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赴苏州学习考察体会学苏州经验促船营发展——赴苏州学习考察体会中共xx区委组织部长贾恒2005年10月9日至20日,我参加了全省市县党委组织部长赴苏沪培训班,充分领略了苏州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所见所闻,感慨万千。苏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下辖5个县级市、7个区,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占42.5。总人口584万,其中市区人口209万。改革开放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来,苏州市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4年全市实现gdp总量3450亿元,比2003年增长12.31。全年实现财政收入585亿元,比2004年增长14.27。全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各项事业同步发展,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达到了小康标准。5个县级市中有4个进入全国百强县前10名。培训班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收获很大。下面从对苏州成功经验的理解和如何将这些经验用于指导我们的工作两个方面来谈谈个人的学习体会。一、对苏州主要经验的理解近年来,苏州创造了惊人的发展速度,以三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发展和变化,走出一条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创新之路。苏州的基本经验很多,在学习考察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发展意识强。改革开放20多年来,苏州对经济发展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动摇过,从来没有偏离过,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上世纪80年代初,苏州不是经济特区,也不是沿海开放城市,但他们积极寻找机遇,出台优惠政策,创造了不是特区、胜似特区的投资环境,成为跨国公司和台商投资比较密集的地方。谈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苏州有一个最典型的事例给我的启发很大。1992年4月,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苏州市委明确提出苏州发展战略调整为大开放大开发战略,并且在市委文件上明确提出市县两级都要办开发区,这在全国都是少见的。苏州有16个开发区,除苏州工业园区以外,其它开发区的批件都是在1992年就拿到手的,之后开始名正言顺地进行开发区建设,从而赢得了苏州多年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这种强烈的发展意识很值得我们学习。1994年,苏州市创办了中新联合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在我国开了国际合作兴办开发区的先河,创造了比经济特区建设层次更高、与国际合作更紧密的开发区模式。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苏州干部群众在推进发展上有着良好的精神状态,“谋发展、促发展、求发展、比发展”的氛围十分浓厚。第二,招商引资精。我在学习考察中得知,苏州各级领导干部全年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抓招商、跑项目、下企业上。苏州把招商引资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领导身体力行,各部门协调配合,原创:专业招商人员全力以赴,形成了上下结合、条块配合、举全市之力的招商引资工作格局。在办理审批手续时,不拖不推,能快则快,主动为外商提供良好服务,就连医院、学校也对外商发放绿卡,尽一切可能提供方便。他们还十分注重抓好专业招商队伍建设,招商机构都配备懂外语、懂经济、会谈判、会公关的专业人员,必要时还聘请科研专家参与招商活动。对招商人员明确任务,奖罚分明,比如苏州新区负责招商工作的人员,实行年薪制,重压力、重奖励,全市上下凝聚了一股招商引资的巨大热情和力量。苏州各地在招商引资方式上,一是精明;二是精细;三是精诚。已经从当初的招商引资向今天的招商选资转变。苏州的招商引资工作不单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各部门齐抓共管。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形成了强大的招商引资合力。第三,人才机制活。苏州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推进人才结构调整,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人才管理与引进体系。一是注重加强对全市人才工作的调查研究和宏观指导,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人才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苏州重视加强对人才工作的考核和对人才工作的投入,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不断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人才投入机制。二是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重点培养与吸纳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外向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建立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的人才选拔机制,形成民主、开放的人才工作机制。在拓宽识才选才渠道方面,他们加强与开发区、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的沟通,把高级技能人才和青年人才、妇女人才与
本文标题:赴苏州学习考察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955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