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 实用大课间活动方案(案例)【优秀4篇】
精编资料,供您参考实用大课间活动方案(案例)【优秀4篇】【前言导读】由三一刀客最美丽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实用大课间活动方案(案例)【优秀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呢!大课间活动方案【第一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认真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一切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出发,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锤炼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二、活动目标1、开展大课间活动,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2、通过大课间活动,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3、通过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三、活动原则1、全员参与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2、安全第一原则。严密场地、器材管理,落实行政值周、班主任、副班主任职责,强化活动过程管理,制订安全预案,全方位贯彻“安全第一”原则。3、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我校场地小,在校学生多,人均占地面积不足的特点,采取以年级为单位,分小组活动的形式。4、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以全面落实教学计划,又不增加学业负担为前提,合理地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将体育融为一体。四、活动安排体育大课间活动安排在上午第一节课后,时间为30分钟。第一部分:整队、进场(3分钟)第一节课铃声响后,同学们随着音乐整齐的走出教室。第二部分:自由活动——游戏(18分钟),在正副班主任的带领下来到操场做游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或游戏(内容是可变的,班主任选择后上报体育组,选用轻快、活泼的音乐)第三部分:整队——随着音乐的节奏进入操场指定位置准备做操。(分钟)精编资料,供您参考第四部分:广播操《初升的太阳》。(分钟)第五部分:结束部分——整队、退场(时间3分钟)。同学们随着音乐有秩序的走进教室。五、组织机构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各班主任六、活动时间8:30~~9:00七、制度建设活动安全,注意事项:1、穿运动鞋参加活动,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能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2、在指定位置进行规定项目活动,不能擅自进行其他项目活动,更不能乱窜乱跑;3、要根据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4、活动时,同学间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不能互相吵闹、争执甚至打架。班主任职责:1、要加强安全教育,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2、按《大课间活动方案》准备活动器材,做好安全检查工作。3、检查学生衣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4、活动时,要做好组织及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5、如有意外伤害事故,要严格按照《伤害突发事件处理办法》进行处理。6、及时做好活动记录,随时接受各级督查。大课间辅导员老师职责:1、室外体育活动,必须跟班到位,协助班主任组织大课间活动,并监督学生活动安全。2、协助班主任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理。注:如遇雨天,大课间活动在室内举行,活动的内容有:讲故事、阅读体育杂志、课外书籍、诗歌鉴赏、室内游戏等。大课间活动方案【第二篇】一、指导思想为更好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我校在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过程中,以“快乐体育、健康第一”为办学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作为重要途径之一,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精编资料,供您参考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二、目标和原则1、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能自觉锻炼。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3、因地制宜,充分考滤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条件,尽力提高活动有效性,发挥其育人效益。4、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三、组织机构组长:谈海萍(总负责)组员:徐爱英、於红梅、朱春江、章剑锋、张圣扬、班主任老师活动检查:五六年级学生每班2名。活动组织:体育组负责总体规划设计,班主任和配班老师设计好各班具体活动内容,组织好每次活动,给学生技术指导和安全教育。器材组:刘杰、孙陈飞四、活动形式我校大课间活动安排在每周的星期二至星期五上午第一节课后进行,时间为30分钟。采用集中广播操和分组自发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以音乐为背景串联活动全过程。广播操大集体做,分组活动是以班级为单位,结合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由带队老师安排,进行活泼多样的游戏、身体素质练习、器械练习等内容。(一)场地划分一年级在内操场从东到西依次排开二年级在南教学楼自己班级前三年级4班在校问口,其它三个班由纪念碑自西向东排列。四、五、六年级在后操场,其中四年级为东边半个田径场(1班至4班由南往北排),五年级为西边田径场(1班至4班由南往北排),六1六2在篮球场,六3在铅球区,六4在器械区。(二)大课间活动流程1、进场:下午第二节下课当提示音乐响起后,各班依次在走廊上排好队,听运动员进行曲后进场。(4分钟)2、全校学生齐做《雏鹰起飞》广播操:(4分钟)3、广播操做完后,各年级在指定场地分组活动。(17分钟)4、放松集队进室:(3分钟)五、活动内容:见附表精编资料,供您参考六、活动要求:1、强调全员参与,组织学生活动的同时,教师也要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2、雨天的大课间只播放乐曲,学生在走廊、教室里适当开展一些素质练习(如矮人走路,仰卧起坐等),然后开展室内体育类游戏(项目见方案中推荐的,自由选择,也可自创)。3、为了便于有充足的活动器材,班主任老师要鼓励学生自带器材(小皮球、手绢、跳绳、花毽、呼啦圈、羽毛拍、橡皮筋、小沙包、乒乓拍等)。4、体育组要利用大课间时间,针对学生的练习活动内容,安排一次年级组里的体育比赛,如拍皮球比赛、跳绳比赛、颠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赛、广播操比赛等。以此激励学生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水平。大课间活动方案【第三篇】一、目标1、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与。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大课间活动,力求以活动保安全,以活动强身体,以活动励志气,以活动促团结,以活动创氛围,以活动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3、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的“会健体”意识。二、活动原则1、全体性原则。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做到人人参与活动,个个都有喜爱项目。达到全体健身、全员愉悦的目的。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3、创新性原则。根据我校场地的特点,为达到锻炼的效果,大课间活动开设了游戏、跳绳、球类、踢毽子、学生舞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4、实用性原则。学校教育阶段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增强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人身安全保护及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要求,学校从实用性着手,将紧急疏散演练列为大课间活动的固定项目之一。5、安全性原则。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要制定出必要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三、活动口号我运动,我健康,我安全,我快乐。四、活动领导小组组长:葛解明(校长)副组长:张健(副校长)顾士杰(副校长)精编资料,供您参考组员:张倩、顾蓉云、薛俭、张建芬、陈裕、张晓俊、陈凯、陈可、倪贵忠、朱媚明、各班主任具体分工:德育办、教务处:整体活动方案制定及落实;德育办:检查各班学生大课间活动的参与情况,评比及考核;总务处:大课间活动器材的购置与维修;体育组、艺术教师:大课间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广播室:大课间活动音乐选择与更换;医务室:受伤学生的简单医护,较严重的送医院;班主任:负责本班大课间活动安全教育与管理。五、时间20XX年3月1日起,9:20分~9:45分,每周一为升旗仪式六、大课间活动项目说明(一)活动设置1、集体项目:紧急疏散演练、长跑、第三套广播体操、集体舞(韵律操、学生舞、兔子舞等)。2、自选项目:游戏、乒乓球、羽毛球、呼拉圈、踢毽子、跳长绳、跳短绳、跳橡皮筋、仰卧起坐、立定跳远、掷实心球、三人四足等。(二)具体要求集体项目1、紧急疏散演练说明:利用各班进出场这一时间与顺序,进行紧急疏散演练。安排:各班听到哨声后马上离开教室,在行进中整队跑向操场,从一楼到四楼依次是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初三年级。要求:安全、有序,时间控制在2分30秒以内,所有学生集中在学校篮球场。目的:每日进行紧急疏散演练,增强突发事故、灾害发生时学生的自救能力。负责教师:张晓俊、陈凯、陈可、各班班主任背景音乐:哨声(一短一长),时隔五秒。2、长跑说明:结合“阳光长跑运动”,每学年的11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止,各班呈两列纵队在指定场地,按照规定圈数,进行长跑运动,规划方案《中学大课间活动方案》。安排:初三年级绕教学楼跑5圈(1000米)初二年级绕篮球场跑6圈(1080米)初一年级绕大操场跑3圈(750米加来回路程300米共1050米)要求:各班呈两列纵队,队伍整齐,步伐一致,大声喊口令(一二一,一二三四),班主任跟随队伍慢跑;学生会体育部对各班跑步纪律、精神面貌进行打分。精编资料,供您参考目的:增强学生体质,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负责教师:初一年级:陈可、初一班主任初二年级:张晓俊、初二班主任初三年级:陈凯、初三班主任背景音乐:《团结就是力量》3、广播操说明:各班长跑结束后利用2分钟时间集中篮球场,整队,做广播操。安排:从东至西依次为初三年级、初二年级、初一年级。大课间活动方案【第四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大课间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规范学生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推进大课间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我校体育特色,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活力校园。二、实施原则1、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大课间活动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2、全面性原则。大课间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尽量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3、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除了教师的指导,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操作、自主锻炼的良好环境和氛围。4、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原则。以校内活动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外活动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活动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家庭体育活动和社区体育活动,努力创建良好的课外体育活动环境。5、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在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三、实施方法与目标1、学校根据教育部以实施“阳光体育活动”项目为主要内容的要求,在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满足全体学生多样化的活动精编资料,供您参考需求。2、学校制定好本校学生大课间活动计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立各年级特色,努力形成品牌,更
本文标题:实用大课间活动方案(案例)【优秀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465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