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教师向王红旭老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4篇
教师向王红旭老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4篇王红旭老师师德崇高,爱生如子,以仁爱之心培育和成就学生,得到师生广泛好评,为救两名落水儿童,献出年仅35岁的宝贵生命。王红旭把平安和生机留给他人,把危险留给了自己,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学习这位时代楷模?下面是由三一刀客网友为大家分享的“教师向王红旭老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参考下载。教师向王红旭老师学习心得体会篇19月16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人民教师王红旭的先进事迹,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王红旭,男,汉族,1986年12月生,重庆万州人,生前系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小学教师。他传承家风、担当使命,赓续一家三代从事教师职业优良传统,积极投身教书育人的光荣事业,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强健体魄,体现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崇高追求和使命担当。他以德立身、潜心施教,在基层小学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关爱学生学习生活。他胸怀大爱、见义勇为,2021年6月1日,在重庆大渡口长江边勇救两名落水儿童不幸牺牲,献出了宝贵生命,用短暂一生诠释了为人师表、行为世范的深刻意义。逝世后,他被追认为中共党员,追授“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2021年6月1日傍晚,重庆市大渡口区万发码头长江段附近有两名孩童(兄妹,一人六岁,一人五岁)在江边玩耍时溺水,被冲入距离岸边数十米的江水中。在紧急关头,大渡口区育才小学的体育老师王红旭和同伴从百米开外冲刺跳入江中,在数十名群众联手接力下,将两名落水小孩成功救起。但是,王红旭老师却因体力不支不幸被江水冲走,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5岁。王红旭生于教师世家,祖父母、父母、夫妻三代六人都是教师。祖父立下家规:教良心书、教清廉书、教公平书。在家人的熏陶下,2004年王红旭高中毕业时,毫不犹豫地报考重庆师范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小学体育老师。12年教师生涯,王红旭4次荣获市、区优秀教练员称号,5次被评为区优秀指导教师,他还是校优秀教师、校优秀教育工作者。在同事们眼中,王红旭干活从不分分内分外,有求必应。大家称他为“三不”先生——不急、不气、不争。在危难时刻他舍身勇救儿童,用实际行动描绘了最坦荡无私的人间大爱、人性光辉,诠释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崇高价值追求,用生命托起师魂,镌刻了师爱永恒的历史丰碑。教师向王红旭老师学习心得体会篇2当王红旭老师毅然选择冲进激流,只是想着“我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出事”。他或许也没有想到,这次跳江救人会带走他的生命,“我们总说奉献,说舍己为人,说将生命置之度外,这些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如今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教师队伍里,这仿佛已经成为了一种本能,一种下意识的选择,一种师者的信念。”感动于王红旭老师的勇为,更是震撼于王红旭老师这种融进骨血的给予孩子的深沉的“爱”。作为一名师范生,一名准教师,往后在生活中,弘扬的是王红旭老师的奉献精神,但更多的是传递一位师者对孩子的“爱”。这种爱,是全心全意的,竭尽所能的,让孩子们茁壮成长,让孩子们全面发展,甚至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孩子的平安。教师向王红旭老师学习心得体会篇3王红旭同志,男,汉族,1986年年12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2009年8月参加工作,生前系大渡口区育才小学体育教师,入党积极分子,一级教师。2021年年6月1日下午,在长江大渡口万发码头段,两名儿童溺水被冲入江水中。正在江边游玩的王红旭同志,放下自己三岁的孩子,与其他市民义无反顾跳进江中奋力施救。第一个跳入水中的王红旭同志先救起一名女孩,传递给江边的接应市民,再次转身游向已被江水冲远的另一名男孩,救起男孩回游中,耗尽全力将小孩推向接应人员。最终,两名小孩在其他市民帮助下成功上岸,王红旭同志因体力严重透支,被卷入江中漩涡,他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35岁。连日来,王红旭同志的英雄义举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人,他舍己救人的事迹被广大干部群众广为传颂,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告别悼念活动中,数千名群众自发前往送别、悼念.6月3日,重庆市文明委追授王红旭同志为“重庆好人”,6月4日,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追授王红旭同志为“重庆市优秀教师”,号召全社会向他学习.王红旭同志在生死关头,舍生忘死,挺身而出,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不愧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代表,是新时代教师工作者的先进典型,是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榜样。他用自己的英雄行动传承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优良传统,诠释了人民教师‘大爱无疆”的高尚品格,践行了大渡口人“大义渡口”的博爱情怀,用生命书写了“上善之地、大德之城”的城市精神。为贯彻落实关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营造铭记英雄、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发扬王红旭同志不畏艰险、敢于担当的英雄精神,我区在全区广泛开展向王红旭同志学习动。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要认真学习王红旭同志先进事迹,学习他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学习他正直无私、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学习他舍已救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乐于奉献、敢于献身的高尚情操。今后,在工作中,我要把学习英雄事迹活动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当前全党深入开展学习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培养良好的社会风尚。教师向王红旭老师学习心得体会篇4六一儿童节,多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节日,然而,今年的“六一”却有着悲壮与伟大:二零二一年六月一日十八时左右,两名儿童在重庆大渡口万发码头长江段沙滩边玩耍,不慎落水。危急时刻,王红旭老师以百米冲刺跳江救人,倾尽全力将孩子往岸上推,在数十名群众联手接力下,这两名落水儿童被成功救起,他却因体力不支,不幸被江水冲走,英勇牺牲,年仅三十五岁。三十五岁,风华正茂;三十五岁,教书育人;三十五岁,责任与担当。王红旭老师被定格在三十五岁的光辉年龄,他的英雄事迹传遍全国,他的高贵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学习。首先,爱孩子深深的印入王红旭老师的心灵。当一声求救映入耳际——“救命哇,救我的娃儿啊!”突然听到的一声凄厉惨叫,年轻的妈妈瘫软在沙滩,众人目光惊愕,而王红旭老师正从百米之外,奔过一片草丛,狂奔冲向江边……这是王红旭老师留给我们最后的背影。救出一名孩子,他又不假思索去救另一名孩子……两名孩子得救了,他却被无情的江水……正是爱孩子的思想使他义无反顾,英勇救人。“爱孩子是老师的天职。”作为一名老师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也是党和国家对我们老师的基本要求。王红旭老师将人生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体现了崇高的精神追求;以舍己救人的英勇壮举,深刻诠释了人民教师的精神品质;以至诚至深的教育情怀,彰显了教育世家的精神风范;以胸怀大爱的师者仁心,铸就了师爱永恒的精神丰碑。其次,良好家风的熏陶,是王红旭老师美好心灵的基石。王红旭来自一个农村较特殊的家庭,家中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在乡村学校从事教育工作,家庭是当地乡亲们口中的“书香门第”。上高中时,他每逢回家就主动给八十多岁的奶奶洗脚。在老家,只要见到老年人在路上挑着担子走不动时,都是二话不说接过来帮着挑。救人之事也不胜枚举:大三暑假救起一名不慎落水的小男孩,主动救护不慎从游乐设施摔下的头部流血的小男孩,操场上听到学生叫唤都会立即冲过去……品味着王红旭教师的英雄事迹,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到爱岗敬业,要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学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身之本,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我们要做到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相信有我们全力的付出,教育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光辉灿烂!
本文标题:教师向王红旭老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597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