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及现象(精编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及现象(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及现象(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方程式及现象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初三化学用语及化学式学习的小技巧〈WWW.〉篇2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化学方程式既然是化学反应的表达形式,显然,有某一反应存在,才能用化学方程式表达;没有这种反应存在,就不能随意写化学方程式。因此,掌握好反应事实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首要条件(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相等的,这是为实验事实所证实了的、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的基本定律,化学方程式必须科学地表达这一规律,这就要求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即通过调整化学式前面的系数,使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初三化学方程式教案3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从教材体系上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个课题是继上一单元里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九年级化学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它在本单元中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中介”,是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参考资料,少熬夜!问题的有力武器。(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所获得的信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2)引导学生归纳正确书写化学化学方程式的步骤:①写②配③注④标,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3)在练习书写方程式的过程中掌握正确规范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提高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树立崇尚科学观念的教育。(2)认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优越性,体会化学用语的方便和实用,激发学生学好化学方程式的积极性。(三)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本节的教学重点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由于学生的元素和化合物方面的知识很少,而对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识记尚未学好,所以在化学式的读写还没有过关时,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当然就会十分困难。因此本节的教学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二、教法和学法(一)教法选择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结合教材,考虑到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如化学式写错、没配平、未标条件、箭头使用不当或遗漏等)。本节课主要采用以学生的引导探究为主线,结合使用引导讨论法、指导阅读法、练习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想一想、试一试、议一议、练一练”的教学流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新知识,并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1.引导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比较、总结得出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2.指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化学方程式配平和书写步骤。3.练习法。通过训练,使学生加深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二)学法指导由于学生化学式的读写没有过关,为了防止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时掉队,帮助学生达到本课题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求。在本节教学活动中通过设置火眼金睛、学以致用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参考资料,少熬夜!使他们学会思考理解的方法,提高分析、归纳、概括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自学和教师示范及学生模仿书写化学方程式,使他们学会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并在训练巩固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知识迁移的方法,提高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三、教学设计(一)温故导新——复习提问、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所有的化学反应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呢?和C+O2=CO2能提供给我们哪些信息?导入新课《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设计意图新知识总是建立在旧知识基础上,以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引燃点”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但并不知道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通过提出“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心理处于悱愤状态。(二)引导探究1、寻找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活动一、“水变汽油”,可信吗?通过补充资料:通常汽油含有碳、氢等元素,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从而得出结论:书写化学方程式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知道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学变化前后的元素种类不变。通过此问,让学生感受到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遵循客观事实,决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并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树立崇尚科学观念的教育。活动二、H2+O2=H2O,这个式子能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与C+O2=CO2相比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知道化学变化前后的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通过此问,让学生感受到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通过上述两个活动,学生感受到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遵循两个原则。并由此引出下一环节:如何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2、配上适当化学计量数活动三、怎样才能使H2+O2=H2O成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呢?教师引导学生讨论:H2+O2=H2O2,这样可以吗?为什么?指导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如何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设计意图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告诉学生,H2和0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如何配平。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让学生既懂得了配平的原理——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又很轻松地接触到本节课的难点,为下一步突破教学难点埋下伏笔。参考资料,少熬夜!(三)自主探究1、知道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活动四、有人说,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这样的P+02=P0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找错误。学生阅读课本第100页,自主探究归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学生能初步了解书写步骤,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独立自主地获取信息的能力。2、学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活动五、教师示范,引导归纳书写步骤。教师以磷在氧气中燃烧为例,示范书写步骤和配平的方法、过程。活动六、学生模仿,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学生以水的分解为例,初步学习书写方法。设计意图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上述活动,学生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初步学习配平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四)训练巩固活动七、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硫在氧气中燃烧(2)铁在氧气中的燃烧(3)氯酸钾受热分解学生动手独立完成,教师来回查看,帮助学生指点、纠正。设计意图适当的训练,能对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书写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训练巩固,能及时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书写进行巩固、强化。反馈学生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上还存在什么问题,使学生懂得怎样规范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方式。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本节重点,突破难点。活动八、火眼金睛(多媒体课件)活动九、学以致用(多媒体课件)(五)本节小结1.原则:⑴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⑵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3.书写步骤:写→配→注→查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师生共同小结,让学生体会要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板书设计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原则:⑴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⑵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3.书写步骤:写→配→注→查初中化学方程式及其现象4物质的溶解性1、盐的溶解性参考资料,少熬夜!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CO32-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2、碱的溶解性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不溶于稀硝酸,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CaCO3BaCO3Ag2CO3等3、酸的溶解性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初三化学方程式教案5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教师活动〕:1、教师提问: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2、通过多媒体展示常见的标志。(找同学说一下这些标志的名称或者意义,并启发学生这些标志在国际上是否通用?)〔学生活动〕:观看屏幕并交流〔教师提问〕:在我们变化无穷的化学世界里,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不同的表示方法。那么是否也有一种国际通用的表达方式呢?〔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表示方法:1、水→氢气+氧气(汉语)2、微观图式3、H2O→H2+O24、2H2O=2H2↑+O2↑〔学生活动〕:对上述4种表达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化学方程式表达的优越性(简单方便,且国际通用),体会化学方程式书写的重要性,从而引出课题。二、新授课(一)、化学方程式的定义教师提问:同学们分析比较一下,在这些表示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学生回答:第四种最好。理由是书写简单方便,而且能体现质量守恒。教师引导:像第四种表示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化学方程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需要同学们达到的目标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我们前面学习了化学式,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是化学式?那么仿照化学式的定义你能不能给化学方程式下个定义呢?参考资料,少熬夜!(二)、方程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及方程式表示的涵义学生活动:相互交流化学方程式的定义教师启发:1、你知道在方程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吗?(找同学回答教师补充)2、同学们进一步分析通过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你能获取那些信息呢?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交流(答案1、反应物是水,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2、反应条件是通电。3、参加反应的水分子与生成的氢分子个数比是2:2:1。)教师补充: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一定存在着质量关系。同学们看电解水的方程式每两个水分子通电后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根据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我们可以求出参加反映的水和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所以方程式还能表示第三个意义即表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涵义(三).探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步骤教师启发: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确实体会到用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信息,而且便于国际上交流,书写又方便,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写方程式呢?同学们比较一下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和方程式有哪些不同?〔教师活动〕:H2OH2+O2多媒体展示:2H2O2H2↑+O2↑学生活动: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并交流教师提问:1、为什么要将箭头改成等号。(因为在方程式中左右两边的原子个数相等)2、向上的箭头是标在什么位置?(生成物中、气体的后面)教师讲述:状态符号是标在生成物中,当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应该
本文标题: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及现象(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930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