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一部分--财务基本概念
财务基本概念商学院1、财务活动:一个单位组织资金运动的一系列行为。包括四大方面:1)投资活动投资是指企业根据项目资金需要投出资金的行为。企业投资可分为广义的投资和狭义的投资两种。广义投资包括对外投资(如投资购买其他公司股票、债券,或与其他企业联营,或投资于外部项目)和内部使用资金(如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等)。狭义的投资仅指对外投资。包括广义投资和狭义投资。财务管理的要求:合理确定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2)营运活动是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一系列资金收付行为。财务管理的要求: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果。3)筹资活动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投资和资金营运的需要,筹集所需资金的行为。企业通过筹资通常可以形成两种不同性质的资金来源:一是企业权益资金;二是企业债务资金。提醒注意:筹资活动不光只是资金的流入,还有流出。与筹资活动相关流入、流出都属于筹资活动。财务管理的要求:合理确定筹资规模和筹资结构。4)分配活动包括:广义:对各种收入进行分割和分派活动。如销售产品取得销售收入后,要考虑补偿成本、支付债权人利息、给股东分配股利等。狭义:对税后净利润的分配。如分配给投资者、企业留存。财务管理的要求:合理确定分配的规模和方式。以上四方面也就是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2、财务关系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注意各种财务关系的体现:1.企业与投资者(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所有权性质):主要是企业的投资者向企业投入资金,企业向其投资者支付投资报酬所形成的经济关系。2.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企业向债权人借入资金,并按合同的规定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所形成的经济关系;3.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所有权性质):主要是指企业以购买股票或直接投资的形式向其他企业投资所形成的经济关系;4.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企业将其资金以购买债券、提供借款或商业信用等形式出借给其他单位所形成的经济关系;5.企业与供货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企业购买供货商的商品或接受其服务以及向客户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6.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强制无偿的分配关系):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通过收缴各种税款的方式与企业发生经济关系;7.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在生产经营各环节中,互相提供产品或劳务所形成的经济关系;8.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企业向职工支付劳动报酬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3财务关系与财务活动之间的关系4、财务管理的目标(1)利润最大化目标(2)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在上市公司,股东财富是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来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时,股票价格达到最高,股东财富也就达到最大。(3)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企业价值不是账面资产的总价值,而是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值,是企业所能创造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4)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含义即追求与企业利益相关的各方利益最大化。包括企业所有者、债权人、员工、企业经营者、客户、供应商和政府等。优点(1)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2)体现了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3)这一目标本身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目标体系,较好地兼顾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具体内容(1)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2)强调股东的首要地位,并强调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协调关系;(3)强调对代理人即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和控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便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4)关心本企业一般职工的利益,创造优美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合理恰当的福利待遇,培养职工长期努力地为企业工作;(5)不断加强与债权人的关系,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6)关心客户的长期利益,以便保持销售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7)加强与供应商的协作,共同面对市场竞争,并注重企业形象的宣传,遵守承诺,讲究信誉;(8)保持与政府部门的良好关系。5、财务管理目标的协调1)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与协调矛盾:经营者希望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能获得更多的报酬、更多的享受成本;所有者和股东则希望以较小的代价(较少支付报酬)实现更多的财富。解决矛盾的措施:①解聘;②接收;③激励(股票期权、绩效股)约束享受成本2)所有者与债权人的矛盾与协调矛盾的表现协调方式1.所有者改变举债资金的原定用途,增大偿债的风险,降低了债权人的负债价值;2.发行新债券或举借新债,增大偿债的风险,致使旧债的价值降低。1.限制性借债:在借款合同中加入限制条款,如规定借款的用途、规定借款的信用条件,要求提供借款担保等。2.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当债权人发现公司有侵蚀其债权价值的意图时,采取收回债权和不再给予新的借款的措施,从而来保护自身权益。6利率(1).含义:利率也称利息率,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指标。从资金的借贷关系看,利率是一定时期内运用资金资源的交易价格。(2).种类a按利率间变动关系:基准利率、套算利率。基准利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情况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在西方通常是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在我国是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套算利率:在基准利率确定之后,各金融机构根据基准利率和借贷款项的特点而换算出的利率。比如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利率为基准利率,而商业银行对企业或个人的利率为套算利率。b按与市场资金供求情况的关系:固定利率、浮动利率。固定利率:在借贷期内固定不变的利率。浮动利率:在借贷期内可以调整的利率。C按利率形成的机制:市场利率、法定利率。市场利率:根据资金市场上的供求关系,随市场而自由变动的利率。法定利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3).利率的一般计算公式利率=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风险收益率a纯利率:没有风险、没有通货膨胀情况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实务中我们一般认为国债是无风险债券,一般认为国家不会违约,没有风险,但其包含通货膨胀补偿率,所以在实务中我们通常利用短期国债利率剔除通货膨胀补偿率来表示纯利率。b通货膨胀补偿率由于持续的通货膨胀会不断降低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为补偿其购买力损失而要求提高的利率。违约风险收益率是指为了弥补因债务人无法按时归还本付息而带来的风险,由债权人要求提高的利率;流动性风险收益率是指为了弥补因债务人资产流动性不好而带来的风险,由债权人要求提高的利率;期限风险收益率是指为了弥补因偿债期长而带来的风险,由债权人要求提高的利率。
本文标题:第一部分--财务基本概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94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