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汇集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汇集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汇集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七年级数学教案【第一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数轴三要素,会画数轴。2、能力目标: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能说出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知道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3、情感目标: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数轴的三要素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教学难点: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三、教法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去观察、比较、交流。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1。学生观看钟祥二中相关背景视频意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自豪感。2。联系实际,提出问题。问题1:钟祥二中学校大门南75米是钟祥市统计局,100米是中国建设银行,在她北75米是海韵艺术学校,200米处是中百仓储,请同学们画图表示这一情景。师生活动: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代表画图演示。学生画图后提问:1。马路用什么几何图形代表?(直线)2。文中相关地点用什么代表?(直线上的点)3。学校大门起什么作用?(基准点、参照物)4。你是如何确定问题中各地点的位置的?(方向和距离)设计意图:“三要素”为定向,用直线、点、方向、距离等几何符号表示实际问题,这是实际问题的第一次数学抽象。问题2:上面的问题中,“南”和“北”具有相反意义。我们知道,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能不能直接用数来表示这些地理位置和学校大门的相对位置关系呢?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解决方法,学生代表画图。学生画图后提问:1。0代表什么?2。数的符号的实际意义是什么?3。—75表示什么?100表示什么?设计意图:继续以三要素为定向,将点用数表示,实现第参考资料,少熬夜!二次抽象,为定义数轴概念提供直观基础。问题3: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你能描述一下它的结构吗?设计意图:借助生活中的常用工具,说明正数和负数的作用,引导学生用三要素表达,为定义数轴的概念提供直观基础。问题4:你能说说上述2个实例的共同点吗?设计意图:进一步明确“三要素”的意义,体会“用点表示数”和“用数表示点的思想方法,为定义数轴概念提供又一个直观基础。(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学生活动:带着以下问题自学课本第8页:1。什么样的直线叫数轴?它具备什么条件。2。如何画数轴?3。根据上述实例的经验,“原点”起什么作用?4。你是怎么理解“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的?师生活动:学生自学完后,请代表上黑板画一条数轴,讲解画数轴的一般步骤。设计意图:明确画数轴的步骤,使数轴的三要素在同学们的头脑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同时得到数轴的定义。至此,学生已会画数轴,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板书)①数轴的定义。②数轴三要素。练习:(媒体展示)1。判断下列图形是否是数轴。2。口答:数轴上各点表示的数。3。在数轴上描出下列各点:1。5,—2,—2。5,2,2。5,0,—1。5。(三)小组合作交流展示问题:观察数轴上的点,你有什么发现?数轴上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哪一侧?与原点的距离是多少个单位长度?表示—2的点在原点的哪一侧?与原点的距离是多少个单位长度?设a是一个正数,对表示a的点和—a的点进行同样的讨论。设计意图: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归纳出数轴上不同位置点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四)归纳总结反思提高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数轴?2。数轴的“三要素”各指什么?3。数轴的画法。设计意图:梳理本节课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数轴“三要素”。(五)目标检测设计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数轴上的点都表示整数。参考资料,少熬夜!B。数轴上表示4与—4的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都等于4个单位长度。C。数轴包括原点与正方向两个要素。D。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正数和零。2。画数轴,在数轴上标出—5和+5之间的所有整数,列举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所有整数。3。画数轴,表示下列有理数数的点中,观察数轴,在原点左边的点有_______个。4。在数轴上点A表示—4,如果把原点O向负方向移动1。5个单位,那么在新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_。五、板书1。数轴的定义。2。数轴的三要素(图)。3。数轴的画法。4。性质。六、课后反思附:活动单活动一:画一画钟祥二中学校大门南75米是钟祥市统计局,100米是中国建设银行,在她北75米是海韵艺术学校,200米处是中百仓储,请同学们画图表示这一情景。思考:如何简明地用数表示这些地理位置与学校大门的相对位置关系?活动二:读一读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科书P8页:1。什么样的直线叫数轴?定义: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直线叫数轴。数轴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画数轴的步骤是什么?3。“原点”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4。你是怎么理解“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的?练习:1。画一条数轴2。在你画好的数轴上表示下列有理数:1。5,—2,—2。5,2,2。5,0,—1。5活动三:议一议小组讨论:观察你所画的数轴上的点,你有什么发现?归纳: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在原点的_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_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个单位长度。练习:1。数轴上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_______侧,距原点的距离是______;表示6的点在原点的______侧,距原点的距离是______;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个单位长度。参考资料,少熬夜!2。距离原点距离为5个单位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3。在数轴上,把表示3的点沿着数轴负方向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则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附:目标检测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数轴上的点都表示整数。B。数轴上表示4与—4的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都等于4个单位长度。C。数轴包括原点与正方向两个要素。D。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正数和零。2。画数轴,在数轴上标出—5和+5之间的所有整数。列举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所有整数。3。画数轴,观察数轴,在原点左边的点有_______个。4。在数轴上点A表示—4,如果把原点O向负方向移动1。5个单位,那么在新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_。七年级数学教案【第二篇】第一章教学评价指导一、总体设计思路:1、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体,认识基本几何体及点、线、面。2、通过展开与折叠活动,认识棱柱的基本性质。3、通过展开与折叠、切与截、从不同方向看等数学实践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4、通过平面图形与空间几何体相互转换的活动过程中,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5、由空间到平面,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观察、操作、描述、想象、推理、交流.二、总体教学建议:1、充分挖掘图形的现实模型,鼓励学生从现实世界中“发现”图形.2、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其中动手操作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学生学习开绐阶段,它可能帮助学生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以后,它可以用来验证学生对图形的空间想象。因此,学习之初,教师要鼓励学生先动手、后思考,以后,则鼓励学生先想象,再动手。3、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如开展正方体表面展开、棱柱模型制作等教学。几点说明:1、为什么安排展开与折叠、切与截、从不同方向看等那么多实践活动,目的是什么?2、教学中要处理好动手操作和思考想象的关系?参考资料,少熬夜!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性质的认识过程用自己语言充分地描述----点、线、面之间的关系-----通过操作归纳出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更好地想象图形。4、展开与折叠的目的与处理(想和做的关系:先做后想----先想后做)三、总体评价建议1、关注学生在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等数学活动中空间观念的发展。2、关注学生是否能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柱、锥、球的实物模型。3、关注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等数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的程度以及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4、要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数学学习成长记录袋,让他们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情况和成长的历程。四、每一节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建议与评价方法第一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3.了解圆柱与圆锥、棱柱与圆柱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重点:图形的识别。难点:图形的分类。教学建议:1.多给学生创设一些情境,使学生于这些情景中认识棱柱、棱锥、圆锥、球等几何体,学会从复杂的组合图形中把这些图形分离出来,或者让学生辨认复杂图形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2.这里对图形的认识是初步的,不必给予精确定义。评价建议:1.过程性:关注学生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关注学生能否从现实世界中发现图形;2.知识性:正确辨认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和球这些几何体,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大量的实例,丰富对点、线、面的认识;2.体会点、线、面之间的关系。3.会识别平面和曲面、直线和曲线;4.了解“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现象。重点:点、线、面的认识。难点:用运动的观点描述它们的形成过程。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建议:1.几何中的点只有位置,没有大小。当我们把日常生活总的某个物体看作点时,我们只是强调其位置,而忽略了它们的大小。对于线、面亦是如此。在教学时可以通过P5页下面一幅图说说这方面的思想,让学生领会即可;2.点、线、面间的关系,书上从静止和运动两个方面来说明的,可让学生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说明。评价建议:1.过程性:关注并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2.知识性: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了解点、线、面的关系,会识别平面和曲面,直线和曲线。第二节:展开与折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2.在操作活动中认识棱柱的某些特性;3.了解(直)棱柱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重点:通过活动认识归纳出棱柱的基本性质,并能感受到研究空间问题的思维方法难点: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可折叠为棱柱教学建议:1.做一做是了解棱柱特性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学时应让学生动手折叠;2.建议先让学生观察折叠好的棱柱,说一说棱柱有哪些特点,再根据书上的问题串归纳;3.想一想应让学生先猜想说明理由后再操作确认;4.棱柱、直棱柱、正棱柱这三个概念不必向学生说明,教师叙述时注意不能混为一谈。评价建议:1.过程性:关注学生在做一做中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在观察、想象、归纳等活动中合作交流意识的形成。2.知识性:了解棱柱的有关概念以及基本特性,能应用棱柱的基本特性解决图形折叠的某些问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会把正方体的表面展开为平面图形,进而会把棱柱表面展开成平面图形;2.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3.通过展开与折叠实践操作,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平面图形与空间几何体表面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参考资料,少熬夜!发展几何直觉。重点:会把正方体表面展开成平面图形。难点:按照预定的形状把正方体展开成平面图形。教学建议:1.对棱柱的各种展开方式不必求全;2.注重对图形的辨别,不必侧重于十一种平面展开图的分类。评价建议:1.过程性:关注学生在正方体表面展开活动中空间观念的发展,鼓励学生制作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等几何体的模型。2.知识性:能把正方体表面展开成平面图形,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第三节:截一个几何体教学目标:1.通过经历对几何体切截的实践过程,
本文标题: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汇集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845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