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二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49—2009)主讲人:苏海舟■简介1992年-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2001年-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05年-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09年-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柯受良《大哥》歌词摘要:……等一个未知天我不做大哥好多年……不要逼我想念不要逼我流泪我会翻脸我不做大哥好多年……时光不能倒退人生不能后悔爱你在明天1840年前的中国经济状况北宋,中国历史最为弱小的时期,国家年税入是欧洲各国总和的约7倍,人均财政税收是欧洲的3倍。北宋大臣抱怨“世风奢靡”,说:现在的农夫走卒居然也穿上了丝制的鞋子。欧洲传教士说,当时一位欧洲君主的生活水平还比不上东京汴梁一个看城门的士兵。明隆庆5年(1571)国家岁入白银250万两。张居正改革之后的万历28年(1600),岁入400万两。清顺治7年(1650)岁入1485万两。咸丰年间(1850前后),岁入约为3000-4000万两。1840年、1949年、1992年与2011年1840年前,“我一直做大哥”1840年后,“我不做大哥好多年”2011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2050年前后,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重新做大哥”,我们等了两个世纪。研究的理论、方法与逻辑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市场经济体系:(1)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2)经济发展的一般共性与特性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主线与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分期及其内涵3.工业化战略与推进工业化战略的手段:目标与手段的选择需要强调的几个问题“特色”与“中国特色”:特色突出的是个性的东西,“中国特色”强调中国独立自主的探索道路。经济、经济与政治: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经验命题历史分期与“主线”:经济过程具有复杂性(单纯的经济问题是不存在的),通过主线能够清楚地认识经济历史变迁的过程。中国特色的由来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从历史中得出的经验教训经济与政治:在经济建设中,以经济为手段,市场经济体制;以政治为手段,计划经济体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还有两个反作用。1982年9月,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严格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程以此为起点。但是,1949—1982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中国特色”的东西,如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思想。内容安排第一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阶段与特点第二讲三代领导人的经济思想与经济体制及其改革常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分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3)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1956)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时期(1956—1976)拨乱反正时期(1976—1978)改革开放时期(1978——19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992—至今)注:1956年出现“跃进”的提法。第一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阶段及其特点国家工业化战略的意义:为何要工业化?历史与现实。推动工业化战略手段的演变:经济手段与政治手段。六十年的成功与挫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经验与教训——总结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与发展是在推进国家工业化与转变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获得的。国家工业化的历史依据在1862—1874年的“同治中兴”时期,李鸿章上奏清廷,“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1919年,孙中山在《实业计划》(又称《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中指出,“予之计划,首先注重于铁路、道路之建设,运河、水道之修治,商港、市街之建设。盖此皆为实业之利器,非先有此种交通、运输、屯集之利器,虽全其(具)发展实业之要素,而亦无由发展也。其次则注重于移我(民)垦荒、冶铁、炼钢。盖农、矿二业,实为其他种种实业之母也。”国家工业化的现实意义其一,世界近代史给出的启示是那些落后的、传统的农业国纷纷倒在西方殖民主义工业国的枪炮下。因此,在没有前例表明受压迫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国可以打败先进的现代工业国的情况下,那么,通过“工业化”战胜“工业化”也就成了唯一的路径选择。其二,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圆百年强国之梦及对工业化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结使得中国大多数政治家都钟情于国家经济的工业化。其三,在苏联工业化巨大成就的鼓舞下,并且也为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毛泽东同样确立了国家工业化战略,试图尽快改变落后的传统农业国的局面。——在政治热情不断高涨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被赋予了特殊涵义,因此,工业化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更成为一个政治概念。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来的国家工业化类型及其特点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来的国家工业化类型及其特点1956—1978年1978—1992年1992—2002年2002年至今党的领导集体以毛泽东为首以邓小平为首以江泽民为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国家经济制度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计划向市场的体制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工业化战略特征国家型工业化市场型工业化国家控制,计划配置资源,国民经济所有领域均纳入工业化战略。国家权力下放,计划与商品关系并存,工业化战略退缩至工业领域。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国家政治权力逐步退出部分经济领域,实现政治与行政适度分离。推进工业化的手段政治型控制逐步消除政治控制,恢复经济手段市场配置,经济手段引导经济手段引导,融入全球化以国家工业化战略为主线的分期(一)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确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思路,我们称之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化”(1956—1978年)。(二)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继续推进国家工业化的前提下,提出了经济体制转型的思路,称之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工业化”(1978—1992年)。(三)以江泽民为首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称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化”(1992—2002年)。(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化。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02年,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与世界市场经济接轨,并逐步确立将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思路。可称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业化融入全球化”(2002年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历史分期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一)经济自主时期(二)泛政治化时期(三)去政治化时期(四)市场化时期(五)全球化时期——在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是相对均衡的。政治领域与经济领域尽管有重叠,但是依经济规律办事是经济领域坚持的原则。——国家工业化战略确立后,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心开始由农业转向工业。随着国民经济的运行态势转好,党对工业化的政治目标与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整个国民经济建设领域出现了政治化的倾向,并且愈演愈烈,进而导致了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全面政治化(“泛政治化”过程),直至“文化大革命”时期达到顶峰。由于政治因素对经济与社会生活干扰过度,经济建设逐步脱离经济规律,致使国民经济停滞不前,人民生活困难。——随着“拨乱反正”运动的展开,国民经济建设出现“去政治化”过程,经济不再单纯地作为政治的手段而存在。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路确立后,经济规律被重新尊重。——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计划与市场的争议声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使中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市场化时代。市场开始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社会生产力被极大地解放与激发,国家经济规模得到空前壮大。——在世界一体化的趋势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努力融入全球化进程。但是,经济与政治从来不能是脱节的,单纯地注重经济建设而忽视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将有碍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中国的国民经济将逐步进入一个重新均衡、良性发展的时代。1949—2009年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GDP年均增长8.1%,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等偏下收入国家:1952年至2008年,扣除价格因素,我国GDP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增加77倍,位次跃升至世界第3位。(2011年居世界第2位)城乡居民储蓄增加2.5万倍,人民生活由贫困迈上总体小康: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提高到2008年的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44元提高到4761元。2008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1.8万亿元,比1952年底增加2.5万倍。1978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仍还约有2.5亿人,约占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到2007年末,减少为1479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6%。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认为,近25年来全人类扶贫事业成就中,三分之二应归功于中国。财政收入增长985倍,有效提高了国家宏观调控能力:1950年国家财政收入只有62亿元,到1978年上升到1132亿元,到1999年达到11444亿元。2008年达到61317亿元,比1950年增长985倍。粮食产量增长3.7倍,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支撑工业化进程:2008年我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3.7倍,达到52871万吨;猪牛羊肉类产量达到5337万吨,而1952年只有339万吨。粗钢年产从16万吨到5亿吨,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2008年与1949年相比,我国粗钢产量由16万吨增长到50092万吨,纱产量由32.7万吨增加到2149万吨。根据联合国资料,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由1995年的5.1%上升到2007年的11.4%。对外贸易增长2266倍,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城镇化率从10.6%提高到45.7%,走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镇化水平很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0.6%,城乡之间处于严格的分割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0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45.7%,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文盲率降至6.67%,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口80%以上是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左右。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3.3%,高中毛入学率74%,初中毛入学率98.5%,小学净入学率达99.5%,文盲率降至6.67%;当年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454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057万人。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35岁提高到73岁,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2008年年末全国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8张,处于发展中国家中等偏上水平,而1949年为0.15张。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05年的73岁,在世界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中居于领先地位。经济建设成就的背后但是,每一项成就背后都对应着一个矛盾:(1)城乡差距、东西差距(2)贫富差距(3)公平与正义(4)权力与贪欲(5)利益与道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从“泛政治化”中得到的是:教训从“去政治化”中得出的是:经验从依经济规律办事,到脱离经济规律,再到重新尊重经济规律,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到的是:经验有之,教训亦有之(公平与效率同样是社会主义发展必然面临的重要问题)。(一)从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认识与理解过程中获得的基本历史经验: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经济时期验证与演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命题的过程。——历史经验表明,只有二者相适应的原则得以真正的遵守,国家经济才能保持长期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1953年12月,毛泽东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了详细的阐述,认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转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195
本文标题:第二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道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05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