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关于洪涝灾害应急预案【汇集5篇】
关于洪涝灾害应急预案【汇集5篇】【学习指导】这篇学习资料“关于洪涝灾害应急预案【汇集5篇】”由三一刀客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收集,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洪涝灾害应急预案【第一篇】一、编制目的望江县位于安徽省南部,长江北岸,皖、鄂、赣三省交界处,境内河湖网布,泊湖、武昌湖、岚杆湖、焦赛湖从华阳河引入长江,是洪涝灾害多发地区。为进一步规范和做好我县救灾防病工作,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洪涝灾害可能导致的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等事件的发生和蔓延,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二、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安徽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安庆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望江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县境内因洪涝灾害导致的疾病发生、流行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及人员伤亡的卫生应急处理。洪涝灾害及其衍生灾害引发的有毒有害化学物品泄漏事件、核和辐射事故事件,按照相关预案执行。四、工作原则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部门协作,明确职责;依法规范,及时响应;社会动员,依靠群众。五、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徐应根副组长:檀节乔石茂林周翠生龙非池成员:郝三虎张智勇赵敬友李结才王进赵红王昊徐晓胜赵明荀安红吴晓斌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部署应急处置工作。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洪涝灾害事件的级别或事件发生态势、洪涝灾害事件的性质及应急处理的需要,确定各专业组成员构成,部署应急处置工作。中心各科室在应急领导小组协调指挥下,做好洪涝灾害事件应急工作。(二)应急处置专业组1、信息综合组:组长檀节乔成员徐晓胜李结才负责收集各专业组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报告,包括对县内洪涝灾害事件的动态、采取的措施、预测事件变化的趋势,各专业组工作动态等。2、疫情报告组组长:李结才成员:徐燕飞负责及时向县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报告洪涝灾害事件信息;负责网络直报和审核工作;负责每日对网络报告洪涝灾害事件进行动态监控,保证我县与省、市疾控机构以及国家疾控中心之间传染病疫情及洪涝灾害事件报告网络畅通。3、现场处置组组长:檀节乔成员:郝三虎赵敬友徐晓胜李结才王进严良和杨坤卞贯宝负责对洪涝灾害事件现场进行处置;负责流行病学调查、标本的采集、环境消毒等工作,查明洪涝灾害事件发生原因、传播途径,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件进一步扩大。4、检验组组长:石茂林成员:王昊仇厚芳束金城负责采样用品的准备、现场和实验室检测等工作,查找病原体、中毒物质或其他致病源。及时准备好采样器械、试剂等赶往现场,采集洪涝灾害事件中的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必要时将采集的标本送上级疾控中心检测。5、消毒杀虫组组长:周翠生成员:赵明夏立峰保护水源和饮水消毒,搞好环境卫生消毒。洪水退到哪里,环境清理和消毒做到哪里,对受淹的房屋、公共场所分类作好卫生消毒工作。做好消毒剂的集中供应、配制和分发,进行消毒常识宣传,组织并指导群众实施消毒措施。6、后勤保障组组长:龙非池成员:荀安红赵红吴晓斌徐金龙主要负责洪涝灾害事件控制所需的应急设施、设备、药品、检验试剂、现场工作人员防护用品等物资的储备和调拨工作,提供运输工具保障,以适应事件处置的需要。7、宣传教育组组长:张智勇成员:谢琎韩小梅负责做好宣传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公众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引导社会公众正确对待洪涝灾害事件,消除公众恐慌,维护社会稳定,以利于事件的控制;适时编制防治工作简报,宣传洪涝灾害事件防治工作动态。六、分级响应发生洪涝灾害事件时,按照县委、县政府、县卫生局的统一部署,根据灾情、伤情、病情、疫情等相关信息,将救灾防病工作分为常态、预警状态和应急状态。(一)常态全县未发生洪涝灾害,但在每年汛期到来之前或根据气象等部门预报可能发生洪涝灾害时,进入常态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工作:1、保持应急专业队伍建制各应急专业队伍分别由中心从事流行病学调查、消毒处理、现场处置、实验室检测的专业人员组成,保持人员稳定,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2、做好洪涝灾害应对准备工作落实救灾防病和应急处置所需的药品、器械、免疫制品、快速检测试剂、卫生防护用品和通讯设备、交通工具等应急物资。做好随时应对洪涝灾害的消杀消毒、应急接种疫苗等各项防病准备工作。接到相关部门的预警后,做好卫生资源的保护、储备救灾物资和卫生人员防护,尽力保障疾控机构在灾害期间正常运转。(二)预警状态发生洪涝灾害时,法定传染病和食物中毒报告人数与往年同期相比没有明显升高,没有发生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时,进入预警状态。预警状态下主要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消杀、消毒工作一旦发生洪涝灾害,立即调派卫生应急专业技术队伍赶赴受灾现场,指导开展环境卫生消杀、消毒工作,防止疾病媒介生物孳生,加强水源监测和消毒工作。2、加强相关信息的收集、报告和通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相关灾情信息;建立与民政部门的沟通机制,及时掌握灾情动态和应急响应进程;加强灾区疾病监测和疫情报告,恢复和重建疫情报告网络;启动疾病监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试行)等的规定,及时通过“国家救灾防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并应及时将卫生应急工作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告县卫生局;网络遭到破坏或没有条件的地方应利用传真、电话等方式迅速报告。3、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重点加强对鼠疫、霍乱、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钩体病、乙脑、疟疾、急性眼结膜炎、皮肤感染症、感染性腹泻、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和其他要求监测的疾病进行监测。县疾控中心要根据监测和分析结果及时做出预警范围和预警病种,并上报县卫生局。4、开展卫生宣传,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充分利用报刊、手机、电视等新闻媒体普及卫生防病知识,促进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对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5、积极开展防范工作严格控制群体性聚餐,加强农药、鼠药等化学毒品的管理,防止各类中毒事件的发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预防性免疫接种措施,防止传染病流行和蔓延。(三)应急状态1、灾害分级根据洪涝灾害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发生时间、发生场所等因素,并参照《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将洪涝灾害划分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I级)四级。根据灾害发展情况,应对灾害的分级适时进行调整。(Ⅳ级)一般洪涝灾害洪涝灾害以及衍生的小范围地质灾害在我县内发生,洪水上涨,低洼街道、地震灾区集中安置点大面积积水;出现伤亡10人以上、2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1例;防洪指挥部认定的一般洪涝灾害。(Ⅲ级)较重洪涝灾害洪涝灾害以及衍生的小范地质灾害在我县内发生,洪水上涨,街道大面积积水;伤亡30人以上、4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3例;防洪指挥部认定的较重洪涝灾害。(Ⅱ级)严重洪涝灾害洪涝灾害以及衍生的多处地质灾害在我县及主城区街道大面积积水,伤亡50人以上、9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5例;防洪指挥部认定的严重洪涝灾害。(I级)特别严重洪涝灾害洪涝灾害以及衍生的地质灾害在我市县及主城区街道大面积被淹,伤亡100人以上,且危重人员多;防洪指挥部认定的特别严重洪涝灾害。2、分级响应洪涝灾害在我县区域内发生,立即启动本预案。受灾所在地上报县卫生局,由县卫生局立即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作出分级的初步判断,根据洪涝灾害严重程度作出分级响应。(Ⅳ级)一般洪涝灾害的应急响应一般洪涝灾害由县卫生局组织专家对灾情进行综合评估,迅速组织开展现场医疗急救工作,并按照规定向县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提出下一步疾病防控、卫生执法、健康教育的建议。(Ⅲ级)较重洪涝灾害的应急响应如果初步判断为较重洪涝灾害,由县卫生局迅速组织县卫生医疗急救队伍赴灾区开展医疗急救工作,并组织专家调查确认,对事件进行综合评估。组织专家和专业人员赴灾区指导医疗救援、疾病防控、卫生执法、健康教育工作。(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洪涝灾害的应急响应如果初步判断为严重或者特别严重洪涝灾害,县洪涝灾害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在县防洪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迅速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医疗急救队伍,分区域开展医疗急救,同时上报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疾病控制专家制定灾后疾病预防措施,同时向政府防洪指挥部提出灾后防病工作计划。组织执法监督队伍开展卫生执法监督工作,组织相关媒体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组织灾后防病工作。3、信息共享和处理①防洪报告洪灾发生后,必须按照《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程序》及时向上级部门报送信息。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护人员(包括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值班人员为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洪灾发生地应当在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报告。报告方式包括口头报告、电话或传真报告、网络报告、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灾情、人员伤亡情况、疫情、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状况、医疗需求等。报告分首次报告、阶段报告、总结报告。②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护人员(包括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值班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在2小时内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报告。各医疗单位每日报告有无灾后疫情,各乡镇卫生院防保站要收集辖区内受灾户数、人数、受灾房屋数及面积,受灾水井数,每日消毒汇总情况等数据,每日报县疾控中心。中心信息科负责传染病网络卡片的审核,疫情信息的网络搜索。办公室负责收集灾后现场健康教育、消杀灭、卫生监测等防病措施落实情况,及时上报县卫生局、市疾控中心,负责将市、县及中心领导的指导性意见传达到各应急组,保证信息渠道畅通。③新闻报道与健康教育应急响应期间,与洪涝灾害卫生应急处理工作的有关新闻由具有新闻发言人资格的单位发布。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向广大市民宣传防洪救灾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洪涝灾害中的自救互救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护能力。开展洪涝灾害期间的健康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病知识和防病意识,减少疾病发生。4、响应终止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经洪涝灾害卫生应急专家咨询组评估,灾害所引发的卫生隐患基本消除,由县卫生局决定终止响应。七、恢复重建与总结评估县疾控中心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组织开展灾后卫生评价,继续做好灾后防病工作,迅速恢复和重建疾病监测系统,指导受灾地区做好灾民回迁前的卫生学评价和环境清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对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公共卫生监测和指导等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在洪涝灾害事件处理结束后进行调查,认真总结评估,并向市疾控中心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总结评估结果。八、责任与奖励对洪涝灾害卫生应急工作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追究其责任。对参加洪涝灾害卫生应急处理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科室和先进个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九、预案管理本预案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制定和解释,并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洪涝灾害应急预案【第二篇】1、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公司所在地区5~11月为台风季节,平均每年有台风影响3次,灾害最大台风为20xx年8月8日,中心最大风力12级,20xx年9月15日出现最大台风暴潮,中心风力达12级以上。由于台风期风暴可引起增水,台风增水或汛期涨水;且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150mm,上述情况可能会对生产造成较大影响。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应急抢险工作实行公司统一组织领导和分部门牵头负责相结合的原则。2)参与救援行动的公司人员和机械设备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服从指挥,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救援过程中的人身安全。3)参与
本文标题:关于洪涝灾害应急预案【汇集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557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