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与实践原则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与实践原则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层次阶段特点,是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所开展的,不能简单延续中小学劳动教育侧重生活劳动和自我服务劳动的模式。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一要求向各级各类学校提出了科学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时代命题。x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坐标。x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推进了新时代劳动教育落地实施。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是普通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但目前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不愿行动”或“不知如何行动”等问题,亟待建构更具操作性的实践原则,让新时代大学生成为和谐发展、更有尊严的时代新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高水平”的建设者和劳动者。一、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劳动教育不仅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还要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从《意见》《纲要》对普通高等学校劳动教育的要求来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涵显然具有其独特性。本文将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涵理解为“为了劳动”“在劳动中”“关于劳动”的教育。“为了劳动”指劳动教育最终培养的是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劳动者,强调让青年大学生真正做好劳动准备;“在劳动中”指劳动教育是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载体,强调身体力行、接受锻炼;“关于劳动”指劳动教育包含劳动知识技能传授、劳动观念习惯养成、劳动态度情感培育,强调全面正确认识劳动。从这一内涵出发,区分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其他学段劳动教育、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大学生劳育课程等,有助于更好理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涵。01厘清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其他学段劳动教育的区别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层次阶段特点,是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所开展的,不能简单延续中小学劳动教育侧重生活劳动和自我服务劳动的模式。厘清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其他学段劳动教育的区别,是劳动教育因材施教的前提。布鲁贝克认为,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是“高深知识”,“高深知识以复杂系统为对象……其表达形式是专业化的、深奥的、缄默的,具有复杂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点”。因此,理解大学生劳动教育必须把握“高深知识”的特征和本质。从复杂性看,大学生劳动教育须解决劳动认知问题,更加关注劳动的本体知识、学科知识等方面的系统学习。大学生已经具有学习“高深知识”的心智水平,应明劳动之义、懂劳动之理,为了巩固中小学阶段一以贯之的劳动教育习惯,大学生劳动教育应从思想意识层面帮助大学生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认知。大学生劳动教育应立足于“高深知识”,建构相适应的劳动教育课程知识模块,让大学生懂得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本体知识和劳动学科知识等,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人民当家做主、劳动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体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在人格形成中的价值和作用,进而在弘扬“劳动精神”“热爱劳动”“美丽劳动”的劳动情感层面,从“思想”上获得对劳动的深刻认知。从实践性看,大学生劳动教育须加强与外部真实世界的联系,不能用简单直接参与劳动的形式来代替劳动教育。重视劳动教育的实践环节是劳动教育不变的主旋律,但大中小学对实践环节的内容和要求是不断深化的。作为直接面向劳动、直接对接职业的劳动后备军,大学生比中小学生更为迫切地需要具备全面系统的劳动素养走上工作岗位。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一方面可以与专业实践环节相融合,另一方面可以与课内实践教学环节相融合,共同指向培养大学生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专业性劳动服务的职业信念和能力,使其毕业后能快速从校园学生角色向职业岗位角色转变。从创新性看,大学生劳动教育须关注将劳动体认转化为改善环境或应对未来世界挑战的新方法、新对策。大学阶段一种典型的创造性劳动就是具有高度探索性的本科生科学研究。另外,大学生劳动教育也可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借“双创”形式开展劳动教育。高等教育向创业转移是劳动教育的内在要求,大学生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既是富有创新精神的宝贵人才储备,也是创新创业的核心主体。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明确提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新时代背景下更加需要“创新劳动”。创新始于劳动,创业旨在劳动,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做中学”,这与劳动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劳动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和本质,创新创业教育是劳动教育的高阶形式。02廓清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大学生劳育课程的关系《意见》明确提出普通高等学校须“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并规定劳动教育课程不得少于32学时。这一“刚性”要求,让部分高校把精力过度集中于32学时的安排上,把“劳育课程的开设”简单等同于“劳动教育的开展”。其实,劳育课程仅是整个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的冰山一角。《意见》同时提出“除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此外“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实施好劳动周(或劳动月)活动”。从途径上看,大学生劳动教育是一套“组合拳”。《纲要》指出有“独立设课”“学科专业有机渗透”“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校园文化环境”四条劳动教育基本途径。可见,仅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安排32学时的专门劳育课程并不是“劳动教育的纳入”,而是对大学生劳动教育内涵的严重窄化。重视劳动教育,不是把课程当作劳动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只在教学计划里规定好课时,便让学生去工场劳动,再讲授一门生产基础课程,就能让学生做好参加劳动的准备,这是非常幼稚的想法。大学生劳育课程更像一种“课程劳育”的“大劳育课”概念,除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外,还应包含依托课程、专业课程的主动融入,专门的劳育课程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落实“课程劳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劳育”是通过纳入专门劳育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来实施的。从目的上看,大学生劳动教育是一种“人格教育”。马卡连柯提出“劳动教育最大的益处在于人的道德上和精神上的发展”,大学生劳动教育旨在通过劳动来促进并达成劳动精神,养成劳动习惯,形成完美人格。对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有助于稳定学生的劳动品格,巩固学生的劳动习惯,最终达成内在的人格品质。这些关乎劳动价值观念、劳动情感情怀的“人格教育”是无法仅依靠某一门课程便能够实现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容体系丰富,学生不仅学习高深的劳动知识,习得专业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体认劳动精神,树立劳动价值观。无论是专门劳育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内容,还是其他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元素,都是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从表现形式上看,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大学生劳育课程都强调“身体力行”的劳动实践。一些高校在安排32学时的劳育必修课程时,会分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两部分。理论课程主要用来学习“通用劳动科学知识,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社会主义劳动关系”,实践课程采用课外、校外的实践活动来代替,如“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这种做法实质上混淆了劳动教育实践与劳育课程实践,劳育课程实践应该是一种“课内实践”。这种“课内实践”是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需要,传授劳动知识、解决教学问题,是发生在“课内”的活动,而非在课外、校外组织的其他劳动实践活动。用课外的劳动教育实践来挤占课内的劳育课程实践,这也是不对的。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误区自《意见》颁布以来,劳动教育如火如荼、全面铺开,呈现一派繁荣景象。透过“印象繁荣”,仍存在一些大学生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尊重普通劳动者、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大学生劳动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价值观引领不充分,大学生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健体、育美、创新的综合育人效果不明显。实践操作中一些高校对劳动教育课程“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还感到迷惑、犹豫,产生了大学生劳动教育“非教育化”“非融合化”“非课程化”等实践误区。01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非教育化倾向教育有两大基本规律,一是要顺应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二是要顺应与人发展关系的规律。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是立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针对当代青年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开展的劳动教育。《意见》及《纲要》对不同学段提出明确要求,然而大学生劳动教育还是存在非教育化倾向,主要表现为“教育”元素的缺乏。大学生劳动教育蓬勃发展,各高校在劳动教育上已做了丰富探索,如开设一些家政课程、宣扬志愿服务、组织公益劳动等,似乎校园里的每一项活动都充盈着“劳动”元素。但是当我们仔细品读这些活动背后的“教育意蕴”,可能对劳动教育现实心存担忧。譬如,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劳动工具”的“不先进”“不合用”。以部分高校开设“烹饪”“家常餐”等劳动课程为例,这就没有注意到“劳动工具”在高等教育阶段劳动教育的合用性,体现不出“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创造性劳动能力”的教育价值。这种工具的“不先进”“不合用”实质上是把大学生劳动教育看作对中小学段劳动教育的“补课”,是不适宜的。再如,目前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对劳动观念、劳动情感的关注度较低,更偏重劳动技能的培育。如果把劳动教育窄化为专门劳动技能的学习,那就把新时代劳动教育混同为过去的劳技训练了。我们要明确,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首要关注点在于劳动价值观的培育,让大学生热爱劳动、尊崇劳动,真正将劳动教育的“根”和“魂”内化于心。02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非融合化倾向大学生劳动教育还需要关照不同专业特性以解决与专业的“融合”问题。高等教育的一项显著特征是按“专业”提供专门教育,大学生都有自己所学的专业,而专业又是学生未来的职业基础。专业教育中涵盖了大量劳动元素,也自然需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然而,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仍存在非融合化倾向,主要表现为劳动教育与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没有实现有机融合。劳动教育如何融入现有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事关人才培养的综合质量,事关高素质劳动者队伍的建设与壮大。按照《意见》和《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育人需培育劳动精神、劳动知识与技能、劳动价值观。然而具体实施中,高校劳动教育与现有专业教育融合得不全面、不具体,陷入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普遍落后于中小学的尴尬境地。一项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劳动教育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开展劳动教育的高校比例为16.4%,对劳动教育进行系统化组织设计的高校比例仅为1.9%,主要是通过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途径开展的面向未来职业发展的专业锻炼。劳动教育理应“全方面”“全过程”地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等,在公共课、专业课、实验实践课等,都融入劳动教育的元素,只有这样才能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也培育其劳动情怀,使劳动教育成为育人的土壤。03大学生劳育课程的非课程化倾向劳育课程是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新要求的重要途径,《意见》规定,须根据学段特点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核心是劳动素养,而劳动价值观是其中最核心、最深层的要素。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离不开系统的劳动观教育,这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教育活动,理应通过高效和合理的课程设计体现出来。如果因为有了劳动实践的体验,有了专业课程劳育的推进,便取代了专门的劳育课程,也是不可取的。课程能够高效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是因为它有很多规制。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把“课程”类比成“跑道”,课程的目标、内容的组织、方法的运用就像是“跑道”清晰的方向、两条平行线限制的活动区间和跑步的方法。大学生劳育课程非课程化倾向可能在当下高校劳动教育中表现最明显,矛盾最突出,也是最应该要解决的问题。当劳育课程实施自由度过大,简单的“植树”“帮厨”都可以被当成劳育课程,那么它的科学性就有待考证,起到的育人作用就微乎其微。由此,大学生劳育课程必须预先做好课程规划及设计,制定课程标准、编写课程教材、选配授课教师、遴选课程资源、制定课程管理制度等,以保障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大学生劳育课程是一种多学科间的协同课程,既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又有通用的劳动知识,还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密切相关,要打造知行合一、协同发展的学习环境,以提升大学生
本文标题: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与实践原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891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