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一语文5《世说新语》两则导学案优秀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初一语文5《世说新语》两则导学案优秀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初一语文5《世说新语》两则导学案优秀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四年级上册《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二课时导学案【第一篇】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文字资料()形象音乐新闻“大网”信息地球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近在咫尺()快捷()单调()麻烦()三、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我们从北京的一台电脑上发一封信到悉尼,()几秒钟,对方()能收到。2、我们可以在网上和亲朋好友通电话,电脑里()能传来对方的声音,()能呈现他的形象。3、()亲友远在天涯,()国际互联网能让人感到仿佛近在咫尺。四、课文内容填空。1、“息息相关”的意思是()。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我可以举许多例子说明国际互联网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2)();3)()。2、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引号的用处,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如:(“国际互联网”)、(“网”)、(“上网”)、(“入网”);2)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如:(“网上商场”)、(“网上钱包”);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如:(“线”)、(“大网”)、(“地球村”)。3、通过学习课文,我们还知道了国际互联网(构造奇特)、(传输速度快)、(内容非常丰富)的特点。四年级上册《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二课时导学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认识国际互联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powerpoint课件一、扣题导入,明确中心参考资料,少熬夜!谈话导入:由超短获奖小说《网》谈起,(板书)网也许大家现在还不能理解这篇小说的意义,以后可能会明白的。不过,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却与“网”关联。先说说你们见过哪些网?1、引导大家说出所知道的网:丝网、拖网(捕鱼的网);罗网、罩网(捉鸟的网)——绳线织成的网。蜘蛛网、电网、水网——像网一样的东西。关系网、人情网——比喻意义上的网……2、说出新鲜的网——国际互联网3、引向课题: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介绍的对象:国际互联网;介绍的中心: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二、读题、质疑1.读好课题,读出对国际互联网的好奇与神往。2.围绕课题质疑。3.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向课文,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究。三、自读、初感1.明确读书要求:⑴读准字音、读懂词语。⑵读顺句子、读通课文。⑶想想课文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了“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的。四、检查自学效果1.读词话题跨过一封信悉尼快捷方便无所不有丰富多彩天南海北邮递查阅资料付款息息相关万水千山足不出户咫尺天涯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3.说说你认为国际互联网“奇妙”在哪里?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课文是从结构、工作原理及与作用三方面来说明国际互联网的奇妙的。板书:大、快、多4.指导学生分段。五、指导写字,课堂描红。1.你认为在写本课生字时应注意些什么?2.重点指导:题款3.课堂描红,老师巡视指导。六、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2.抄写课后第3题词语。板书设计网参考资料,少熬夜!18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互联网国际互联网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大、快、多《世说新语》两则导学案【第三篇】在我国的文学史上诞生过无数著名的传世名作。而古代小说又是其中最灿烂的一个部分,大家知道哪些古代小说呢?但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品都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才产生的,古代小说的源头在哪里?六朝时期风行一时的笔记体小说就是古典小说的摇篮。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世说新语》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世说新语》,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通过本次学习希望大家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学习一些摹景状物、刻画人物的手法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3、学习古人机智、诚实等美德一、疏通句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分正确停顿。(自读过程中有疑问则举手提出)2、请学生试读课文3、教师范读4、学生齐读二、理解文义、探究深层含义1、结合书下注释,理解句意、文意(如有不懂的地方可由全班讨论)2、请大家在讨论时注意下列句子中的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儿女:子侄辈,现代专指儿子和女儿。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欣然:高兴地(2)空中撒盐差可拟拟:比,比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比不上(4)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期:约定乃:才(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约会,约定。委:舍弃。(6)元丘入门不顾顾:回头看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君”是有礼貌的称呼对方;“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对人称自己父亲时的谦词)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3、提问:大家对于课文有没有什么疑问?(引入下面的问题)(1)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下聚会的?(轻松,温馨)从哪里看出来?(内集,欣然,大笑)(2)“公大笑”一句中省略了谢安的话,如果你是谢安,你会说出什么话来?为什么把雪比作“柳絮因风起”比“撒盐空中”好?(前者较有韵味)(3)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表示一种赞扬与敬佩)(4)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暴躁、易怒)(5)结尾处元方参考资料,少熬夜!“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6)让学生表演这篇的情景。(7)齐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来。4、总结:全文以寥寥数笔,就将当时的环境和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他使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凝炼生动的语言,点出了人物与环境的特点,使之跃然纸上。三、拓展延伸1、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种写作手法,我们先看看苏轼的两首词,都与飞雪有关,都表达了思念之情。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这两首词把景色和人物情感交织在一起,大家能不能想一些恰当的比喻来形容不同的雪景。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于)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为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1)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的内容。(2)陈季方真的不知道自己父亲有无功德吗?四年级上册《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二课时导学案【第四篇】学习要求世界在飞速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过去人们难以想象的事,今天正一一变为现实,“国际互联网”就是其中一项发明。本文紧扣时代脉搏向我们介绍了这一“奇妙”的新事物。学习这一课,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新词,会用“奇妙”、“甚至”造句。3、认识课文中引号的作用。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了解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阅读提示这是1篇介绍现代高科技的说明文。课文通过对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与人们关系的详细介绍,让我们了解到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认识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文可分三个部分。第1自然段从人们平时谈论的话题切入文章,引出问题“‘网’是怎么回事”。第2、3自然段解答问题,具体介绍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跟人们的密切关系。第4自然段总结课文,指出互联网对我们的意义和价值。字词点击请大家看生字表,共有九个生字,其中“蜘”、“蛛”、“咫”都是翘舌音。“缆”、“尼”声母分别是边音“l”和参考资料,少熬夜!鼻音“n”。“尼”、“咫”、“阅”、“逛”均为半包围结构的字,且包围形式各不相同,书写时要注意每个部分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学习生字,要善于发现一些规律,便于巧记。学习生词时,要弄清楚其中不理解的字的意思,这样,理解词语的意思就容易了。天涯:涯,水边,泛指边际。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咫尺:古代称八寸为咫。咫尺,比喻距离很近。甚至:提出突出的事例(有更进一层的意思)。特别提醒同学们,用“甚至”造句时,“甚至”后面的意思要比前面进一层。息息相关:“息”指呼吸时进出的气。“息息相关”的意思是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非常密切。它着重强调与自己的密切关系。有一个成语叫“休戚相关”,“休”是喜悦、吉利的意思,“戚”是忧愁、悲哀的意思。这条成语的意思是忧喜、祸福彼此相互关联,它强调的是利害相关,关系密切。这样对比理解,既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又利于我们积累词汇。疑难解析理解句子意思时,要注意抓住关键词,如: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到仿佛近在咫尺。——我们首先要弄懂“天涯”和“咫尺”的意思,“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咫尺”,比喻很近。我们自然而然联想到一个成语叫“咫尺天涯”,指距离虽然很近,但很难相见,就像在遥远的天边一样。这里是对这个成语的反用,由于互联网传播信息的速度很快,所以亲朋好友即使在很远很远的地方,通过互联网却能一下子把距离拉得很近很近。再请大家看第三自然段:人们可以在网上读新闻、听音乐、看电影;可以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聊天、游戏;可以在家里听老师上课,或者在网上查阅资料并向国内外专家请教……——这是一个排比的句式,用“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表示互联网功能之多和作用之大。请大家还要留心这一自然段最后的省略号,最后的省略号说明,互联网的功能远不止以上几点,还有更大的潜力等待挖掘,更突出了国际互联网的功能之多。品评赏析这是1篇科普读物,是让小学生初步接触一些国际互联网方面的知识,所以在注意语言浅显易懂的同时,还用了一些形象化的比喻,如“‘国际互联网’就像这张包住地球的‘大网’”,又如“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大网”非常生动地把连接亿万台电脑的无数有形和无形的线所形成的一种网状结构表现出来,而“地球村”则表明国际互联网使生活在世界各地人们之间的沟通就像生活在一个村子里那样容易。像这样,用形象化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科学知参考资料,少熬夜!识的方法,值得我们欣赏借鉴。课文链接[电脑]电脑是电子计算机的俗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20世纪科学技术最卓越的成就之一。1946年,美国科学家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从那时算起,至今已经历了四代:第一代(1946~1957年)称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第二代(1958~1964年)称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第三代(1965~1971年)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第四代(1972~)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因特网]网络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把各个地区的计算机互联起来,组合成一个规模巨大、功能很强的计算机网络,能使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计算机共享信息资源。因特网是迄今最大的全球性网络集合,它连接了全球几十万个网络,并通过这些网络彼此间的合作,共同遵守着一定的网络协议来运作。所以因特网也称国际互联网。[悉尼]澳大利亚最大港市。它是全国经济、交通、贸易中心。2000年9月,第2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此举行。
本文标题:初一语文5《世说新语》两则导学案优秀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613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