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杂交改良对伊犁马体尺性状及品种内经济类型分比影响的研究
1分类号:单位代码:10758密级:学号: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杂交改良对伊犁马体尺性状及品种内经济类型分比影响的研究英文论文题目(16ptTimesNewRoman,Bold)研究生:叶再华指导教师:姚新奎合作指导教师:申请学位类别:农业推广硕士专业领域名称:畜牧养殖研究方向:动物遗传育种所在学院: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二○○七年十月2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新疆农业大学或其他教育单位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时间:年月日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新疆农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新疆农业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新疆农业大学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研究生签名:时间:年月日导师签名:时间:年月日3杂交改良对伊犁马体尺性状及品种内经济类型分比影响的研究目录摘要Abstract引言1.文献综述1.1马品种的形成1.2马品种的分类1.3国外马产业现状1.4我国马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1.5伊犁马的血统来源1.6伊犁马的辉煌历史1.7伊犁马的现状2.试验研究2.1试验材料的选择2.2试验时间、地点、内容2.3试验方法2.4研究指标的确定3.结果与分析3.11995年和2006年伊犁马的主要体尺指数的比较3.2伊犁马体成熟年龄的变化3.3伊犁马生长发育规律3.4伊犁马品种内经济类型分比44.讨论4.1杂交改良对伊犁马体尺指数变化的影响4.2杂交改良对伊犁马体成熟年龄变化的影响4.3杂交改良后伊犁马的生理生长规律4.4环境对伊犁马体尺的影响4.5杂交改良对伊犁马品种内经济类型分比的影响4.6杂交改良对伊犁马主要生产性能的影响推测4.7伊犁马今后的培育方向及发展趋势的讨论5.结论5.1杂交改良后伊犁马体尺和体型的变化5.2杂交改良后伊犁马体成熟年龄的变化5.3杂交改良后伊犁马生长发育规律的变化5.4杂交改良后伊犁马品种内经济类型分比的变化参考文献附录致谢5摘要:以伊犁昭苏种马场的1995年的176匹和2006年75匹母马的体尺资料作为试验材料,采用C.Dario,D.Carnicella,M.Dario和G.Bufano分析Murgese马的体型演变的方法将2006年实际测量得来的伊犁马体尺资料与收集到的1995年的体尺资料,按照年龄及类型分组,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研究伊犁马在10余年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1.体尺指数的比较,在体高指标上,2006年成年伊犁马比1995年成年伊犁马平均高3.91厘米,差异极显著(P0.01);而体长率、胸围率、管围率均极显著低于1995年的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体长率和胸围率分别下降了3.5和1.8个百分点。2.体成熟年龄的变化:体尺主要指标随年龄的变化曲线表明,伊犁马的体成熟年龄从7岁提前至6岁。3.伊犁马品种内经济类型分比变化:1995年昭苏种马场内伊犁马中体型符合乘用型、兼用型及挽用型的个体比例分别为21.9%、51.4%、26.8%。而2006年,昭苏种马场内伊犁马中体型符合乘用型、兼用型及挽用型的个体比例分别为71.9%、18.2%和9%。4.伊犁马生长发育规律研究结果:从体尺指数随年龄变化的曲线分析可以看出,伊犁马的体型在1岁到3岁时变化最快,是马的体格发育最重要的时期。其中,1岁到2岁间体高的生长速率最大,胸围和管围在2岁到3岁的时候增长最大,体长在3岁到4岁时增长最快。关键词:体尺指数;体成熟年龄;体型;生长发育规律6引言我国地处亚洲大陆,有广阔的农牧地区,养马条件优越,目前中国有980多万匹马。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农业机械化推进速度的加快以及交通运输网络的迅猛发展,马匹从农业和运输的主要动力退居为辅助动力,马的利用和发展方向发生了变化,由役用马方向逐渐转变为产品养马和运动用马方向。当今,运动用马是养马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国外已成为主流,尤其是现代赛马业在欧美各国起步较早,已发展成为综合经营的产业,是商品经济和公益慈善事业的支柱之一,也是群众文化娱乐的重要内容。我国的马术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汉代时开始的马球运动,至唐代已盛行。但我国现代的马术运动水平却很低。我国于1982年加入国际马术联合会,但至今没有参加过奥运会竞技马术的角逐。1984年奥运会上,我国的赠礼是一幅描述唐代打马球盛况的壁毯,向世界展示的是中国古代马术运动的兴旺景象,而当代中国作为体育强国却从未参加过奥运会的马术比赛项目,1990年在我国北京主办的第11届亚运会,取消了马术竞技项目,这不能不说是深深的遗憾,由此也可看出我国的马术运动水平和世界水平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运动用马匹质量较低的缘故。因此,激励了我国马业界人士,要加快培育我国自己的优良运动用马并发展我国的马术运动。新疆是我国良种马发源地之一,养马历史悠久,有马102.5万余匹。经过多年的培育,育成了外貌俊美、力速兼备、轻快灵活、负有持久力的伊犁马,总数有10.69万匹。伊犁马曾在全国的各类马术比赛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由于伊犁马不是专门的运动用马品种,其运动性能与国外优良运动用马品种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对伊犁马运动性能的改良已成为必然趋势。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我国对伊犁马的改良工作就已开始,从九十年代起又制定了明确的育种目标:将伊犁马从兼用型马品种培育成乘用型马品种。本文通过研究1995年及2006年分别在昭苏种马场实地测得的伊犁马体尺数据,分析伊犁马的发展方向是否按照即定的育种目标进行。71.文献综述1.1马品种的形成距今5600万年前的新生代,出现了马的原始祖先—始马。经过进化和演变,始马在世界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形成了两种大马基本型野马和两种矮马基本型野马。尔后,所有的家马品种都在此基础上产生。可以说马品种的形成是人工选育的结果,它是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与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产物。最初马是人的狩猎对象,尔后经捕捉驯养、经过驯化成为适宜人工小环境生活的家畜。由于人工养马小环境的千差万别以及各地人们不同的育马目标,经过人类长期有目的的培训而形成了约300个马品种。如以力量为主的有俄罗斯重挽马、比利时重挽马、英国夏尔马等;有以速度为主要培训目标的乘用马种,如英纯血马、阿拉伯马、阿哈马(又名阿哈捷金马,我国古时称汗血马)等;在英国机械化不发达时间的煤矿业,还专门培育出了适于坑道运煤的体高1M左右的设得兰矮马[1][2]。人类培育马品种,受到两个客观因素的制约:(一)社会经济条件。它是制约马品种形成的首要因素,决定着品种的生产方向和类型。一个马品种必须与社会生产需要相适应,才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在原始社会阶段,人类的需要简单,社会生产力很低,因此不能显著改变马的品质、培育出优良品种。当进入到奴隶社会,战争、生产、生活都需要用马,人在长期饲养马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首先选育出了乘马,这可能是最早育成的马品种类型。到了封建社会,马的军事上的作用日益显著,历代统治者无不重视饲养和选育马匹,促进了养马业的发展,相继培育出“重型乘挽兼用马”等马品种。到了资本主义时期,社会生产力急速发展,对马提出了新的要求,重型挽马、重型乘用马等马品种相继培育而成。本世纪以来,随着工作的发展,机械动力替代了大部分畜力,一些重挽马品种逐渐转用肉用和乳用。我国传统的以役用为主的养马业,也开始向役、肉、乳、药、娱乐、竞赛等多方向、多用途的产品养马发展。可见,社会经济条件对马品种的形成有深刻影响。(二)自然条件。由于自然条件的作用比较持久、稳定,不易改变,因此它对马种形成至关重要。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中的马,各具有其独自的外貌、体质特征,彼此间有明显的区别。例如中亚西亚一带,气候干燥,植被稀疏,牧草干物质8含量高,马较小而灵敏;在西欧一带,气候湿润,牧草水份多,马较重大而迟钝。我国青藏高原东北部,雨多草茂,形成的河曲马比较高大;云贵高原山区所产的西南马体格普遍较小等[3]。这样的例证很多,说明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对马来讲,不同品种的形成都是与原产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的。1.2马品种的分类在现代养马科学中,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形成了对马品种的不同分类。(一)按生物学分类按马原产地的自然条件和品种的生物学特征,把原始地方品种马及其类群分为草原种、沙漠种、山地种和森林种。如我国的蒙古马、哈萨克马、巴里坤马、岔口驿马都属于草原种马品种;乌审马、和田马、柴达木马都属于沙漠种马品种;建昌马、乌蒙马、西藏马、玉树马和安宁果下马等都属于山地种马品种;河曲马、浩门马、阿尔泰马、鄂伦春马都属于森林种马品种。(二)按选育程度分类根据马品种的形成历史及人工选育改良程度,分为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和育成品种三大类。如我国的蒙古马、河曲马、浩门马、哈萨克马、焉耆马、西南马等都属于地方品种;三河马、铁岭挽马、伊犁马、关中马、山丹马、青海挽乘兼用马等属于培育品种;世界著名的纯血马、阿拉伯马、奥尔洛夫马等都属于育成品种。(三)按畜牧学分类即按马品种的经济类型分类。人们按育种目标,长期选择和培育,使马的体型发生突出的变化,某些部分显著发展,形成了经济价值的专门化。由此将马品种分为乘用型、挽用型和兼用型三种经济类型。乘用型按其性能又分为普通型;竞赛型,如纯血马;重乘型,如顿河马。这种类型的马体质应为干燥结实型,气质是上悍或烈悍。其肢长大于胸深,前、中、后躯三部分大致相等,体型呈方型,步样正直,轻快而伸畅。挽用型又分为重挽型,如苏维埃重挽马;轻挽型,如奥尔洛夫马。这种类型的马体质应是湿润或粗糙且带结实型,气质为中悍。这类马多低身广躯,肢长与胸深大致相等,9体型近似长方型。兼用型是介于乘用型与挽用型之间的类型。按其体型轻重和主要用途又分为两类:体型较轻偏于乘用的称为乘挽兼用型,体型较生的称挽乘兼用型。其体质应为结实型,气质属中悍。这种类型的马体躯稍长而宽,中等肢长,运步轻快,力速兼备,性能中等。经过马业界人士的不断研究探索,量化总结出划分马品种经济类型的主要依据及业内标准,即以马的体型作为划分经济类型的主要依据,不同的体型适合不同的经济用途,体型和经济类型是一致的。马的体型主要决定于体长、胸围、管围与体高的比例关系,体尺指数是判断马匹体型的重要依据。各种类型的马有它一定的体尺指数范围,不同的指数标志着不同的体型。常用的体尺指数有以下三种:1.体长率=(体长/体高)*100%,表示体长与体高的相对发育程度。乘用马体长率小,一般在102%以下,所以外型近似方型。这样的体型,重心高,支持面小,有利于重心的前移,便于速力的发挥。重挽马体长率大,在106%以上,体型呈长方型,重心低,支持面大,有利于发挥挽力。兼用马,要求力速兼备,体长率在103%-105%之间。2.胸围率=(胸围/体高)*100%,表示马匹胸部的相对发育程度。重挽马胸围率最大,一般在122%以上;乘用马一般在116%以下;兼用马界于二者之间,一般在116%-122%之间。3.管围率=(管围/体高)*100%,表示马体骨骼的发育状况,是鉴定马匹骨骼发育的指标。重挽马管围率最大,在14%以上;乘用马低于13%;兼用马介于两者之间,一般在13%-14%。不同经济类型马品种的体尺指数体尺指数经济类型体长率胸围率管围率乘用型≤102%<116%<13%挽用型≥106%>122%>14%兼用型103%-105%116%-122%13%-14%101.3国外马产业现状目前,国外的马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尤其是赛马业发展迅速。从世界各国马产业的实践经验看,赛马业是各自国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来源,从直接的上缴税收到
本文标题:杂交改良对伊犁马体尺性状及品种内经济类型分比影响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20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