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4讲从经济人分析转向理性人的行为分析:行为经济学
第三讲从经济人分析转向理性人的行为分析:行为经济学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卡恩曼(DanielKahneman)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佛农·史密斯(VernonL.Smith),两位获奖者分别是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领域的先驱,这说明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支的地位得到了西方理论界的确认。一、行为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行为经济学及其代表人物行为经济学是一门试图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融入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科学。传统经济学理论建立在“经济人理性”的假设基础上,认为人的行为是理性的、自私的、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行为经济学认为人的行为所追求的并不仅仅如此,人们还关注公平、互惠和社会地位等许多社会现象,同时关注人的认知、需要和情绪对人的经济行为的影响。行为经济学也称心理经济学,它以人的经济行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综合了传统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等多门学科,着重采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对人的经济行为进行规律性研究。行为经济学认为,人的经济行为是人在其心理活动的支配下进行的,因而是人的经济心理的外部表现。由此它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打破了传统经济学中关于人的行为不变的前提假定,从而将非理性等复杂的人类行为分析——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行为的研究融入到标准的经济学理论之中。相对传统经济学来说,行为经济学简直就是一门异端经济学,因为它发现了许多与传统经济学标准理论相悖的有关个人行为的怪异现象,并力图用心理学原理发展一般的理论分析工具,从而对这些怪异现象进行说明和解释。由于其在金融投资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成果较为引人注目,学者们常常将其与“行为金融学”的概念不加区分,统称行为理论。行为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阿默斯·特沃斯基(AmosTversky),丹尼尔·卡恩曼(DanielKahneman),理查德·塞勒(RhichardThaler),霍华德·拉克林(HowardRachlin),保罗·斯洛维克(PaulSlovic),罗伯特·希勒(RobertShiller),马修·拉宾(MatthewRabin)等。(二)早期主要经济学家的心理经济思想亚当·斯密曾分析过人类“傲慢的自负”对许多企业劳动力价值产生的低估效应。他在《道德情操论》中提到“当我们从一个较好的环境转入较差的环境所感到的不适程度,将大于从一个较差的环境转入一个较好的环境所感到的舒适程度”。新古典经济学家帕累托在《政治经济学手册》中指出,在实际生活中,逻辑行为与非逻辑行为“几乎是混杂在一起的”。在《论社会学》中,他以“社会效用和集体欲望”代替先前的“个人的效用和个人的欲望”,认为“社会效用”是非逻辑的、非数理的、不能测量的和感情冲动的。凯恩斯在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中认为,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经济危机和失业。有三大心理规律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和投资,这三大心理规律分别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按照凯恩斯的分析,这三大心理规律的存在,使宏观经济在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无法得到平衡,其结果就会出现经济危机。要解决经济危机就需要政府出面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增加全社会的有效需求,抵消三大心理规律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三)行为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行为经济学的萌芽是从理论界对传统经济假定提出置疑开始的。我们知道,传统经济学的研究基于一个基本假定:人是完全理性和自利的,他们能合理利用自己所搜集到的信息来估计未来不同结果的各种可能性,然后作出理性判断和决策。1、1972年,保罗·斯洛维克(PaulSlovic)发表了行为经济学领域的第一篇论文《人类判断行为的心理学研究》。2、学界一般认为,行为经济学的鼻祖是斯坦福大学的阿默斯·特沃斯基(AmosTversky)和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卡恩曼(DanielKahneman),1974年他们合作发表了《不确定状态下的决策:直观推断与心理偏差》,提出了影响人们决策过程的几个心理因素,1979年发表了著名的《前景理论:面对风险的决策分析》,提出用行为学假设来替代主观预期理论,该论文的发表标志着行为经济学的诞生。二、行为经济学对经济学理论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价格上涨不一定导致需求的减少。传统经济学认为:对于一般商品而言供给和价格按同一方向变化,需求和价格按反方向变化,只有少量的特殊商品例外。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商品价格的上涨对需求量的影响还要看人们对这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心理预期,如果预期这种商品价格上涨后的一段时间内价格可能有回落趋势,人们往往会采取观望、等待的态度,现期的需求量就会下降;如果预期这种商品的价格还会进一步上涨,人们就会大量采购,从而使商品的需求量进一步的上升。第二、消费是收入和意愿的函数。传统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认为,在人们的消费支出中收入是决定性因素,然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人们的消费还取决于消费者的意愿。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大大提高,在决定收入用于消费还是储蓄上有了更多的自由,同时在消费结构中精神商品的支出比重也显著增加,某些道义和公益性支出也明显增多,如捐款、赞助等,在这种情况下,消费支出就不仅仅取决于收入水平或购买力的高低,而且还取决于消费者消费的意愿。第三、储蓄倾向并非与收入同向变化。按照传统理论,人们的储蓄倾向与收入同方向变化,然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却表明,收入增加时,储蓄相对减少,因为人们更倾向于提取存款去购买汽车、住房等高档耐用品,于是储蓄下降;当收入减少或人们处境不佳时,储蓄倾向反而不会下降,因为人们有可能会尽量存钱,以备生病、失业等情况出现时的需要。第四、信息完全不一定有利于决策。传统理论认为,信息是投资决策的基础,信息完全有助于人们做出有利的选择。但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表明,许多长期投资者正是由于掌握了过多的信息反而犹豫不决,甚至放弃了投资计划,这是因为尽管大量的信息可能展现出相当乐观的前景,但人们对风险的担忧也可能随着信息的增多而加重,以至于超过了利益的诱惑,实际上,信息和疑虑的变化并不是对称的。三、行为经济学的主要内容经过实践与发展,行为经济学取得了很大的理论突破。不过,时至今日,其理论体系还不很完整,且内容繁多,这里就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介绍。(一)前景理论——对期望效用理论的挑战期望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都是人们在决策过程中所必需的理论指导。期望效用理论适合于解释理性行为,而前景理论更适合于描述实际的行为。尽管期望效用理论可以更精确地解释一些明显的简单的决策过程,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却往往十分复杂,需要更复杂的行为科学理论来解释。前景理论认为人们通常不是从财富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从输赢的角度考虑,关心收益和损失的多少。1、期望效用理论现代经济理论以理性和自利为核心假设,认为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会对信息进行全面判断和抉择,形成最优决策。不确定条件下的理性是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追求期望效用最大,这就涉及到人们对不确定事物发生概率的主观判断和对待不确定性的态度,即所谓预期和风险偏好问题。长期以来不确定决策占统治地位的是范.纽曼和摩根斯坦于1944年提出的期望效用最大化原理(expectedutilitymaximization),即EU理论。依照该理论,对决策者存在实值效用函数u,以决策过程的货币值ω为自变量。若行为a导致不同财富值ωi出现的概率是pi,行为b导致ωi发生的概率为qi,那么决策者选择a而非b当且仅当案例1:阿莱悖论风险下的决策过程会系统偏离“理性”假设。1953年MauriceAllais率先指出这一事实,提出著名的“阿莱悖论”。两个备择方案:A.确定获得3000元收益;B.80%概率获得4000元收益,20%概率0收益。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同样对另外两个方案:C.25%概率获得3000元,75%概率为0收益;D.20%概率得4000元,80%概率为0收益。大多数人又会选择后者,用期望效用理论根本无法解释这相互矛盾的选择。之后卡恩曼等也提供大量证据表明,决策过程往往与期望效用理论背道而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模型框架———前景理论。2、前景理论与期望效用理论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1)在前景理论中,决策者并不特别在意决策所带来的财富值的绝对水平,而是在意决策所造成的财富值相对于参照点(referencepoint)的变化。参照点可以是决策者现有的财富值,也可以是决策者渴望达到的财富水平。决策过程基本上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编辑阶段(editstage)和估值阶段(evaluationstage)。在编辑阶段中,人们根据适当的参照点,对即将做出的选择进行编辑,决策所造成的结果大于参照点的部分被定义为收益,低于参照点的部分被定义为损失。估值阶段中,人们在编辑阶段的基础上,按照前景理论公式做出相应的计算并做出最终的抉择。案例2: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传染病试验假定美国正在为预防一种罕见的传染病爆发做准备。有两种方案:采用A方案可以救200人;采用B方案,有1/3的可能救600人,2/3的可能一个也救不了。试验结果表明被试者更倾向于选择A方案。来看另一种描述:A方案会使400人死亡;而B方案有1/3的可能无人死亡,2/3的可能600人全部死亡。同样的被试者更倾向选择B方案。而事实上两种情况的结果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的表述方式改变的仅仅是参照点———死亡还是救活做参照点,决策就完全不一样了。(2)前景理论中的价值函数有三个显著的属性:第一,价值函数在获益区间(参照点之上)是下凹的,表明人们的经济行为是风险规避(riskaverse)的,而在损失区间(参照点之下)是上凸的,表明人们的经济行为是风险趋向(riskseeking)的,价值函数曲线是一条近似“S”形的曲线。第二,损失曲线比获益曲线更为陡峭。表明人们对损失一笔钱所带来的痛苦远远大于获得同样大小的一笔钱所带来的快乐,这种现象被称为损失厌恶(lossaversion)。第三,越是靠近参照点的差异越敏感,越是远离参照点的差异不敏感,呈现边际递减规律。然而,预期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u在整个取值范围内是平滑的凹函数。(3)前景理论与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不同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概率评价函数。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是对效用函数用概率加权,而前景理论则要求对事件发生的概率本身再指派一个“概率函数”。“概率函数”对较高的概率指派较小的权数,而对小概率则指派较大的权数。例如,新闻媒体经常宣传身处逆境,身残志坚的人的成功事迹,这是非常小的概率事件,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夸大这些人成功的概率,赋予这些小概率事件比较高的权重。前景理论假设有两个实值函数:一个是价值函数ν(x),另一个是决策权重函数π(p)。假设收益和损失都可以用货币形式来衡量,决策过程的货币值w为自变量。若行为a导致不同财富值wi最终实现的概率是pi,而行为b导致wi实现的概率为qi,决策者选择a而非b当且仅当这里Δw=wi-w0是wi相对于参考水平w0的偏离值。前景理论赋予价值运算以新的界定:价值函数取代了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根据价值的变化而不是价值的现有状况来分析决策。进行价值运算首先规定一个零点即参照点,不同的决策构架将产生不同的零点,价值相对于这个参照点就有不同的盈亏变化,这种变化将改变人们对价值的主观感受,从而影响并改变人们的偏好。决策权重函数将期望效用函数的概率转换成决策权重,是主观概率pi的函数。(二)心理账户——对金钱“替代性”的挑战心理账户理论(mentalaccountingtheory)由理查德·塞勒教授1985年正式提出。他认为:小到个体、家庭,大到集团公司,都有或明确或潜在的账户系统。在作经济决策时,潜在的账户系统常常遵循一种与显在的经济学的运算规律相矛盾的潜在心理运算规则,其心理记帐方式与经济学与数学的运算方式都不相同,因此经常以非预期的方式影响着决策,使个体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经济法则。心理账户最大的特点是“非替代性”。按照经济规则,金钱不会被贴上标签,它具有替代性。然而在心理账户中,金钱却被归于不同的账户类别,不同类的账户不能互相替代。“音乐会实验”很好地说
本文标题:第4讲从经济人分析转向理性人的行为分析:行为经济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78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