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分苹果教案反思【最新5篇】
1/13分苹果教案反思【最新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我们该如何写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分享的“分苹果教案反思【最新5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分苹果教案反思【第一篇】1、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2、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的必要性;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3、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正确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有条理的思考。一、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分苹果”(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在一座小山上住着两只非常可爱的小熊兄弟,有一天,它俩决定去拜访好朋友。它们俩先来到小兔家,小兔见了小熊,非常高兴,拿出了又大又鲜的苹果,分给两只小熊吃。2/132、(出示图片:分苹果1)教师:同学们先帮小熊估计一下这些苹果大约有多少个?3、请你再数一数看看你估计的对不对?4、老师想请你帮小兔把这堆苹果分给两只小熊,谁会分?还可以怎样分?5、还有很多同学都想帮助小兔分苹果,是不是?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苹果比赛。板书课题:分苹果二、活动二:小组合作动手操作(一)小组合作(用小圆片代替苹果)1、(出示图片:分苹果2)。2、老师提要求。1四人一组,同学之间要合作,一个同学负责分,其他同学说怎样分。2把10个苹果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3、小组汇报分苹果的情况。每小组派一人在黑板上演示分得情况,教师按学生分得顺序,在黑板上用数与形表示出来,展示学生的.成果。4、小组讨论。1把10个苹果分成9和1,你想到什么算式?9+1=101+9=1010-1=910-9=12把10个苹果分成8和2,你想到什么算式?……3/133你们还能想到什么算式?10-0=1010+0=100+10=1010-10=0……三、活动三:采用多种形式巩固有关10的加减法算式。(一)连线:老师这儿也有9盘果子,你们能知道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吗?1、(出示图片:樱桃)。2、学生独立连线。3、全班交流反馈。(二)“凑十”游戏: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玩一个手指游戏。游戏的规则是:两人一组,一个人先伸出几个手指,另一人伸出的手指数要和前一人凑成十。1、(出示图片:数学游戏1)。1师生一起玩2同桌俩人合作,互相出手指“凑十”(三)爬台阶:一只聪明的小老鼠用一根骨头引小狗上楼去,一共有10级台阶,小狗爬到了第2级,你们想一想小狗还要爬几级台阶才能拿到骨头?1、(出示图片:爬台阶)。4/13(四)小猫可喜欢钓鱼了,你们看:1、(出示图片:小猫钓鱼)。2、谁知道图中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帮小猫算一算吗?3、学生填写表格。4、把算式与具体事物结合起来说一说。例:10-8=2表示有10条鱼,小猫钓上8条,河里还剩2条;也可以表示河里还有8条鱼,钓上来2条鱼。分苹果教案反思【第二篇】教材34~35页从“分苹果“的情境引入到第二个“分一分”的活动,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一是知道平均分成几份,问每份分到几个;一是知道每份按几个来分,问能分成几份。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平均分的`含义。1.让学生看懂图意。2.明确两次苹果的不同要求。一是把几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苹果;2是每个盘子里放2个苹果,可以放几盘。3.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体会等分的不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经历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领会平均分的含义。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5/13教具:课件、24个磁铁。学具:12根小棒。1、师:今天淘气家来客人了,妈妈准备了一些苹果。一起来数一数。2、师贴苹果。有12个苹果。1、倾听2、观察。3、数一数。1、2、…12、师:妈妈要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一些盘子里。你知道什么叫平均放在盘子里吗?、你猜妈妈会向淘气提出什么问题?、有选择地板书:问题一: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有()个?问题二:有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2个,需要()个盘子?、师:你认为这种分法是平均分吗?(针对问题二):对,这两种分法都是平均分。(板书:平均分)那有什么不同呢?先读题,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师随着生的回答贴图。()个()个()个()个()个盘子e、说一说有什么不同?f、对,这就是平均分的两种类型。(板书:第一种第二种)6/13g、那有相同的地方吗?、师:如果让你用圆片代替苹果分一分,你想用几个圆片,怎么分?先想一想。师:好,开始。师巡视。师:好,谁上来分一分。(汇报,交流)师:他是怎么分的?(请2到3个学生上台展示分法。)师:不管你们怎么分,都是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3个。、师: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你准备几个苹果分成一份呢?为什么?师:请用学具分一分。师巡视。汇报,交流。师:请一个小能手上分一分。和他一样的请举手。那你们是怎样想的?师:这是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了6份。、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猜到妈妈的问题,还帮助淘气解决了问题。通过学习,知道了平均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知道了一共有12个和平均分成4盘,求每盘放几个;第二种,知道了一共有12个苹果和2个放一盘,求需要几个盘子。那关于12个苹果,你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师:说一说同学们提的问题属于哪种类型?1、出示松果图。师:同学们,小松鼠知道你们很聪明,想要考考你们。课件出示:松果图。2、师:你看到了什么信息?3、师:小松鼠想把18个松果平均放在篮子里,你能提出什么问题?4、判断属于哪种类型。7/135、师:下面我们来看小松鼠的问题。翻书35页,同桌两人商量一下,认真读题,一人做一道,圈一圈,再把结果填在书上。师巡视。6、集体交流,请两生上台展台展示。分苹果教案反思【第三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第40页――41页。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减法,发展学生的数感。2、体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善于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1、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2、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理解并能列出10的加、减法。归纳出得数是10的加、减法。课件、苹果、乒乓球、活动表格、卡片。一、歌曲激趣,导入课题。1、师生共同演唱英文歌曲《appletree》,引出苹果。2、提出问题:把10个苹果分成两盘,并且每分一次都要8/13写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二、操作探究、体验发现。1、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加减法的含义。1同桌合作:一人分苹果,另一人根据分法写算式,看哪个同桌合作得好,分法多,并把它记录到表格里。2同桌进行分一分,列一列,算一算。3展示交流结果,并让个别小组汇报,教师板书。4读一读同学们总结出来的算式,想一想,说说你发现了什么?2、找一找生活中有关10的加减法问题。三、儿歌激趣,升华情感。师生唱《10字歌》四、情境练习,寓学于乐。1、摸球游戏。同桌活动:每桌发一个盒子,盒子里有10个小球,一个学生摸出球,另一个学生猜猜盒子里还有几个,并说出算式。然后换过来,另一个人摸球,你来猜并列式。2、伸手游戏。同桌二人:一个人先说出一个数字,用小手表示出来,同桌出另一个数字,也用小手表示出来,最后让他们相加等于10。3、口算练习。五、拓展应用,发散思维。9/13小猫钓鱼a:听完歌曲,你有什么感想?我们做事情一定要专心,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的。b:出示习题,下面请你来算算小猫钓了几条鱼,试着说一说;学生独立完成。c:找学生说一说想法和计算的结果,教师课件演示。d: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六、课后作业。回家后把数学课上有趣的事告诉爸爸妈妈或同学。分苹果教案反思【第四篇】1、让幼儿初步的理解两数之间的多少大小。2、更进一步得理解数数。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1、一张图,上有20个苹果、15个梨、10个香蕉,按每排5个用排列法排列2、卡纸做的奖品彩色小苹果、香蕉、梨图案小勋章数个。教师:小朋友们好,你们喜欢吃水果吗?幼儿;喜欢。教:那有些什么水果呢?幼:苹果、香蕉、杏、还有….。10/13教:那么多,哦那天水果王国给我送来了几个勋章图案,他们说你们好聪明,是个肯动脑筋的'小朋友也很乖,所以想把它送给你们(拿出水果勋章)你们看好看吗?幼:好看。教:想要吗?幼:想。教:那好。(拿出图)你们看这上面有什么呀?幼;有苹果…..教:对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来数好吗?幼:好。(1、2、3、4、5、6、…)教;哦苹果有20个,小朋友苹果有多少个呀?谁来回答。举手回答,不举手我不让回答,如果不举手,你也说我也说,那水果图案小勋章给谁呢?所以回答问题要把手举好老师叫了才回答。要不然水果家族的朋友不喜欢你们了,不给你们图案小勋章了哟(好,xx你来吧)xx幼:20个。教:恩对了,来,你回答的很好,给你一个苹果图案小勋章。(一样的依次的和幼儿再数一数香蕉和梨各多少)教:数出了香蕉15个梨10个,香蕉和苹果谁多一点呀?幼儿:苹果比香蕉多一点。(教师在黑板上写上苹果多一点,再在苹果和香蕉的下面对应的写上个数的数字)教师:对了,那苹果20个,香蕉15个,那么20个苹果11/13比15个香蕉多,也就是20比15多、是20比15大,小朋友们跟着我说:20比15多,20比15大,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再依次说苹果和梨、香蕉和梨的大小关系)看见这些水果,我们想象一下,苹果象什么呀?梨象什么呀?….我还会想到一首歌谣:排排坐,吃果果――分果果,吃果果,大的给奶奶,小的留给我。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妹妹睡了留一个。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分苹果教案反思【第五篇】p2~p3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密切联系。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少。12/13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课件、实物投影仪每个人准备若干圆片一、问题引入分苹果二、探索新知1、学生自学教材分苹果,认识竖式。2、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3、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有20个苹果,如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呢?1进行全班集体交流。2同桌同学合作摆20个圆片,验证推算结果。3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a.除法横式:206=3(个)2(个)b.除法竖式3、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1先由学生操作(用圆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课本第3题试一试中的第1题。2学生讨论:淘气的列式对不对,为什么?13/133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6还可以接着分,正确的式子应是笑笑做的。(a)讨论:根据刚才这道习题,你发现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b)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指名板书,全班齐练。练习完,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余数要比除数小。三、巩固练习第3页练一练第1、2题。四、总结除法竖式的写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本文标题:分苹果教案反思【最新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004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