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深圳四十周年心得体会范文【汇编5篇】
1/18深圳四十周年心得体会范文【汇编5篇】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我给大家分享的“深圳四十周年心得体会范文【汇编5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深圳四十周年心得体会【第一篇】深圳特区40周年,坐上南下的火车,你在深圳过得还好吗?20__年8月26日,一个周三的普通工作日,你依旧在深圳挤地铁,赶在9点之前去公司,生活中有很多烦心事,也许是房东要涨房租了,也许是老板给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多,或者是家里来的催婚电话,但无论如何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了。深圳地标,平安金融大厦40年而已,1980-20__,比很多人年纪小,但比在深圳的大部分年纪都大,因为深圳是一座属于年轻人的城市。那些40年前去深圳的年轻人去哪里了?他们中绝大部分人已经回归田园,重新躬耕于田园,帮孩子们带孙子,离开深圳,但是关于深圳的记忆历久弥新。在村头的小卖铺门口,常有一些老人聊天,多是回顾过去,其中一定有多年前去过深圳的人。他们不是在工厂工作就是在2/18建筑工地工作,他们说“那时的南山都是工厂,罗湖才是最繁华的地方”,他们不知道的是现在南山成了深圳核心区,房价20万/平,互联网上深圳湾一号豪宅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揽山阅海,无敌海景,诗歌是诗歌,生活是生活,而罗湖被老旧房屋占据,房价倒成了价格洼地,在关外的龙华变得阔了起来,深圳北站附近的房价都要10万/平了。深圳的这些已经与这些人无关了,他们当年从四面八方去往深圳,坐上南下的火车,不安迷惘又充满斗志。第一个难题就是暂住证,当年深圳查暂住证查得很厉害,没有的话就会被遣送回原籍,而办这个证对很多人来说不容易,需要有正式工作;第二个难题就是社会治安比现在差很多,黑社会勒索时有发生,所以80、90年代严打,穷就会出问题,就有可能走上歧途,穷的话命就不值钱了;第三就是交通和通讯不方便,几个月收不到家里来的信息,特别思乡、思念亲人,发电报有字数限制且价格不便宜,有人舍不得,所以当年大江南北的思乡歌很流行,费翔的《故乡的云》歌词中的“我曾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行囊”是很多人的写照。绿皮火车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这些第一批去深圳的人多是农民工,他们一年到头十分辛苦,过年回家还要交农业税,当年农业税很重,现在年轻人多不知道这个事了,中国农民苦啊,农业税直到20__才全面取消。深圳已经40年,第一批去深圳的人已经垂垂老矣,没有3/18人后悔去深圳,因为去了还有成功的可能,在大山里、在乡间地头如何实现人生的抱负,更实际的是要养活家人,努力过上幸福的生活。今天的深圳早已天翻地覆,从东南一隅的小渔村,成为全国四大一线城市。“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如今在深圳工作的新一代年轻人过得比过去好,但依然有很多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房价高物价高生活压力大,但是深圳给了一个大家实现梦想的机会,深圳有一个地铁站名字叫“翻身站”,还有创业一路创业二路。深圳四十周年心得体会【第二篇】八月鹏城,万里晴空。我们迎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40年前,她肩负起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先行探路的使命;40年后,她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勇担“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的崇高使命。深圳又踏上了“二次创业”的新征程。四十年沧桑巨变,四十年初心不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深刻改变了中国,深刻影响了世界。1980年8月26日,在中共中央的擘画下,作为首批经济特区之一,深圳经济特区正式获批设立。自此,一段波澜壮阔的征程,就像一曲豪情天纵的壮歌,在浑厚磅礴中开启!4/18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经济特区,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40年间,一代又一代的特区建设者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艰苦创业,勇立潮头,推动深圳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农业县迅速崛起成为一座充满魅力、活力、动力和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被誉为“冲破思想禁锢的第一声春雷”,响彻大江南北;“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突破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这一法律禁区,促成宪法的修改……率先改革劳动用工制度、率先建立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率先放开价格取消“票证”……先行一步,敢为天下先、勇于“吃螃蟹”,深圳经济特区40年间,创造了无数的“全国第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深圳人坚信: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深圳各项事业的发展成就也是干出来的,新时代需要我们一代接着一代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20__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全球经济萎缩,面对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崇尚实干的深圳人依靠勤劳和智慧打开了局面,通过“自主创新”“扶企惠企”“强链固基”等系列举措,深圳经济增长较短时间由负转正,gdp达到12634.30亿元,成为一线城市中率先实现正增长的城市,发展质量和韧性进一步增强,给中国城市经济带来全面回暖的信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深圳经济特区取得的5/18发展奇迹,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包括各民主党派在内的中国人民进行的一个伟大创举,向全世界生动展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四十年风雨兼程,四十年携手共进。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作为特区建设的参与者,深圳市各民主党派在中共深圳市委的带领下,与特区广大建设者一起,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为深圳的发展奉献智慧、心血和汗水。从特区建立之初只有一个民主党派支部、6名民主党派成员,到今天已有8个民主党派市委会、超过12000名民主党派成员,成为建设深圳经济特区的一支重要力量。40年间,民主党派成员发挥自身优势,围绕中心工作,认真参政履职,努力献计出力,为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发展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围绕中心工作建言献策、聚焦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民主监督、积极参加政党协商,用心用情做好社会服务……市各民主党派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定不移地践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谱写了特区多党合作事业的壮丽诗。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领导下,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体现了中国制度和中国道路的巨大优势、制度效能和实践价值。在被世卫组织点赞硬核防控措施的深圳,广大民主党派成员主动请战、直面危险,奋战在全市抗击疫情各条战线。“要围绕6/18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想对策,出实招,积极建言献策”——这是民主党派成员的信念;深圳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医护人员,在方舱医院艰苦奋战——这其中就有民主党派成员的身影。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4名医护专家曾驰援武汉并平安归来,500多人全力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300余人参加抗疫志愿服务、紧急救援等工作;市各民主党派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累计捐款超过4000万元,捐赠口罩180多万个、防护服42万套,手套100多万对以及价值超过3000万元的监测仪、体温枪、隔离衣、消毒液等抗疫物资;报送疫情防控类社情民意和建议信息182。广大民主党派成员用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发挥积极作用,充分彰显了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巨大优势。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特区民主党派成员和广大市民一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国之治”贡献“深圳实践”和“深圳智慧”,努力打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市范例”。四十年厚积薄发,四十年砥砺前行。深圳的发展如奔流不息的江河,虽有蜿蜒曲折,却仍一路奔腾,汹涌向前。改革开放再出发,深圳这座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城市,迎来了新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正是深圳创造发展奇迹的最根本动力。40年来,深圳备受中央的期待与厚爱,中共十八大后,离京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就是深圳。时隔六年,20__年10月再7/18一次莅深考察,“我们就是要在这里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下一个40年的中国,定当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更是中华民族用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续写辉煌的豪迈宣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当前,深圳再次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时代更赋予了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新的崇高使命,让人激情澎湃、豪情满怀。20__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出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宏阔背景中,中央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一伟大实践的重大时代性开启,是继兴办经济特区后深圳迎来的又一重大历史机遇。作为与祖国、与深圳同呼吸、共命运的民主党派,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风正扬帆当有为,勇做时代弄潮儿。面对新使命新起点新征程,面对新时代多党合作的广阔舞台,市各民主党派决心发扬优良传统,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引领全市民主党派成员矢志不渝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最广泛地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激发奋进正能量,画出最大同心圆,按照提出的“四8/18新”“三好”要求,扎实推进自身建设,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以特区建立40周年为新的起点接续奋斗,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汇聚强大力量!改革潮起四十载,先行示范新时代。值此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深圳市各民主党派与全市人民一道,衷心祝愿伟大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祝福新时代深圳再创新辉煌!深圳四十周年心得体会【第三篇】1980年,深圳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经过40年的风雨洗礼,深圳特区在成立之初遭遇的一片质疑中完成了英雄的裂变,实现了弯道超车,聚集了华为、腾讯、大疆、优必选、深圳科卫机器人等一批优质的科技企业,被外媒誉为世界的创新工厂,中国的“硅谷”。深圳特区成长如此惊人,一方面得益于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及天然的港口地理位置;另一方面得益于强大的人才包容性,凭借“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城市文化,让每一个心中有梦的人得以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施展才华,间接为企业的生长提供了舒适的温床。其中,机器人产业具有领先的发言权。技术的摇篮深圳智能制造业领先全国据了解,深圳近年来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扶持力度,推动装备制造业向精密制造、9/18高端智能制造方面转型升级,以“互联网先进制造”为重点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等举措,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深圳的高端制造政策导向明显,主攻智能制造,即主要围绕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兼顾航空航天和海洋装备工程等领域。深圳提前布局的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迎来爆发。智能装备制造业、无人机、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智能产业呈几何级数增长。就机器人产业,单从近半年的融资情况来看,机器人产业或将引爆新一轮人工智能市场争夺战。今年6月,未来机器人完成了1亿元b1轮融资;7月,普渡科技完成由美团独家投资过亿元b轮融资,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8月19日,普渡科技再次完成了近亿元b+轮融资,在同一天内,北京珞石机器人也宣布完成由襄禾资本投资的1亿元c1融资。先进制造,前景看好。深圳正聚焦重点领域,创新运作模式,进行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并将“制造业区域创新中心”建设工程纳入中国制造20__深圳行动计划,在基础性、战略性科技领域建设符合国家规划布局、具备先进水平的创新基础设施,支持制造业区域创新中心的迅速发展,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能够落户深圳,形成一批制造业区域创新中心,助力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机器人产业持续走高强化深圳名牌效应作为深圳战略新兴产业高端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机10/18器人产业的发展表现
本文标题:深圳四十周年心得体会范文【汇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438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