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珠江三角洲经济全球化进程及其空间分异研究(1)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珠江三角洲经济全球化进程及其空间分异研究姓名:信安全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人文地理学指导教师:陈忠暖20040601珠江三角洲经济全球化进程及其空间分异研究作者:信安全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丁孝智经济全球化与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新思路-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系统考察了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轴带动,两翼展开,统筹协调,各具特色,高水平、高效率的大城市圈发展模式.2.期刊论文林先扬.陈忠暖城市群经济发展系统形成与整合机制探讨--以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16(1)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间的竞争正演变为城市群间的竞争,而城市群经济竞争力常常取决于城市群的经济资源聚集与整合能力.从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展系统形成机制来看,经济全球化和外资的双重作用,引起制造业集聚与扩张、高密度基础设施联系与城镇面积的扩展,由此形成的核心城市经济联系强化而行政联系弱化.其经济整合机制的关键是构建统一的经济运行和管理机制,包括公共资源利用与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互动发展机制.按照大都市区的方式、继续完善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积极促成企业跨区域的有序合作与竞争、改善和增强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协调能力以及建立有效的统一的经济运行和管理机制,将促进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发展.3.学位论文林先扬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2004城市群的存在是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区域化的重要表现,它作为区域城市化高级阶段性现象,是集聚与扩散共同作用的产物.如今它已成为全新的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它的发展必将深刻影响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对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意义重大.某种意义上国家的国际竞争优势来源于国家中那些以核心城市构成的城市群.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重视和加强城市群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全球经济的分工、交流、合作与竞争的日益强化.在这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间的竞争正演变为城市群间的竞争,而城市群经济竞争力常常取决于城市群的经济资源聚集与整合能力.作者基于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成功入世的新发展背景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来探讨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1)重点回顾与展望国内外城市群的研究,引出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探析其内涵和特征,并将经济空间发展理论与城市群经济整合结合展开较系统全面地论述.(2)分析经济全球化演进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基于新的经济、社会、技术影响,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发展背景下来探讨中国城市群经济整合.(3)从自然条件、地理区位、历史基础和文化传统、经济联系以及发展状况等全面分析整合基础,由此提出了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当前与长远目标.(4)讨论城市群经济发展系统发展特征及形成机制,并就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机制展开系统性的深入分析.(5)从产业体系的升级和重组、产业空间转移和集群化发展对城市群经济整合发展深层作用等多维的视角出发提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模式,其中包括产业转移与互补、点轴联网辐射、职能分工和集群化整合等四种模式.(6)结合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的发展实践来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4.期刊论文林先扬.陈忠暖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模式及策略研究-经济前沿2003,(2)经济全球化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重视和加强城市群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建立在市场化基础之上的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使得经济要素的空间扩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导致新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产业的升级和重组以及空间转移是必然趋势[1].5.学位论文柳士双珠江三角洲农村地区产业集聚的空间公共政策研究2008产业集聚是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将遍现象,产业集聚地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空间,占据着全球大部分份额的经济产出。围绕产业集聚相关问题,国内和国外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著述颇丰。本文关注的则是在产业集聚空间效应分析基础上的公共政策探讨。主要通过运用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对珠三角农村空间产业集聚的空间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在经济全球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双重背景下,珠三角农村产业集聚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公共政策。为了分析珠三角农村产业集聚的空间效应,本文首先从空间系统的宏观尺度,以空间主体的空间博弈行为为微观基础,建立了一个空间经济理论分析框架,用于说明空间结构演变是产业集聚空间效应的结果。作为一种空间经济现象,产业集聚必然发生予一定的空间。在某个地域空间范嗣内,政府、企业和居民是三类主要空间主体,为了空间收益最大化,空间主体之间围绕有限的空间资源进行空间竞争。产业集聚正效应能产生集聚租,形成空间集聚向心力,产业集聚负效应则引起空间成本上升,稀释空间利润,产生空间集聚离心力。二者形成的集聚一扩散动态运动。改变了空间主体的获利条件,从而引起空间主体行为的变化,最终导致空间要素的分化重组.在空间上表现为新节点的形成和原有节点的更新或衰落,引起空间结构景观的变迁。在空间竞争中,政府和企业特别是集聚网络企业是空间博弈中具有决定性的双方,二者的博弈结果决定了空间如何利用。进而导致空间结构变迁。而居民由于空间分散而缺乏集体行动的条件,只是被动参与者,对空间结构变化失去影响力。深圳崛起的空间过程初步展示了这一分析框架的解释力。在对珠三角农村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演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从现象、机理、特征和类型几个方面分析了珠三角农村空间的产业集聚,并对其空间演变过程进行了四个阶段的划分研究。在珠三角农村产业集聚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集聚水平不断提高,但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缺陷在新世纪初集中暴露,成为阻碍空间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以珠三角农村空间产业集聚的概要分析为背景,本文运用产业集聚空间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对珠三角农村空间产业集聚的空间效应进行了分析。随着产业集聚程度的不断提升引起空间稀缺程度加深,地方组织(村镇)在与企业的空间博弈行为,经历了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空间无序开发,到90年代中后期的空间供给不足,然后到新世纪空间极度紧缺的三个时期。分权式改革塑造的逐级分配体制使珠三角农村空间产业集聚迅速发展,也产生了分散式乡村工业化和低水平型城镇化。地方组织的空间开发主导权在这一过程中也经历了从“主动丧失”到逐步恢复,再到完全掌控的变化过程,而产业集聚的正负效应综合形成的集聚-扩散运动,不断改变着珠三角农村空间结构,使珠三角农村空间发生异变。产业集聚空间布局的不均衡引起空间异变程度差异,根据空间异变程度的不同,分为突变型、混沌型、新兴型和衰落型四种空间形态,这是珠三角农村产业集聚的空间效应导致多重空间均衡的结果。在对公共政策进行一般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空间公共政策和产业集聚空间公共政策的概念界定和取向。认为产业集聚空间公共政策是空间公共政策的一种,产业政策和产业集聚政策是其基础,而市场失灵引发的空间不经济是其产生的客观需要,对空间经济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产业集聚空间公共政策能在官员短期收益最大化和区域长远发展目标之间提供可能的均衡条件,从而为区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基础。根据地方组织(村镇)空间主导权变化的过程,珠三角产业集聚空间公共政策经历了扭曲期(70年代末~90年代初)、形成期(90年代中后期)和转型期(2000年以来)的演变过程。在综合以上分析的条件下,本文对珠三角农村产业集聚发展所面临的双重背景——经济全球化和“新农村”建设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一步发展的公共政策进行了探讨。经济全球化产生的空间锁定(lock—in)和“新农村”的空间标准要求珠三角农村空间必须实现产业和空间的同步转型,而实施基于产业集聚的空间整合则是必然选择。通过运用城乡统筹的农村空间规划、实施农村产业空间集聚战略和以产业集聚带动农村空间重组,并配合广泛的空间公共政策,对珠三角不同农村地区采用针对性的政策组合,实现珠三角农村空间经济产业和空间“双转型”,初步形成城乡网络化空间组织,以达到空间结构优化和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逐步迈近“新农村”希望实现的“城乡一体化”的理想图景。6.期刊论文毛艳华.MAOYan-hua泛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分工与协调机制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1)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理解区域经济的功能整合和制度整合,关键在于全面认识区域经济的产业分工与协调机制.该文认为,生产要素互补性、工业化水平差异性和产业结构互补性等优势是泛珠江三角洲产业分工协作的基础,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新产业分工理论,积极开展资源性产业、传统产业改造以及建设泛珠江三角洲世界工厂等领域的分工协作对于泛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调整和中国制造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工业化的角度探讨了泛珠江三角洲开展产业分工协作的原则、方向和调协机制.7.学位论文陈展洪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和城镇发展战略研究2006本文论述了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和城镇发展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势头日益增强的环境下,区域竞争成为当今的国际竞争的主体,珠江三角洲区域面对不但来自国内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等区域的竞争而且还要面对国际上的竞争。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在不断加剧的区域竞争的压力下,珠江三角洲不得不改变自改革开放以来内部各地区的分散化发展倾向,在有效的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对地区经济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走集聚化、规模化、综合性的发展道路,尽快在区域竞争中取得有利位置。现在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改革步伐明显落后与开放的要求,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的发展。这不但影响外部要素的进一步进入,更影响了珠江三角洲自身的优化和成长,客观上产生了对区域政府被动改革的要求。面对当前的形势,为了适应区域竞争,珠江三角洲必须进行更深入的改革,同时实行区域对内开放。使区域内部城市的政策开放整合,产业开放整合。区域协调发展主要通过两方面进行:区域政府实行行政协调;行业协会进行产业协调。注重发展区域软实力(区域的生命力、活力、创新力和影响力)。加速珠江三角洲的城市一体化进程,建立面向全球的大都市连绵带。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的建立增强珠江三角洲在南中国的发动机地位,使珠江三角洲更有内涵和发展空间。在生产要素市场化自由流动的过程中,珠江三角洲经济格局得到优化调整,区域经济可以得到优质持续发展。面对激烈的区域竞争,珠江三角洲不断的优化内部环境,积极开放,有效管理,才能保持竞争中的优势。8.期刊论文谭蓉娟.TANRong-juan珠江三角洲工业企业行业竞争力实证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07,23(9)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珠江三角洲工业企业竞争力优势正在受到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带强有力的挑战.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工业企业37个行业的22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给出珠江三角洲各行业因子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排名,从而对珠江三角洲各行业发展现状和潜力进行科学评价,对制定科学的工业发展战略提出政策建议.9.学位论文李宁珠江三角洲产业群落演化分析2006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化这一对立统一的趋势正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产业群落作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现象,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总体而言,当前国内外关于产业群落的研究大多采取静态研究的方法,从产业集聚和区域竞争力角度以及经济增长与产业群落的关系等角度研究产业群落,侧重某一时刻产业的集聚状态,对产业群落的演化过程却鲜有涉及。而随着制度的变迁、技术的进步,以传统经济理论内核为主宰的分析框架正在越来越宽泛的现实领域内丧失说服力。本文试图从自组织理论和演化经济学视角,将产业群落作为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探讨产业群落的演化过程。本文首先构筑了一个研究产业群落演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的框架包括产业群落演化的环境、动力、生命周期、演化范式、研究层次与内容。然后按此研究框架对珠江三角洲产业群落的演化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珠江三角洲产业群落演化的一般概况,按照理论分析框架建立的产业群落演化范式,本文对珠江三角洲产业
本文标题:珠江三角洲经济全球化进程及其空间分异研究(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44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