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二章远古到秦汉之文化与经济
第二章遠古到秦漢之文化與經濟摘要中國自新石器時代的農業村落即已開始有文化的發展,獨立發展成的農業和文字,為中國文化起源的兩大支柱外,另養蠶取絲、骨卜、殷商的裝飾藝術,都在在地證明中國文化起源於本土,非從外地傳播或移植而來的有利證據。此一時期留下許多的神話和傳說,爲瞭解遠古時代的經濟文化,提供了探索的資料。歷經遠古到秦漢的漫長期間之發展,形成穩固的農業社會,建立家族制度;各種學術思想也都在此時期奠立了根基,文化中的人文特質已高度發展;獨特的方塊文字與線條之美的書法藝術都已格局底定;經濟文化的地理疆界也在秦漢時期大抵劃定;秦漢帝國的規制,成為中國二千餘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單元目標◎探討古代文化的起源與族群的融合。◎探討古代國家的起源與社會經濟的變遷。◎探討兩千年前中國文化發展之豐富內容。第一節遠古到秦漢時期文化之演進一、史前時代與中華民族的形成在文字記載未產生以前的人類活動時期,稱之為史前時代,而這個時代的人類文明,稱之為史前文明。中國史前文化按照考古年代主要分為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以及青銅時代。史前考古學著重從史前文化遺址的地質、器物、古人類、古生物遺存來研究,歷史考古學則通過文字、銘刻、古建築等方面考察古人類的歷史。遠在舊石器時代的初期,人類已能運用雙手製作工具,並且已經能使用火和熟食,火的使用奠定新石器時代以後燒製陶具的基礎;舊石器時代人類並已從漁獵生活進步到畜牧生活,也產生了家庭組織;距今一萬八千年前的山頂洞人已能磨製光滑、鑽孔、刻紋的骨器和許多所謂「裝飾品」;這個時期並進一步出現了按血緣關係結成氏族的母系社會。母系社會直至新石器時代晚期,因為耒耕農業充份發展,經濟生活中採集的首要地位漸被農業取代,男子成為社會的生產主力,父系社會才逐漸形成。中國的新石器時代大約始於公元前6000多年,以磨製石器、製陶和紡織的出現為基本特徵。從河南澠池縣仰韶村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開始,黃河流域東部有以黑陶為特徵的龍山文化﹔中西部有以彩陶為特徵的仰韶文化;東南沿海地區以及長江中下游地區有以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址,如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河姆渡文化、馬家濱文化、良渚文化等。人類從舊石器時代進入新石器時代,這時農業已經誕生,種植的農作物有黃河流域以旱地耕作的粟和長江流域的水稻及蔬菜,且普遍飼養豬、狗的家畜;在住的方面已能建築房屋,黃河流域的住屋則多以半穴居的建築,長江流域則為干欄式建築,並形成村落,有一定的格局;在石器製作方面已由打製進步到磨製,更發明了製陶的技術,各地區的陶器,有許多不同的「類型」。這個時期創製的「三足」陶器,經後世沿用發展為主要禮器(宗教用具)鼎的基本造型。在陶器裝飾紋樣與造型對「線條」的精熟掌握,奠定了中華民族往後數千年「書畫」等「線條藝術」的基礎。在一部分人從事糧食生產,多餘的勞力可以做專精的工作,因而產生了分工,生活方式和社會結構也隨之發生劇烈的變動,新石器時代也由「採糧食經濟」進入到「產食經濟」的階段,經營農業村落的生活,考古學家稱之為「新石器革命」。因此,中國文化的起源也就呈現了「多元性」。分布在黃河流域的許多不同部落,通過婚姻和兼併戰爭,族群不斷地混融,形成所謂的「中原文化」,即是由古代分佈在黃河流域的許多不同部落交融混合而成的文明,這是發生在東亞大陸第一波較大規模的民族融合,在中國歷史早期發展的過程中,正是傳說中的神農、黃帝、堯舜、禹以至夏代之全時期。此一時期留下許多的神話和傳說,爲瞭解遠古時代的經濟文化,提供了探索的資料。根據古史傳說與考古遺址推測,中國遠古時代的族群分佈,主要有三個族群,分別是:華夏族群、東夷族群、苗蠻族群。根據傳說與出土文物,華夏族群有「蛇(龍)」的圖騰信仰,東夷與苗蠻族群普遍有「鳳、鳥」信仰,各處散佈的氏族部落還分別存有以各種動物為圖騰的不同現象。經過長期各族群的交流、混融與征戰,以蛇圖騰為主的遠古華夏族群,融合其他氏族部落,即蛇圖騰不斷合併其他圖騰,逐漸演變為「龍」。結果「龍」終成為中國西部、北部、南部許多氏族、部落和部落聯盟一個主要的圖騰。任何一個民族早期的歷史,大多經過神話(myth)與傳說(legend)的階段。至於傳說中的古史,正表現了古代文化演進各階段的特徵,其中以「三皇」和「五帝」最為著名。一般以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為三皇;五帝則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教民熟食,人類從生食進入熟食階段,取火技術的發明,是人類文化史上的大事;伏羲氏發明製作網罟,教民飼養,又制定嫁娶,建立婚姻制度,始畫八卦,發明了代表自然現象的符號;神農氏發明耒耜、考察土宜,嘗百草求可食之物,教民種五穀(黍、粟、麥、稻、菽),並定日中為市,以物易物。由於發明了農業,始食物有穩定的來源,先民生活更為安定,神農氏也被後人尊為醫藥之祖。黃帝號軒轅氏,打敗炎帝後代於阪泉,再敗九黎君長蚩尤於涿鹿,並北逐葷粥,各部族擁戴為天下共主,建國於有雄(河南新鄭)。黃帝建立了初步的立國規模,相傳他和同時代的人有許多重要的發明,如衣裳、冠冕、宮室、舟室、弓矢、指南車、天文、曆數、音律等,元妃嫘祖發明了養蠶取絲,史官倉頡創作書契(文字)。中國歷史自黃帝以後,有比較清楚的系統,中國古代文明至黃帝而大備,所以後世尊黃帝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二、古代國家之起源與社會文化之變遷從遠古舊石器時代經新石器時代到夏商周(西周和東周的春秋戰國時期)的轉變,亦即是遠古社會到貴族、奴隸社會的轉變,共一千八百多年。禹是中國第一個王朝的開創者,表現在禹開始樹立了傳子的家天下的新局面。從禪讓的「公天下」到傳子的「家天下」,史家的詮釋是由部落聯盟的推舉制轉變到統治地位由特定家族繼承,換言之,禹所建立的夏王朝象徵著「國家」的出現。夏代已經出現以祖先祭祀為核心的宗法社會,祭祀祖先的「禮法」也初步具備。宗法制度另一基礎──父系家長制在夏代就已具備。至於商周二朝代王位繼承制度的演變,商代前期是兄終弟及制,到商代最後四王就改為父死子繼。周代的宗法制度,其標誌有三:一、嫡長子繼承制;二、分封制;三、嚴格的宗廟祭祀制度。新石器晚期的夏代,已在天文、曆法及其他科技方面獲得相當成就。夏代已有天干計日法。中國的陰曆創始於夏代,並用每十九年七置閏月的方法來補充。商代據月圓日之變化,已有大月小月之分,一月又分三旬。在數學方面,商代已開始使用十進位計算方法,到了西周時期,數學更是「士」階級教育的必修科目,這時還出現了專職會計,在官府中叫「司會」,在軍隊中稱「法算」,還有世代相傳專門掌管天文曆法和掌握數學知識的「疇人」。商代的墓葬已發現「砭石」,先秦古籍有記載東周時代針刺治病的例子,西周時期也已出現醫學之分科。三、春秋戰國時期之社會變遷與學術思想、科技文學成就到了西周末年,貴族政治開始出現崩潰地趨勢,宗法秩序日漸紊亂。且自春秋時代,孔子提倡「有教無類」,知識普及,再加上國君的擢用,遂造成「布衣卿相」之局。由於社會日趨複雜,生產與人口迅速增加,官吏、軍人和商人新階級之成長,使社會呈現多樣化。華夏民族在與夷狄征戰過程中,也有意無意的吸收了胡族的部分生活習尚。由於胡服便於作戰、生活,對中國後代服飾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其次,為了在與胡人征戰中取得均勢,戰國時代,騎馬術也由邊疆的游牧民族引入華夏。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宗教束縛解除,一種新的生活風尚取而代之,傳統重要的禮器,不論玉器或青銅器,都已擺脫宗教與宗法的氣氛,轉向生活日用器物方面的發展,增加了許多以實用為主的用品。隨著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生產的迅速發展,各國的政治變革,學術領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社會思潮和文化藝術也達到空前的繁榮。儒家:儒家學說最大的創意是把「仁」作為思想系統的中心,以「仁」釋「禮」,將外在社會規範化為內在自覺意識,孟子將這一理論形成「內在論」的人生哲學,強調道德自律(植基於「性善論」),突出了個體的人格價值和歷史使命。荀子則認定人性本惡,主張用禮儀來規範人的本性,來克制情慾,約束行為,社會才得以安寧。墨家:開創者為墨子,認為天下之亂,起於自私自利而不相愛,因此必須「兼相愛」;天下之大害,是由於人類的互爭,戰爭是不義行為,所以主張「非攻」;墨子處處提倡實用,反對過度物質享受,生活應以維持基本的需求為限,又提出「節用」、「節葬」、「非樂」等主張。為實現理想,墨子組織了一個嚴密的團體,領袖叫「鉅子」,信徒皆稱「墨者」。在戰國時代,墨家的思想甚為流行,與儒家並稱顯學。道家:代表人物為老子和莊子。老子認為,無形無聲、無狀無象的「道」是世界萬物的本源,「以柔弱勝剛強」是老子的典型辯證法思想。道家主張樸、柔、純、靜的生活,少私寡欲、不爭、去利、去甚;理想的典範是水、母親、雌性、嬰兒和所有柔的形態。莊子思想承襲老子,並另有創新,最大不同的地方在於莊以第一次突出了「個體」的重要性。《莊子》一書還啟發後人看到人的意見、語言與理性有侷限性,這一點對後世「禪宗」思想的形成深具影響。法家:起於戰國時代,所講求的是人君統治的技術,可分三派:一是重「法」派,以魏國的李悝與秦國的商鞅為代表,著重制訂法律條文,以嚴刑重賞,來貫徹執行;一是重「術」派,以韓國的申不害為代表,主張君主應有駕馭臣下的方法和手段;一是重「勢」派,以趙國的慎到為代表,主張國君應有權勢,才足以服人。集法家三派學說之大成的是韓非,承荀子性惡思想,認為人君治理國家,應該法、術、勢三者兼籌並顧,有《韓非子》一書傳世。除了儒、墨、道、法四家外,據《漢書.藝文志》載,有主張「五德終始說」的鄒衍,稱陰陽家;主張正名實和堅白同異之辨的惠施、公孫龍,稱名家;主張君民並耕而食的許行,稱農家;以詐謀遊說而取富貴的蘇秦、張儀,稱縱衡家;兼有儒、道、墨、法等家思想的《呂氏春秋》,稱雜家;加上「街談巷語」的小說家,合為「十家」。春秋戰國時代,中國所塑造的學術思想,有其突出的民族特質。中國學術的特質,自春秋時代起,已奠定「人文精神」指導核心,各派哲學基本上都是社會論的政治哲學,他們共同關心的都是人的社會,關心道德問題和組織人類社會問題。他們普遍著立於人生修養的教訓、社會處事的規律。春秋時代末期,出現了「籌算」,世界上最早使用十進位值制的數碼系統,有縱橫兩種布籌法;後代的珠算、算盤就是在籌算、算籌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九九乘法」口訣也在春秋早期就已經成為普通常識;春秋戰國時期,四則運算也已經完備。戰國時期中國醫學就有了診脈法,成書於戰國時期的醫書《黃帝內經》,是第一部有完整體系的醫學著作,中國此後獨特發展的經脈理論與針灸技術,都在此一時期奠定了基礎。在文學方面,中國最早的一部散文著作《尚書》(也稱《書經》),是虞、夏、商、周各代執政者的文告、說辭以及某些朝廷大典紀錄的總集。現存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章法以四言為主,它的藝術表現手法被後人概括為「賦」、「比」、「興」。「賦」鋪陳直言,「比」是比類喻意,「興」則是利用眼前或想像中的事物起興引出主題。《詩經》之後,南方的楚國出現了以屈原《楚辭》為代表的新詩體,摹仿楚國方言和民間歌謠中的自然韻律,用一種長短參差的句法,掙脫了傳統四言詩的約束,充滿了鮮活的生命,後來的「漢賦」即是從《楚辭》演化出來的。先秦詩歌,《詩經》與《楚辭》是兩部最偉大作品,《詩經》是北國風貌,民歌風格,是一種現實主義的手法;《楚辭》則代表南方文學,詩人心血,是浪漫主義的形式。四、秦漢帝國的文化建制、科技成就與學術思想西元前221年,秦王政併六國,秦王政不再稱王,改稱「皇帝」,自稱「始皇帝」。皇帝之下,中央政府設丞相(掌理全國政務,下設九卿,分掌庶務)、太尉(負責全國軍事)、御史大夫(丞相之副,職掌監察百官),稱三公。在地方制度方面,採納李斯建議,初分全國為三十六郡,後增置四十餘郡。郡下設縣,均由朝廷直接任命。西漢初年,地方行政區劃仍採秦代的郡縣制,也兼採封建,這種郡縣與封建混合施行的制度,史稱「郡國並行制」。後因發生七國之亂,亂平後,王國官吏由朝廷直接派遣。地方行政仍以郡和縣為主體,都由中央政府派任。秦漢時期出現
本文标题:第二章远古到秦汉之文化与经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05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