?提示:“一小步”指宇航员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显示了人类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有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齐背这一句。四、合作探究“阿波罗”号登月计划的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时至今日三十多年,人类向宇宙迈进的步伐从没停过。同学们一定也有许多自己的见解和设想,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探讨一下:1、就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补充的吗?还有哪些新发现?2、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如果让你来设计一种更新的登月计划,你怎样设计?3、你还知道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其他成果吗?五、小结六、作业布置1、在小字本上抄下你在本课所积累的词语。2、想象作文:假使你驾驶着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本文标题: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832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