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2023年最新公允价值开题报告
2023年最新公允价值开题报告一、选题的研究背景公允价值概念起源于美国。1970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第四号报告书(APBStatementNo.4)最早提出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将公允价值概念表述为“在包含货币价格的交易中收到资产时所支付的货币金额,或在不包括货币或货币要求权的转让中交换价格的近似值[3]。它涉及的范围主要是资产,分别从货币性交易和非货币性交易两个方面来展开阐述。在货币性交易中,所收到或支付的价格即为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交易中,收到或转让资产的近似值为公允价值。把负债排除在公允价值的计量范围之外,也没有对公允价值的使用前提做出限定。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第四号报告书可以看作是公允价值概念的起源[3]。在此之后,美国的公允价值概念又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变化一次是:1996年6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颁布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25号(SFAS125),中对公允价值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另一次是2004年6月,FASB颁布“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征求意见稿,对SFAS125中的公允价值概念进行修订。在SFAS125中,公允价值的计量范围包括了资产和负债,并对交易各方、交易市场和交易时间做出了严格界定,对取得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设定了许多限制条件。SFAS125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当前交易中,在自愿即在非强制、非清算销售的情况下,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发生与清偿)的金额。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与最初的公允价值概念相比,SFAS125的公允价值计量范围得到了扩充,获取公允价值的限制条件也增多了,这导致了公允价值使用范围扩大的同时难度也在增加。而价值计量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则成为能够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最相关的计量属性。因此,现代会计计量逐渐以价值取代传统会计所强调的成本。公允价值会计旨在根据当前市场状况对资产和负债的真实经济价值进行计量,以及时揭示由于市场风险变化所产生的收益或损失,真正体现了资产、负债作为“未来经济利益的获得或者牺牲”的本质属性。由此可见,公允价值计量是经济发展导致会计计量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公允价值是新会计准则的亮点之一,在新准则中涉及于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诸个领域。把公允价值引入新准则,对于会计核算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公允价值运用得好,毫无疑义能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运用得不好,也许是灾难。公允价值的确定需要依靠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相关的政策法规和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息息相关。二、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公允价值的研究表现在一些代表性著作和研究文献中,主要有:BillD.Jarnagin.在《U.S.MasterGAAPGuide》一书中解读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107号准则的附录C中,阐述了公允价值信息的相关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信息满足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1号“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中陈述的财务报告的第一个目标:提供对现有及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和其它使用者在进行理性投资、信贷和类似决策时有用的信息。报告实体根据当前条件和预期而估计的公允价值信息有助于使用者进行预测,也有助于对他们早期的预测进行修正。此外,在一个动态的经济环境中,利用公允价值信息可对早期的决策不断进行重新估价。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发布的第7号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公告为使用未来现金流量贴现计算公允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南。公告明确指出,在初次确认和新起点计量中使用现值的唯一目的是估计公允价值;现值计量应该能捕捉到形成市场价格(如果有的话)即公允价值的各种要素。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公允价值的研究表现在一些代表性著作和研究文献中,主要有:于永生在《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研究》一文中,对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的发展及其准则应用的拓展过程进行梳理,总结其发展历史,分析其应用现状,为我国会计准则中进一步推广公允价值会计提供参考和借鉴[3]。
本文标题:2023年最新公允价值开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515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