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十九届六中全会重大论断解析
勇毅前行的马克思主义行动纲领——十九届六中全会重大论断解析2023/6/27对十九届六中全会的评价•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是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长期执政党的理论指南。一、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一百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一、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这次飞跃不是在一个时间节点上完成的。在新民主主义个革命时期,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这是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起飞点。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这是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连续发展点。也就是说,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既包括毛泽东同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飞跃,也包括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飞跃。一、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一个连续性的历史过程,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个时间节点上;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强调了毛泽东思想的整体性和内在统一性,强调了这一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的结合,是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所作的理论概括。一、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这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同志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同志还把实事求是形象地比喻为“有的放矢”。•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独立自主是我们党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党和人民力量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结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一、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第一,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进行过有益的探索。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讲:“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毛泽东在这里强调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尤其是强调了“比较发达”阶段的长期性。02毛泽东同志提出过要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重视价值规律作用的理论。1958年11月在郑州会议期间,毛泽东同志在总结人民公社化的教训时,针对当时一些干部主张取消商品生产,实行产品直接调拨的倾向,指出要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发展商品交换,生活不可能富裕。他提出每一个公社都要生产商品,不要忌讳“商品”这两个字。忌讳它干什么呢?它现在有作用嘛!毛泽东同志还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概念。他讲:“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为什么怕商品生产?无非是怕资本主义。……不要怕,我看要大大发展商品生产。……不能孤立地看商品生产……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第二,对商品生产与交换理论的探索一、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基础上形成的科学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次飞跃始于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发展完善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写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写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续篇;一、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强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写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篇。一、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思想回答了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在内的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一、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这里要回答的主要问题就是:为什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样成为一次独立的历史性飞跃?•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解决的历史任务与前两次不同。•2015年12月11日,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形象地讲,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一、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使中华民族站了起来,基本上解决了“挨打”的问题;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使中华民族富了起来,基本上解决了“挨饿”的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使中华民族强起来的过程中,不仅要继续更加根本地解决“挨打”、“挨饿”的问题,要彻底“挨骂”的问题,使中华民族在21世纪中叶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挨骂”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软实力的问题,还是一个硬实力的问题,不仅涉及到综合国力的巨大发展,而且涉及到制度体系优越性的建构等问题。一、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2、这一思想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包括“十个明确”和13个方面的创新理念和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创性贡献,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一、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1)十个明确。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一、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一、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2)13个分领域: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坚持党的领导首先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抓起。在经济建设上,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一、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强调坚持改革正确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问题导向,聚焦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激发人民首创精神,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走实走深。在政治建设上,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土壤,照抄照搬他国政治制度行不通,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在全面依法治国上,强调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一、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在文化建设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社会建设上,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
本文标题:十九届六中全会重大论断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826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