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精编3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精编3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精编3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四年级语文下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4、能过课件感受天都峰的“又高又陡”,从而体会小姑娘和老爷爷爬山前的心理活动;通过朗读学习并讨论了解爬山的过程是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5、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2、教学挂图。3、课件。课时安排三课时。探究过程第一课时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1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参考资料,少熬夜!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⑴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⑵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⑶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三、通读课文,感知大意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石级:石头台阶。仰望:抬头望。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四、指导写字,掌握笔顺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五、布置作业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2、抄写本课生字、词。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第二课时一、紧扣课题,承前启后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二、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2、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3、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4、“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参考资料,少熬夜!⑴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⑵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3、4自然段。5、“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⑴学生读书圈划。⑵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⑶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⑷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三、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多媒体出示思考题:⑴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⑵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⑶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四、总结课文,明白道理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第三课时一、课外延伸,交流课余生活1、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呢?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2、指名交流,师生评议。二、完成作业听写、基础训练练习。三、课后小结知识技能目标完成地不错,但是情意目标稍欠火候,对于战胜困难,互相学习鼓励品质,只能初步地培养。原因可能是学生家庭条件较好,生活较舒适,没有碰到过什么困难,所以没有实际生活的体会。常规方面今天有了一个很大的突破,学生读书声音大了,不再细声软语了。下一步将培养学生大声地回答问题。板书设计参考资料,少熬夜!爬天都峰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爬天都峰》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文中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1个。能正确读写笔陡、石级、铁链、似乎、发颤、奋力、鲫鱼、纪念、辫子、勇气、决心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借助相应的网络素材,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了困难;使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懂得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4、指导学生学习并运用多读多想、边读边想的方法,读懂课文的意思。教学重点理解“我”和老爷爷爬天都峰的过程。教学难点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说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初步了解事情的经过。3、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部分生词的意思。二、精读课文,分层感悟1、激发兴趣,借助地图,了解黄山的地理位置及主要的风景点。2、提问:天都峰是一座怎样的山峰呢?(运用课件,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抓住重点词语“云彩”“笔陡”“天上”“挂”等,感受天都峰的险峻峭拔,高不可攀;读好文中的问句“我爬得上去吗?”和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体会“我”的畏难情绪。)3、质疑:这么高的山峰,“我”和老爷爷是怎么爬上去呢?4、分组开展自主合作学习:⑴每个组员都要充分地朗读,积极地思考,抓住“我”和老爷爷的三次对话体会他们是怎么互相鼓励,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⑵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⑶其他组员进行补充后,由小组长综合、总结,准备在班内交流。5、交流汇报:{}⑴第一次对话,看似简单,却表现出说话人的复杂心情。联系具体语言环境,可从“也”字上体会到一老一小都从对方身上受到鼓舞,以至于最后决定“咱们一起爬吧!”朗读时,要强调重点词“一起”“也”,读出彼此称赞的语气。参考资料,少熬夜!⑵第六节中的“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终于”等词语体现了他们登山的艰难和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他们之所以激动,不仅仅是登上了天都峰,更重要的是从对方身上汲取了力量,克服了困难。要指点或启发学生注意老爷爷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突出重点词,读出兴奋的心情。学生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象,从老爷爷角度想象他爬天都峰的情景,体会“终于”登上山顶后的喜悦。⑶第三次对话中,“居然”一词饱含深意,突出了相互鼓励中蕴含的巨大力量。可以想象他们在登山中是怎么用对方的言行为自己打气的。5、总结全文,讨论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教育学生学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三、内化、积累、运用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在对话上的特色。2、学习文中对话的写法,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你熟悉的人之间的对话。《爬天都峰》教学设计3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困难的过程。3.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后的思想变化。2.读懂课文结尾的一句话。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三课《爬天都峰》,现在,拿出你的本子,我们来听写一下本课中的字词,看看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出示课件1)爬山峰顶似乎仰起脸奋力辫子勇敢白发苍苍居然(写完的同桌互相检查、订正)2.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生:课文主要写暑假,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师:爬上天都峰了吗,是怎样爬的?生:写暑假里,爸爸带我爬天都峰,遇见一位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困难,终于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情。真好,他用一句话就把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都说清楚了,我们以后就要用这样的方法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参考资料,少熬夜!二、学习1-2自然段,初步感知天都峰的特点同学们,你们去过天都峰吗?知道天都峰是什么样吗?老师这儿有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下:(播放视频课件1)谁能说说你看到的天都峰是什么样的?(天都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天都峰顶特别高(高)生:天都峰的山路很陡,要爬上去很不容易(板书“陡”)师:我们课文中就有描写天都峰高和陡的句子,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感受写具体的?把相关的语句画出来(出示课件)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师:是呀,天都峰高1829米,将近2000米,从山脚往上看,就像在云彩上面一样。谁能用你的朗读来让我们感受到天都峰的“高”?师:还从哪些地方看出他的高和陡?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师:你觉得这一句里面哪个词用的好?生:我觉得一个“挂”字让我们看到了天都峰的“陡”好像是垂直的,没有一点坡度。师:天都峰的坡度大多在70度左右,最险峻的地方能达到90度,所以作者说就像是从天上挂下来的一样。生:我觉得“似乎”用的好,如果没有这个词,句子就不够准确。师:看到这样高和陡的石级,他对自己说:“我爬得上去吗?”说明作者心里对不禁产生了怎样的情绪:三、通过两次对话来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师:小女孩最终爬上去了吗?怎么爬上去的?请同学们看这一句话(出示课件)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师:一老一小指的是谁?(板书:老小)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也就是说小女孩从老爷爷身上汲取力量,老爷爷从小女孩身上汲取力量。?从文中找一找有关的语句(出示课件)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年纪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再仔细读一读这几句话,具体的说说他们俩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面可能在想些什么?生:老爷爷:那么小的小女孩也来爬那么高,那么险的天都峰,我也要和她一样,爬上去。生:小女孩:白发苍苍的老爷爷都能爬天都峰,我也不怕困难,也要爬上去。是呀,他们看到对方的时候,都从对方身上汲取了力量。你觉得这种力量是什么?(板书:信心、勇气)。他们心里都暗暗的下定了决心,有了爬上去的勇气,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分角色把几句话再读一遍,找三位同学来读。参考资料,少熬夜!从课文中找出我努力爬山的句子,说说我是怎样爬山的。(出示课件)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个样?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师:你是从哪个词语体会到我爬山很努力?生:我从“终于”这个词体会到他们爬到峰顶的高兴的心情
本文标题:《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032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