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财务会计•会计基础知识简介会计的定义•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事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具有的功能。•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反映指会计能按照会计准则要求,采用一定程序、方法,将会计主体所发生的会计事项表现出来,以达到揭示会计事项的本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目的。•监督指会计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的目标。•国内会计学界认为会计有六个职能:控制经济过程、分析经济效果、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会计的目标是设置会计的目的与要求。(设置会计目标促使会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会计目标的两种学术观点:决策有用关(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受托责任观(受托方要向委托方履行义务和责任,有社会责任)。会计的任务与作用•会计的任务•1、反映和监督各会计对财经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维护财经纪律。•2、反映和监督各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提供会计信息。•3、利用会计星系和其他有关资料,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会计的作用•正面:为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信息。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数据。保证企业投入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为投资者提供财务报告,使其进行有效决策。负面:会计信息的失真。会计的方法•会计的方法是对各单位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完整的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3种方法:核算、分析(指导未来)、检查(审计)•会计核算方法(7种):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上述7种方法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对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首先取得合法凭证,按照所设置的账户进行复试记账,根据账簿的记录进行成本核算,在财产清查、账实相符的基础上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指企业以收入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归属于本期为标准来确认收入、费用的会计处理基础。•收付实现制: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目前我国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基本假设(4种)•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作出的合理设定。•会计主体假设(空间)•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也就是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持续经营假设(时间)•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会计分期假设(核算程序)•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我国以日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会计年度确定后,一般按日历确定会计半年度、季度、月度会计报告。凡是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均称为中期。•货币计量假设(计量单位)•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我国要求企业在经济业务采用同一种货币计量。若企业有两种以上货币,选一种为记账本位币。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称为外币。我国企业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但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其他货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该种货币为记账本位币,编制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8项)•可靠性: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相关性:与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会计信息清晰明了,便于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纵向)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横向)•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是想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重要性:反映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项。•谨慎性:企业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及时性:企业对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资产•定义与特征:企业过去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确认条件: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可靠计量。•构成:流动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一年内变现或耗用;非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一年以上变现或耗用。•负债•定义与特征:指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确认条件: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构成: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预提费用等)一年内偿还;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一年以上偿还。•所有者权益•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其中,利得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资本投资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入。•留存收益: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比分,主要包括累积集体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构成:实收资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收入•定义与特征:指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确认条件:很可能流入企业;很可能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流入能可靠计量。•构成: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等。•费用•定义与特征: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润的总流出。•确认条件:很可能流出企业;导致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可靠计量。•构成:成本和费用。费用一般为期间费用、营业税费、资产减值损失。•利润•定义:收入减去费用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构成: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和应用原则•会计计量属性(5种)•历史成本:实际成本,取得或制造某项财务时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重置成本:按当期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的一项资产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余额。•可变现净值:指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须的税金、费用后的净值。•现值: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指明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恒等式。•基本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动态等式:收入-费用=利润•扩展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账户与会计科目•账户•定义: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进行分类、反映的工具。•基本结构:账户名称,会计事项发生的日期,摘要,凭证号,金额。•每个账户有四个金额要素: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关系:•账户期末余额=账户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账户的期末余额转入下期,即为下期的期初余额。•分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的级次(3个)•总分类科目:一级或总账科目•二级科目:在总分类和明细间增设的目。•明细分类科目:对总分类科目再做详细分类的会计科目。复式记账法•定义:指对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中相互联系的登记,借以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试算平衡有发生额平衡法和余额平衡法。•发生额平衡法公式:资产账户增加额合计+权益账户减少额合计=权益账户增加额合计+资产账户减少额合计•余额平衡法公式:资产账户期末余额合计=权益账户期末余额合计•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试算平衡:根据会计等式平衡原理,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但即使试算平衡中借贷金额相等,也不足以说明账户记录完全无误。比如漏记、重记,借贷方向弄错就反映不出。•公式: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借贷记账法•资产类账户•借增贷减,余额在借方。•资产类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增借减,余额在贷方。•负债类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费用类账户•借增贷减,无余额。•收入类账户•贷增借减,无余额。•利润类•贷增借减,有余额。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和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证明。•会计凭证的种类(2种):•原始凭证•定义: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载明经济业务具体内容和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基本内容:名称、日期及编号、接受凭证的单位名称、经济业务的数量和金额、填制凭证单位的名称和有关人员的签章。•填制形式:根据实际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根据账簿记录有关的的经济业务加以归类、整理填制;根据若干张反应同类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定期汇总填制。•填制要求:记录真实、手续完备、内容齐全、书写规范。•分类•原始凭证按其填制手续和内容不同,又可分为一次凭证、累积凭证和汇总凭证三种。•一次凭证:指记载一项经济业务或同时记载若干项经济业务,填制手续一次完成的凭证。例如,领料单,发货票。•累计凭证:指连续记载一定时期内不断重复发生的同类经济业务,填制手续是在一次凭证中多次进行才能完成的凭证。•汇总凭证:根据许多同类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定期加以汇总而重新编制的凭证。•记账凭证•定义:根据原始凭证进行归类、整理编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基本内容:名称,日期及凭证编号,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记账符号、账户名称和金额,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填制单位名称及有关人员的签章。•填制要求:摘要简明,科目运用准确,连续编号附件齐全。•分类:•记账凭证按其用途不同,分为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专用记账凭证指分类反映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按其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不同,又可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通用记账凭证指用来反映所有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按其填列会计科目数目的不同,可分为单式记账凭证和复式记账凭证。单式记账凭证是在一张记账凭证上只填列每笔会计分录中的一方科目,其对应科目只做参考,不据以记账。复式记账凭证是在一张凭证上完整地列出每笔会计分录所涉及的全部科目。•记账凭证根据其包括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单一记账凭证、汇总记账凭证和科目汇总表。单一记账凭证是指只包括一笔会计分录的记账凭证。汇总记账凭证是指根据一定时期内同类单一记账凭证定期加以汇总而重新编制的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示指根据一定时期内所有的记账凭证加以汇总而编制的记账凭证。•会计凭证的保管•会计凭证的整理归类:会计部门在记账后应定期将会计凭证加以归类和整理,一般为一个月。•会计凭证的造册归档:当年的会计凭证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会计部门保管一年,期满后,应由会计部门编造清册移交本单位档案部门保管。•会计凭证的借阅:原则上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需要报请批准,并按期归还。•会计凭证的销毁:一般保管期限为15年,并按规定销毁会计凭证,并有档案部门和会计部门共同派员监销。销毁后,在销毁清册上签名或盖章,并通知单位负责人。会计账簿•定义:以会计
本文标题:第章会计基础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43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