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七章战后苏联及俄罗斯的经济政治与对外关系
第七章战后苏联及俄罗斯的经济政治与对外关系•内容提要:本章主要分析说明战后苏联的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最大的加盟共和国成为“法定继承者”后,俄罗斯的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重点问题:•1、斯大林模式及其对战后苏联的影响•2、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影响•3、冷战后俄罗斯政治、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第一节原苏联的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一、苏联的历史概况•1、十月革命•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人民在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取得了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还在激烈进行的时候,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选举产生了工农临时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大会通过了5项具有宪法意义的根本大法,规定了苏维埃俄国国家政权的基本性质、特征和基本政策,规定了中央和地方政权的组织形式。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不久,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地主资本家的武装叛乱,保卫了苏维埃政权。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包括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一起加入。2、苏联模式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帝国主义的武装包围下,经过三年国内战争,通过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时期,特别是1924年列宁去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经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立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特征其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具体表现为:①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不允许其它经济成分存在;②经济结构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形成了重工业占绝对优先地位的畸形经济结构;③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的统一,经济以部门管理,即“条条”管理为主,中央部门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于一身,直接支配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产、供、销大权;④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实行排斥价值规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具有高度集中性和广泛性、指令性特点。其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①在国家的本质属性上,强调专政和国家的镇压职能,忽视民主和法制,国家安全机关占据特殊地位和拥有特殊权力;②在执政党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作用几乎变成党对国家直接发号施令,以党代政,苏维埃实际成为把党的决定变成国家法令的表决机器;③在权力结构上,各加盟共和国的党、政、经、文大权过分集中于中央,名为联邦制国家,实际上成为单一制国家,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④在执政党自身的领导体制上,民主集中制得不到很好贯彻,党的领导体制呈金字塔型,即全党组织和党代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和书记处——总书记,斯大林集党、政、军最高权力于一身,形成了个人集权制和终身制。其三,严格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严密的社会舆论控制,理论主张和学术观点的取舍,均受官方意志裁定。二、战后苏联的政治经济•1、战争的破坏及战后苏联经济的恢复1941年6月22日凌晨4时,德国法西斯背信弃义,悍然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了全线突然袭击。当时,德国与其仆从国芬兰、罗马尼亚、匈牙利、意大利等国共出动了190个师550万军队,3700辆坦克,4900多架飞机,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3000多万公里的战线上,向苏联发起了大规模进攻,希特勒扬言用“闪电战”在8个星期内消灭苏联。英勇的苏联人民同仇敌忾,在苏联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奋起自卫,开始了伟大的卫国战争。战后苏联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工业生产就达到了战前水平,到1950年其工业总产值比战前增长了73%;农业总产值也达到了战前水平。50年代初,苏联的工农业总产值不仅在欧洲占第一位,而且在世界上也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同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苏联的科技文化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49年9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1953年8月又成功地进行了氢弹试验,后来又在人类历史上首先开创了宇航事业;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发展了文化教育事业,普及了十年教育,培养了大批知识分子和技术专家,取得了许多科技成果。2、战后苏联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畸形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逐步掌握了党和国家的领导权,当时苏联面临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国民经济管理体制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尖锐矛盾;二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的日常生活相当困难;三是斯大林晚年大搞个人崇拜,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急需完善政治体制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为适应苏联社会发展的需要,赫鲁晓夫当政期间,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以及对外关系方面,对苏联原有的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一,改革政治体制。首先,对党的领导制度和党内政治生活方面进行改革,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集权,主张实行集体领导,克服独断专行;其次,改革国家机关,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吸收最广泛的阶层居民来管理国家事务,吸引全体公民参加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领导,改革干部终身制,建立干部更新制度。其二,改革经济体制。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调整,精简机构,下放权力,以此调动个人和企业生产积极性;对农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逐步取消义务交售制,放宽对个体经营副业的政策,降低个人副业的税收,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改革农业计划管理制度,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撤销机器拖拉机站;大规模开垦荒地。其三,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批判个人崇拜,强调民主和法制建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来在思想、理论上僵化教条的局面,同时也带来了苏联文艺界的“解冻”思潮。其四,调整对外政策,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过渡、和平竞赛的“三和”路线,强调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原则是苏联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总路线。2)勃列日涅夫改革修修补补1964年10月,苏共中央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解除了赫鲁晓夫的职务,勃列日涅夫当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从此,苏联进入了勃列日涅夫的执政时期。勃列日涅夫当政18年,虽对赫鲁晓夫时期的某些政策作了调整,对社会经济体制也进行了一番改革,但许多改革措施并未得到贯彻,或未能贯彻到底。从总体上却是坚持、甚至发展了赫鲁晓夫时期的某些错误。勃列日涅夫时期的1965年改革,中心是推行所谓“新经济体制”,主要内容为完善计划工作,改进工业管理,加强经济刺激。对外采取扩张战略,推行霸权主义,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争夺势力范围.3)戈尔巴乔夫改革转向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逝世以后,苏联经历了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领导的两个极其短暂的时期。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的上台,结束了苏联28个月的新老权力交替过程。上台伊始,戈尔巴乔夫雄心勃勃,决心对苏联的内外政策进行调整与改革,但由于其改革理论的错误和实践的紊乱,致使改革变为改向,使苏联这个在20世纪显赫一世的世界大国迅即分崩离析。其一,改革社会主义理论,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其二,改革经济体制,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其三,改革政治体制,在公开性、多元化、民主化的思想指导下,放弃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走上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道路”。其四,调整对外政策,实行对外关系的“新思维”,强调对外关系的灵活性。应该说,针对勃列日涅夫时期推行霸权主义扩张战略所遗留的苏联经济上的虚弱以及国际上的孤立状况,调整苏联的对外战略,主张政治解决地区冲突、推动东西方大幅度裁军、不干涉别国内政等做法,对缓和国际形势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宣称的要实现“无核世界”、“无暴力世界”、要建立无所不包的“国际安全体系”的思想,显然带有很大成分的理想主义色彩。特别是从实践上来看,片面强调两种制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合作,而忽视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的矛盾和斗争,盲目否定传统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革命、和平与安全的基本理论,不仅无助于苏联国内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进展,反而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利用,客观上配合了西方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促进了东欧的剧变和苏联的解体。1991年12月25日晚(西方圣诞节之夜)晚7时,戈尔巴乔夫来到克里姆林宫接待厅,向全世界作最后12分钟演说,承认他所进行的改革“都失败了”,“国家失去了前途”,“全面危机最有害的结果莫过于国家的解体”。在戈尔巴乔夫发表辞职演说后,在克里姆林宫的旗杆上,飘扬了69年饰有镰刀斧头和红色五角星的苏联国旗徐徐降下。它宣布了苏联历史的结束。三、战后苏联对外政策的演变•1、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政策•1)关于与不同国家的和平共处•2)关于社会主义大家庭内部•3)关于原子弹和新的世界大战危险•2、赫鲁哓夫时期的对外政策•1)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过渡、和平竞赛”的“三和路线”。在“和平共处”原则指导下,积极开展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的缓和外交;•2)赫鲁晓夫在与西方大国缓和的同时,一方面加紧发展苏联的经济军事实力,特别是战略武器,另一方面又在局部地区制造紧张气氛;•3)加紧从政治、经济、军事上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和控制,试图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活动纳入苏联的外交轨道;•4)积极向亚、非、拉地区渗透和扩张。•3、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对外政策•1)在“缓和”的幌子下同美国激烈争夺欧洲;•2)加强对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和干涉;•3)大举向第三世界扩张,同美国展开全面争夺;•4)发动了阿富汗战争。•4、戈尔巴乔夫时期的对外政策•1)继续与美国就裁军、削减核武器、限制地区冲突等问题进行谈判,争取达成协议,对西欧争取建立“全欧洲大厦”;•2)放松对东欧的控制,实行不干涉政策;•3)努力改善与中国、日本等亚太国家的关系;•4)调整与第三世界的关系,争取阿富汗、柬埔寨、安哥拉、尼加拉瓜等问题的政治解决。第二节俄罗斯的政治经济•一、俄罗斯概况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东西最长为9000公里,南北最宽为4000公里。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3807公里。总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占原苏联领土面积的76%),居世界第一位。俄罗斯人口1、455亿(2003年4月)。全国有13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人占82、95%,主要少数民族有鞑靼、乌克兰、楚瓦什、巴什基尔、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日耳曼等。居民多信奉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俄语是俄罗斯联邦全境内的国语,各共和国有权规定自己的国语,并可与俄语一起使用。主要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二、俄罗斯政治1990年6月12日,俄联邦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3月17日根据全民公决结果设立了俄联邦总统职位,同年叶利钦当选为俄联邦首任总统。1991年12月21日独联体成立,同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俄联邦成为独立国家。1、俄罗斯的国旗和国徽•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自上而下分别为白、蓝、红三色。俄罗斯幅员辽阔,国土跨寒带、亚寒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用三色横长方形平行相连,表示了俄罗斯地理位置上的这一特点。•白色代表寒带,一年四季白雪茫茫的自然景观;蓝色既代表亚寒带气候区,又象征俄罗斯丰富的地下矿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红色是温带的标志,也象征俄罗斯历史的悠久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国徽:盾徽。1993年11月30日,俄决定采用十月革命前伊凡雷帝时代的、以双头鹰为图案的国徽:红色盾面上有一只金色的双头鹰,一头望着西方,另一头望着东方,象征着两块大陆间的统一以及各民族的联合。鹰头上是彼得大帝的三顶皇冠,鹰爪抓着象征皇权的权杖和金球。鹰胸前是一个小盾形,上面是一名骑士和一匹白马。2、俄罗斯政治体制根据1993年12月12日经全民公决通过的《俄罗斯联邦宪法》,
本文标题:第七章战后苏联及俄罗斯的经济政治与对外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93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