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政治经济学课件 18
第十七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学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的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的规定性及其依据;启发同学们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紧紧围绕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探索深化所有制和分配制度改革的途径和措施;努力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教学要点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及其依据教学要点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教学要点1、社会主义发展要不要划分阶段,如何划分阶段,经历了相当长的探索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预测,从资本主义灭亡到共产主义实现要经过三个历史阶段,即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列宁曾提出了“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完全的社会主义”等概念,同时还认为,人类社会要经过哪些阶段到达教学要点2、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范畴,并做出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是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教学要点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的规定性及其依据教学要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规定性第一,从社会性质来说,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第二,从发育程度和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部分,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阶段。教学要点2、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依据首先,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从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总的来说,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于世界后列,同世界发达国家比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其次,是由我国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性质决定的。教学要点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论断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通真理同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晶。(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指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教学要点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本质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教学要点一、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教学要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教学要点教学要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教学要点第一,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制度。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物质技术基础比较薄弱,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教学要点第二,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教学要点第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要点第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教学要点总之,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应是我国现阶段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要点四、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1)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产力发展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要加快生产力发展,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3)改革开放是发展生产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强大动力,要加快生产力发展,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教学要点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要点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要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要点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与这种状况相适应,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教学要点3、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作到: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教学要点教学要点1、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国家的全体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的一种新型的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是由劳动者在全社会或社会的部分范围内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获得经济利益。教学要点2、为什么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利于社会化大生产的进行,有利于保证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上地位的平等,有利于劳动者之间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结成新型的互助合作关系,有利于保证社会生产目的和劳动成果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是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基础,是全体劳动人民物质文化教学要点3、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不仅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成分和集体经济成分。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要努力探索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教学要点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社会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要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教学要点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是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以明晰产权为重点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教学要点要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教学要点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教学要点1、为什么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有重要作用。教学要点2、如何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同时,还必须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以真正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教学要点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放宽市场准入;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非公有制企业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教学要点第四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教学要点一、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教学要点1、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基本要求有三点:教学要点第一,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社会劳动,在全社会范围内,社会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惟一的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按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教学要点第二,按劳分配所依据的劳动排除任何客观因素如土地、机器等生产资料的影响,只包括劳动者自身脑力与体力的支出。教学要点第三,作为分配尺度的劳动,不是劳动者实际支出的个别劳动,而是劳动者在平均熟练程度和平均劳动强度下生产单位使用价值所耗费的社教学要点2、按照马克思的设想,按劳分配的实现的前提条件(1)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成为消费品生产与分配的惟一因素。(2)经济社会条件要能够保证劳动者各尽所能。(3)商品经济已经消亡,不需要著名的“价值”插手期间。(4)社会可以统一对社会总产品做各项扣除。劳动者除了可供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教学要点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实行按劳分配,可以排除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可能,从而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实行按劳分配,能够把每个劳动者的劳动和报酬直接联系起来,从而使每个劳动者从物质利益上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实现了劳动平等和报酬平等,有利于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与公正,从而可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教学要点4、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即按照投入生产要素在财富形成中的贡献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在分配领域的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通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实现的一种在多种社会制度中通行的分配方式。教学要点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必要性教学要点1、必要性(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教学要点2、意义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调动社会广大成员的积极性,把分散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动员起来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教学要点三、建立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教学要点首先,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教学要点其次,要建立、健全市场分配机制,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教学要点再次,要加强宏观调控,健全法制,对个人收入分配实施有效的宏观管理。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程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教学要点最后,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复习思考题1.解释下列概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复习思考题2.为什么说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这一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什么,为什么?4.确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据是什么?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如何实行这样的制度?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
本文标题:政治经济学课件 1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01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