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一讲导言(高鸿业微观经济学-华侨大学,郑文智)
微观经济学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郑文智TEL:13489827332,22694103Email:zhengwenzhi3@163.com商品市场家庭厂商要素市场21345689教学计划按照下面内容及课本的章节进行,但内容并不完全按教材CHECK-IN你的经历?你的姓名?你对本课的期望?其他你想说的话?课程要求评分方法:课堂表现+作业15%期末考试85%积极参与保证出勤认真完成作业广泛阅读,多接触社会第一讲导言主要内容: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假定,了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相关知识发展史经济学的产生:由于人类欲望是无穷,而资源是有限的,于是就存在着:(1)生产什么(what)(2)生产多少(howmany)(3)如何生产(how)(4)为谁生产(forwhom)(5)何时生产(when)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就产生了经济学。一、经济学的概念19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这样写到:“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美国伟大的经济学家、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谬尔森在其《经济学》中对经济学下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在经济活动中如何确定劳动、资本和土地的价格,以及如何运用这些价格配置资源;●考察金融市场行为,并分析金融市场如何将资本配置到其他经济部门;●考察收入分配,以及如何在不损害经济运行的前提下对穷人给予帮助;●考察政府支出、税收、预算赤字对经济增长有何影响;●研究经济周期中失业与生产的波动,并提出改善经济增长的政策;●考察各国贸易模式并分析贸易壁垒有何影响;●观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对鼓励资源有效利用的方式提出建议。将以上定义加以提炼,可以发现经济学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这个定义的背后隐含了经济学的两大核心思想,即物品是稀缺的,社会必须有效地利用他们的资源。事实上,正是因为稀缺性和追求效益的愿望,才使经济学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美国经济学家、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兹在其《经济学》中对经济学下的定义是:经济学研究的是:我们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经济组织是如何进行选择的,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的使用方式。稀缺是经济学一个显著的现象,因为稀缺所以选择是必要的。本文的观点:研究如何将稀缺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的科学。罗宾斯(1935)因此:需要明白两个问题(稀缺和选择)稀缺性:相对于人类无穷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和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经济物品和资源的这一特性称为稀缺性。人类的五层需求: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选择(研究如何选择的学科)——机会成本经济学是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杰文斯⅀经济学家?学习经济学的好处(1)个人:懂得如何合理支配资源(2)企业:懂得如何赚钱(3)政府:制定政策二、相关知识经济学的十大原理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关系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映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经济学学科结构入门:经济学原理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应用学科:产业组织、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公共经济学(公共财政)、货币金融学、制度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等三、经济学的发展史微观经济学制度外生-宏观经济学古希腊-重商主义-政治经济学制度内在---马克思、旧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新自由主义(家庭管理法则)(生财之道于家于国有利)(国民财富与经济增长)什么是制度?社会的一组博弈规则(安排)去年的房产交易税出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综合自由主义1700180019002000T现实家庭宫庭理想社会面对现实解决问题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史微观经济学发展史微观主体生产者——供给消费者——需求市场结构即市场的供给结构(完全竞争、完全垄断、竞争垄断、寡断)商品市场家庭厂商要素市场213467819世纪末,占支配地位的仍然是“看不见的手”的自由放任理念,认为在竞争环境中,通过市场的力量,个人的最大化行为会转化为一种最优化的社会状态。这个传统后来构成经济学家偏爱“自由放任”的一种比喻,并最终演变成在19世纪占据统治地位的“生产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上述新古典经济学所设计的经济运行过于理想化,或者说空想化,所以在20世纪受到了多次挑战,即多次改进:一、张伯伦,凯因斯,和预期的革命;以及对微观经济完全竞争市场的行为或利润最大化,市场失灵的分析。二、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探索性解决是对微观经济进行的拓展和完善:•消费者行为和企业行为研究的新进展•博弈论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市场失效和政府规制问题的深入研究。如企业理论,博弈论,市场失灵与政府管制,不确定性及信息经济学等,增强了经济理论对经济现实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张伯伦革命”的主要贡献在于:他们摈弃了长期以来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关于把“完全竞争”作为普遍的而把垄断看做个别例外情况的传统假定,认为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是两种极端情况,提出了一套在经济学教科书中沿用至今的用以说明处在两种极端之间的“垄断竞争”的市场模式,并在其成因比较、均衡条件、福利效应等方面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完成了微观经济学的革命,将市场结构分成了更加符合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实际情况的四种类型,即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一、改进凯因斯从马歇尔的充分就业开始:(1)以往假设的充分就业均衡是建立在萨伊定律基础之上,其前提是错误的,因为总供给与总需求函数的分析结果显示,通常情况下的均衡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2)之所以存在非自愿失业和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其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因为总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就业量就取决于总需求。(3)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的对资本未来收益之预期”。(4)政府,凯革命使微观经济学陷入十几年的低潮时期。预期革命则主要是反对凯主义的,提出政府失灵等说。从消费者行为是否符合效用最大化或偏好最大化开始,相继出现了显示偏好理论、时间偏好与跨时期选择理论、风险条件下的选择理论、以及选择理论在家庭、婚姻、罪与罚、政治市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从考察企业行为是否符合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入手,经济学家们发展了各种企业理论。如:企业理论,我们知道,新古典厂商理论研究的是一种原子式厂商,即把厂商当作一个黑箱,或把厂商行为等同于一个使利润最大化的个人业主行为,所有的问题都抽象在生产函数之中。这样,厂商组织规模大小似乎无关紧要,厂商内部组织效率似乎也不成其问题,厂商内各成员间的努力也似乎是无差异的。然而现实与理论的差异是巨大的,围绕着上述三个“似乎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企业理论面向现实逐步得以发展起来。二、拓展与完善博弈论:传统微观经济学在谈到个人决策时,通常认为这是一个在给定价格参数和收入条件下的最优选择问题,个人的选择不影响他人,也不依赖于他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人与人之间的选择是相互作用的,不考虑对手的反应是不理智的。从另一方面来看,博弈论或称作对策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因此,从本质上来说,现实中大量的经济活动可以用博弈论来分析。(信息经济学)从纯经济分析角度看,导致“市场失效”的原因主要包括:外部性、公共产品、非零交易成本,市场权力(即垄断的存在或过度的竞争)以及信息问题。交易成本理论:正统微观经济学所关注的是,在既定私有制财产结构下,如何解释市场的作用,如何建立市场行为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模型。这就意味着零交易成本。但事实上,现实世界中存在大量的经济运行费用和摩擦力,这些问题又会严重影响企业行为和市场资源配置的效果。科斯把这一问题归结为市场与组织的产权界区上出了问题,并用交易成本来解释。在交易成本学派的学者看来,在理性有限、机会主义行为以及未来不确定性几种因素综合发生作用时,市场作为交易管理机制就会失效。市场权力(即垄断的存在或过度的竞争),政府管制的出现。自然垄断问题的讨论。鲍莫尔,斯蒂格勒,外部性:外部不经济,交通拥挤,环境问题等,解决的方式有产权观点,规模经济理论(马歇尔,杨格)公共产品理论:可以提供一种正的外部效应,而且在原则上它能使社会全体成员享受这种外部收益。如果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则永远不可能实现公用产品的有效配置,因此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成为长期以来困扰经济学家的一道难题。50年代,萨缪尔逊提出并部分解决了公用产品理论的一些核心问题从经济学教材看经济学的发展历史:斯蒂格利茨1993年出版的经济学教科书被认为引发了新凯恩斯主义的第四次“整合”浪潮。在此之前,西方经济学界曾出现过3本广为流行并被认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济学教科书。第一本是150年前即1848年穆勒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该书一反传统,在基本上维持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同时,还对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制度大胆地提出了“改善”的政策主张。第二本是约50年后马歇尔于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作为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兼收并蓄,折衷调和,吸收了各派庸俗理论,从生产成本说供给决定,从边际效用价值说需求决定,进而建立了均衡价值论,其“折衷的理论体系”在理论上和方法上对20世纪上半叶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各个流派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经济学原理》在马歇尔有生之年出了8版,跨度30年。进入20世纪以来,在斯蒂格利茨之前,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曾经历了三次重大修改:第一次是修正传统的垄断例外论的“张伯伦革命”第二次是为资产阶级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奠定理论基础的“凯恩斯革命”第三次是20世纪中叶的“萨缪尔森综合”。萨氏试图将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即将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糅合在一起,创立了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该体系成为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在战后的40年里始终居于正统地位。于是,作为新古典综合派或称后凯恩斯主义的标志政府家庭厂商外国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金融市场1256131491011121516347817181920说明:1:支出;2:购买商品与服务;3:出售商品与服务;4:收益;5:收入;6:要素供给;7:购买要素;8:成本(工资、租金、利息)13:转移支付;14:个人所得税;15:补贴16:税收17、18:进出口;19、20:要素的国际流动现代市场感受一下经济学我们所学的经济学在历史中的位置新古典经济学张伯伦革命希克斯的序数效用论一些预期味道复杂经济学简单分析:假设(P18)理性人假设:指经济决策的主体(居民、厂商、政府)都是充满理智的、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轻信盲从,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其行为符合始终如一的偏好原则。这一假设称为经济理性人假设。.理性人的特征:完整性:他了解自己偏好。传递性:有理性的选择: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经济上体现为追求其经济目标的最优化。思考题:人是利已还是利他的?西方经济学对解决我国现实问题的作用?为什么有贸易?如果我样样都比别人行,是否样样自己做就是最好?TheEnd
本文标题:第一讲导言(高鸿业微观经济学-华侨大学,郑文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94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