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2023年一位援鄂医护人员的心得感受【4篇】
1/92023年一位援鄂医护人员的心得感受【4篇】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网友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一位援鄂医护人员的心得感受【第一篇】集结队伍驰援武汉疫区“武汉加油!我们来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主任袁雅冬满腔真情,20__年参加了抗击非典战斗,17年后她再度出征,并任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队长,“前面等待我们的是一场硬仗,但我们有信心和湖北人民一道,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今天正好是我的生日,特别有意义。”出发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管理部副主任张征说,“面对国家的召唤,我们义不容辞,必须挺身而出,携手并肩战胜困难。”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崔锦华深情地表示,“20__年非典时期,全世界守护我们90后。20__年,在这次疫情中,让我们90后守护这个世界!”1月26日20时20分,河北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2/9坐上由北京西开往长沙的列车,奔赴武汉抗疫最前线。他们中间,有参加过抗击非典的资深专家,有年轻的爸爸妈妈,也有新婚不久的丈夫或妻子,但这时,他们只有一个身份:河北援鄂抗疫医务人员。“坚决完成任务!”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病区主任朱桂军说。“我们一定平安归来!”来自唐山市的队员们向送行人们使劲儿挥手。“要照顾好自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王贵英嘱咐该医院参战的4名队员,“全院职工都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放心吧!”据悉,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来自10家省直医院和11家市三级医院,分成普通患者救治、危重症患者救治和临床检验3个医疗队,涵盖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科、重症医学、呼吸重症、临床检验等6个专业,其中医生42人、护理人员93人、临床检验医技人员10人。一位援鄂医护人员的心得感受【第二篇】5日早晨,武汉的天空格外晴朗,医疗队驻地宾馆门前院子里也有许多医护人员在散步、聊天。李家宁医生也在其中,他说这几天特别关注天气,因为好天气能让这些远离家乡的队员心情好一些,这对已经来武汉9天,并且一直在高强度、高压力环境下奋战的医护人员来说,已经比较重要。3/9从7时30分开始,驻地通往医院的班车就一直忙个不停。由于三个病区的工作环境各有不同,医护人员的交接班时间也不能完全统一,疲惫下班和匆匆上岗,已经是医疗队驻地门前每天的固定景象。就在4日晚上的医疗队小组会上,领队焦军东也特别强调:各位组长一定看谁有些“打蔫”就要立即重点关注。“医疗队来之前我们医院就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也专门制定了一个关于对医生进行心理干预的方案。”哈医大三院的领队孟庆威说,医院分几个层级建立了多个微信群,目的就是让队员时刻感受到温暖,感受到自己并不孤独。他们组有位护士来到武汉后,出现基础体温偏高的情况,并且担心不能参加援助工作。孟庆威、护士长张威、周春鹤三人就“组团”分期分批与队员进行心理交流。几次“话疗”下来,这名队员状况迅速得到恢复,在身体、心理都健康的情况下顺利进入医院病区并圆满完成任务。前方后方相互配合开展心理干预,为疫区前线医护人员“聊伤”,已经成为各医院、各医疗小组的重要工作。10时,记者如约接到医疗队于世寰医生的微信截图,内容就是哈医大一院医疗组为疫区前线医护人员“聊伤”专门建立的微信群的一些聊天内容,而这个群的主角,就是他们医院心理医学科的主任安刚辉。聊天记录也记录了作为心理科专家的安主任,对两位医护人员的“聊伤”过程。4/9于世寰医生介绍,来到武汉第四天,组里就出现了两个心理“病例”:一个是失眠的,每天只能睡3个多小时;还有一个是焦虑的胸闷,老担心自己是不是被感染上肺炎了。“安老师通过微信群首先给两位进行了专业的心理疏导,并且让两个人增加些运动调节。”于世寰说,由于安老师的及时干预,目前两位队员已经恢复正常。11时,记者在受援医院11楼病区见到正在和医生们开碰头会的李家宁。“我们刚才还讨论了怎样对一些年轻医护人员进行疏导的事儿呢。”李家宁说,要想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首先要理解他们。“他们远离家乡八九天了,想家想亲人非常正常,尤其微信中看到孩子、爱人、父母甚至还有爷爷奶奶的照片,出现心理问题,谁都能理解。”李家宁说,而这个时候,我们这些年长的医生就要及时站出来,现在许多年轻人喜欢微信聊天方式交流,我们就在群里用最真切而诙谐的语言,用自己积攒的经验,为这些人“聊伤”。午饭后,由于天气不错,一些队员在医疗队驻地酒店院子里散步。而几个医疗组的组长,也都在这个时候对自己的队员进行“话疗”。几句真实的关心,几句鼓励的话语,就会让这些医护人员轻松许多。“不光各医院后方有为前线医护人员专门准备的心理干预团队,我们学校也有心理干预热线,也准备推荐给队员们。”5/9领队焦军东说,做这些的目的,就是让这些高压状态下的医护人员,能够不背上心理包袱轻松上阵。15时,记者采访回到驻地,驻地门前院子里的阳光一直很好,而负责感控工作的姚源医生,也一直在酒店门前坚守岗位。她说,有时间我就会晒晒太阳,因为从感控的角度来讲,紫外线对病毒有非常好的杀灭作用。而对我们队员来说,多享受一些阳光,就能让我们的心理更加放松。一位援鄂医护人员的心得感受【第三篇】“你们在湖北要好好干,多向专家们学习!”“到了哪边,要做好自身防护,有空多联系!”“相信你们是最捧的,我们等你们平安归来!”……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在送完李红花、金玉梅作为江西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出征湖北后,于2月17日上午,在该院门诊大楼门口再次举行欢送仪式,又将送出2名医护人员作为江西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支援湖北。区领导徐平华、医院院长曾发林及其他院领导班子成员、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共30余人参加欢送仪式。此次支援湖北的两名医护人员分别来自区人民医院肾内血液科血透室护师杨晓芙,急诊科主管护师陈英,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当得知此次支援消息后,她们主动请缨,加入湖北抗疫一线的队伍中。在欢送仪式上,徐平华表示:“现在,我们送别杨晓芙、陈英2位白衣战士,我有6个字三句话要说,第一句是感谢。6/9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和全区人民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第二句是希望。此次支援湖北对于每一名医务工作者来说是一个考验,也是展示我们赣县区医务工作者良好形象的重要契机。希望我们2位白衣战士到岗后,服从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调配,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让湖北人民感受到我们赣南苏区人民的温暖;希望你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做好自身防护,确保自身安全。第三句是祝福。祝愿我们的白衣战士能征善战,你们要一个不少的平安归来!“今天终于要出发湖北了,终于实现了我的愿望,其实我现在的心情是比较平静的,因为我早就做好了准备,因为湖北那边情况也比较严峻,所以我希望能去了以后,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和湖北那边的同胞一起共同的面对这个严峻的时刻,一起共度难关,在那边我会做好防护,尽力保护好自己,也请每一个关心我的朋友和家人,请他们不要过于担心。”杨晓芙对笔者如是说。“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简短的欢送仪式上,她们告别家乡、告别同事、告别亲人,启程奔赴湖北,同全省其他地区的医护人员一道,将投身战“疫”一线。在全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集中赴鄂的飞机上,陈英接受江西卫视记者采访时几次哽咽,感慨万端:“国家有难,匹夫有责。钟南山院士已经都84岁高龄,他都第一时间挺身而出,我们没有什么理由不去前仆后继,已经到了抗疫的攻坚阶段,也是最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把这个接力棒接过来,因为7/9前面很多同志已经很辛苦了,日夜操劳、没日没夜,所以说到现在我就想流泪,相信我们到了那里,也会用尽我们的全力,支援湖北、支援随州!”一位援鄂医护人员的心得感受【第四篇】2月12日上午,按照上级关于对口支援湖北省孝感市的相关工作部署,经过筛选,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医医院马业平等4名医护人员光荣入选黑龙江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2月12日抵达孝感后,经过短暂的休整,马业平被分配到孝感市应城市中医医院,负责危重症患者的诊疗工作。在看到患者充满期待眼神的一刹那,马业平告诉自己,无论多么辛苦多么艰难,他都一定要尽全力与这些患者共抗病魔。值班第一天,马业平管辖的区域有一名患者呼吸困难,心跳骤停,情况危急。气管插管、心肺复苏,马业平临危不乱,与一起值班的战友们从“死神”手里抢回一条生命。可在之后10多天的工作中,又相继有重症患者出现类似症状,并有人不幸离世。马业平无法释怀,如何改善诊疗方案、提高危重症患者治愈率,成了马业平心中最急切解决的问题。在工作中寻找原因,查阅资料,跟同事们探讨,马业平尝试着改进治疗方案,发挥自己中医专业的特长,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改进现有的救治率。通过参考官方的中医诊疗方案,马业平将患者进行划分,根据8/9具体情况细化方案,几天后便开始显效,患者症状得到较大缓解,“中医马老师”也成了大家对他的特有称呼。2月24日,一名新冠肺炎患者需要血液滤过治疗,因血液滤过仪器是疫情发生后捐赠的,当地医护人员没有治疗经验,紧急向医疗队求助。有过治疗经验的马业平临危受命,与同事默契合作,完成了应城市中医医院首例血液滤过治疗,也是当地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血液滤过治疗。马业平在查房过程中发现,很多重症患者都有点消极,他不断地告诉患者:“加油,要有信心,我们都在身边陪着你。”“坚强起来,别怕,咱们一起打败病毒。”一句句带着满满正能量的话语就像黎明前的曙光,回荡在午夜的重症病房,予人温暖和力量。“其实每天看着重症患者在与病魔抗争,我们医生要做的不仅仅是给予医疗上的救治,给他们信心和鼓励也很重要。”为了鼓励患者,马业平和一起值班的队友在防护服上写上了“大王来巡山”“要保持微笑”等字样,鼓励患者也鼓励自己。他负责的病房里总有笑声,大家都说“中医马老师”不仅中医技术好,人也诙谐幽默,平易近人。作为牡丹江市中医医院重点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马业平始终不忘自己要加入党组织为民服务的初心。临行前,他又一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值班结束,回到驻地已是凌晨2点,他还是认真撰写思想汇报,交给了临时党支部书记。2月21日,牡丹江市支援应城医疗队召开临时党支部扩大会议,会上对马业平提出表扬:“疫情期间工作任务重,马业平同志不忘严格9/9要求自己,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团结同事钻研技术,用行动践行着服务人民健康的初心,值得大家学习。”3月5日,传来好消息,马业平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为黑龙江省唯一一名获此殊荣的中医医师。3月8日,马业平火线入党,他终于实现了自己心中的愿望。3月21日,马业平圆满完成援鄂任务,回到家乡休养。然而,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家乡牡丹江市绥芬河市因境外输入疫情,成为全国关注的重点区域。“我有过湖北抗疫经验,我是一名党员,保卫家乡,守卫国门,我义不容辞,再次请战!”4月10日,还没有和家人团聚,没有陪伴分离了两个多月的儿子,没有和等候他归来的母亲吃一顿饭,没有和亲朋好友紧紧相拥,结束医学隔离的马业平再次披上白色“战甲”,奔赴牡丹江市康安医院投入防控工作。因为经验丰富,马业平被安排负责轻重症患者筛查及轻症患者诊治工作。征鞍未卸,再赴战场。面对大家的关心,马业平给同事发来这样一段话:千里之外,我们帮助孝感人民,现在疫情蔓延到了“家门口”,白衣战士岂能容许家乡人民安康受到威胁。守国门,护家乡,我辈责无旁贷,必倾尽全力,保卫家国。
本文标题:2023年一位援鄂医护人员的心得感受【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963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