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中化学教学中小微视频的运用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中小微视频的运用论文时下,数字化教育资源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其中,教学微视频以其短小精趣、学习方式自由、重难点突出、在线互动便捷、评价反馈及时等优点,越来越发挥着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一、巧借表演类视频,增趣味,扩体验。趣味性是良好的常态课的首要特征。为了增添课堂的情趣性,表演类视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载体。在日常化学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积极把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开展的舞蹈、音乐、朗诵和游戏等活动作为资源素材,并摄制成精短的视频,适时穿插于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视频中主人公形象生动的表演,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增强学习体验。为了积累有益的视频素材,教师必须要有细致地发现资源的眼光和耐心的积累过程。如,笔者在平常上完课之后,喜欢与学生闲聊,习惯去关注学生中的一些有感触的情节和镜头。有一次,笔者看到九年级二班走廊里有几个学生在玩“化学名词猜谜语”的趣味游戏。一个学生出了题面:“大洋干涸气上升(打一个化学元素)”,紧接着,另一个学生毫不迟疑地说出了答案“:氧!”“还有,丰衣足食(打一个化学名词)。”停顿了两秒,旁边又一个学生大声说出:“饱和!”“再来一个哈,生平懒得交朋友,性情孤僻常独游(打一个族元素)。”看来这个谜语是难倒了大家,可没想到还是班上的“化学小能手”张鹏飞给出了答案:“稀有气体元素!”在课间几分钟,他们玩得特别开心,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轻松的游戏中得到体现。笔者在旁边不声不响地用手机把他们的游戏活动情境捕捉下来,到了第九单元《溶液》的单元复习教学时,正好给学生指导如何掌握化学复习方法时,就把手机里现成的短视频展播给他们,让他们在感受亲切形象的情境中体验到学好化学必须要有灵活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此外,笔者还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各种校园文娱活动,特别是与化学学科相关的活动,如化学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化学创意实验活动、家庭化学小实验等,努力把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演示活动收集记录下来;或鼓励学生自主动手,把各项活动中的精彩场景录制下来,作为自己的学习资源;同时,教师把这些表演类视频资源分门别类地进行收集整理,为营造生动有趣的常态课堂积累了可用素材,为更好地充实化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做了必要的准备。二、精制情节类视频,叙故事,品韵味。生动性是化学课中丰富的知识和原理体现出的应有特征,是良好常态课的韵味所在。在化学课堂中,丰富的化学知识和原理的背后都有着耐人寻味的故事,这些故事是学生学化学、爱化学、用化学的动情点,更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教师围绕化学学科中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来精心制作情节类教学微视频,有助于引导学生在经历叙述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更好地品出“化学味”,品出化学故事中的生活味。教师设计故事情节类微视频,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获取途径,如利用便捷的互联网络,从中精心选择下载有益素材,或截取加工其中最精彩的情节,或积极参与教研,从校园内外捕获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创作;还可以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发掘校园、家庭和社会中的典型案例,并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设计成有个性、有特色的微视频作品,让他们以实际行动获得可喜的成果,应用于课堂学习中,进一步充实了微视频素材的积累。同时,在日常化学课堂中,笔者积极在新课导入、讲授和探究过程、课堂小结等教学环节中灵活穿插化学小故事,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掌握化学知识和原理。如,在九年级上册《元素》第一课时教学中,在新课导入环节就积极利用了自主设计的小故事元素之最,通过形象生动的微视频展示使学生初步领略到氧、硅、碳、氦、金、银等金属的最的特点,激发了参与课堂探究的积极性;又如,在九年级总复习阶段,针对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对生石灰、熟石灰、石灰水等知识产生了混乱,适时展播了石灰这一家子故事性视频资料,借助视频中诙谐形象的动画和旁白讲述,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了生石灰、熟石灰、石灰水、石灰乳、碱石灰等的区别以及它们的化学式或形态;还有,在九年级下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的最后课堂小结之后,让学生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课外探究学习成果(教师于课前已经提前布置的课外作业)“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其中有一位学生通过网络、书刊等途径,将收集到的关于“铅污染”的资料进行探究思考,自导自演自述,并由同学协助拍摄,设计形成了长达6分钟的警惕!生活中的铅污染微视频,从铅元素的性质、用途、对人体的影响、预防铅中毒的防护措施等方面做了细致生动的介绍,给了同学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得他们深化了本节课学习,丰富了生活经验。教师密切联系课堂进程和生活实际来创设故事性的教学微视频,并积极把它作为常态课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得化学知识、原理、人物、事迹等背景在丰富精彩的故事情节中得以形象描述,烘托了化学课堂气氛,渲染了化学教学主题,促进了化学探究教学。三、善用素材类视频,促理解,获深知。严谨性是良好常态课的基本要求,朴实性是其内在的特色。为了使组织课堂更加细致完善,又不失课堂的平易朴实,让学生们更加亲近我们的课堂,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的有效方法就是注重设计和应用一些素材类的教学微视频,如利用恰当的与学习框题相关的学法指导、图片解读、图表详析、实物简介、化学家的生活和年代背景、著作和成就、化学典故等素材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视频,来促进学生理解与运用化学知识。例如,在20xx年秋季,九年级上册教学的第一节,针对学生刚刚由八年级学段上来,他们对如何更好地学好化学缺乏有效的学法指导,笔者尝试改变以往的专门由教师来讲的方法,而是事先邀请已考上县城一中高中重点班的学霸师哥来现身说法,并录制视频资料,在课堂中播放,让学生更加明确了化学学习的勤预习,巧听课,常复习,重实验,会反思五环节,树立起积极的学习心理准备。又如,在九年级上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中,当师生合作完成了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活动,学生较好地明确了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特性及应用,掌握了排水集气法,最后又适时延伸穿插了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微视频,从烟雾、飞尘、二氧化氮、铅尘、氯气、酸雨等多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大气污染物做了系统科学的介绍,以及各种有效的防范方法,促进学生更深入理解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获取了许多实际的、有益的生活知识。可见,教师善于利用有价值的信息素材来创设有益于课堂教学的微视频,对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强化理解,在关联生活教学中指引他们深化认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四、勤整专题类视频,深提炼,固所学。常态课还应具有显著的扎实性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实在的课堂、稳固所学知识和原理,其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整理专题类学习素材,借助媒体技术设计成精短的专题片微视频,并在形式多样的专题教学模式中发挥教学微视频的有效作用,帮助学生针对特定的学习主题开展集中深入的探讨学习,增强学习的深度,巩固所学知识。在化学复习教学中,我校化学教研组发挥集体备课的力量和优势,把九年级化学复习内容整合成若干个专题,对每一专题进行深入研究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并制作成10分钟不等的系列专题片视频,如“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式”、“实验”、“化学用语”等三十多个专题,视频内容有的以图表形式来表现,有的则设计成知识树方式,还有的以设置系列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有针对地开展专项复习。但在复习教学中,我们并不是直接照搬专题片视频进课堂。例如,在化学式专题复习中,首先,由教师归纳出复习主题,并设计列举出复习进程:(1)明确复习要求;(2)基础知识回顾: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化学式、原子团和根;(3)复习困惑与难点讨论;(4)复习方法交流;(5)知能随堂测练。其次,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的合作学习,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复习专题的分组讨论,回顾已学的知识,学会整理、提炼、归结、概括,初步形成有条理的化学知识体系。最后,教师才适时展播专题片视频资料,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积极对照自己小组的讨论复习成果,查找不足,发现复习疑难。尤其是在“困惑与难点讨论”复习环节,学生们通过交流讨论与观看视频,提炼出了下列复习疑难:(1)化合价和离子所带电荷在数值上有什么联系呢?(2)在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都显负价,对吗?(3)所有气体单质的化学式都能用A2表示吗?(4)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元素的排序都是正价元素写在左,负价元素写在右,对吗?(5)如何确定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呢?(6)如何理解元素的可变价态?这些疑难问题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分组讨论、观看视频、查缺补漏、质疑问难获得了真实的效果,专题片复习微视频发挥了应有的积极作用。综上所述,良好的常态课就应该是有趣、生动、严谨、扎实的课堂。在日常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把教学微视频积极应用于常态化的教学过程中,努力让微视频应用成为课堂中的自然呈现形式,成为有效推动教与学的常规方式,让真实自然的课堂特色始终体现在日常教学中,而不再仅仅是公开课观摩活动时的精彩点缀。参考文献:[1]郭洁军。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分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04)。[2]蒋更生。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教学策略再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02)。
本文标题:初中化学教学中小微视频的运用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915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