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五章商业银行贷款管理
第五章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经营管理学习目标:贷款业务概述贷款定价几种贷款操作要点贷款信用分析和风险管理贷款是商业银行作为贷款人按照一定的贷款原则和政策,以还本付息的条件,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提供给借款人使用的一种借贷行为。这种借贷行为由贷款的对象、条件、用途、期限、利率和方式等因素构成。第一节贷款业务概述贷款业务种类贷款政策贷款程序一、贷款业务种类按贷款的期限划分按贷款的保障程度划分按贷款的用途划分按贷款质量划分按计息方式划分按照贷款发放的自主程度划分按偿还方式划分贷款活期定期透支信用担保票据贴现工业商业农业科技消费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固定利率浮动利率自营委托特定一次偿还分次偿还贷款期限贷款保障条件贷款用途偿还方式自主程度计息方式贷款质量(一)按贷款的期限划分1.活期贷款:是在贷款时不确定偿还期限,可以随时由银行发出收回贷款的通知。2.定期贷款:是指具有固定偿还期限的贷款。按照偿还期的长短,又可以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3.透支贷款:是指活期存款账户依照合同向银行透支的款项,它实质上是银行的一种贷款。一方面有利于监控贷款的流动性和资金周转情况;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银行按资金偿还期限安排贷款顺序,保证贷款资金的安全。(二)按贷款的保障程度划分1.信用贷款:是指银行完全凭借客户的信誉而无须提供抵押物或第三者保证而发放的贷款。2.担保贷款:是指以一定财产或信用作为还款保证的贷款。根据还款保证的不同,具体分为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和保证贷款。3.票据贴现:它是指应客户的要求,以现金或活期存款买进客户持有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的方式发放的贷款。票据贴现实行预扣利息。抵押贷款:是指按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者的财产为抵押发放的贷款。质押贷款:是指按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者的动产或权利为质物发放的贷款。保证贷款:是指按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或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担保法》(三)按贷款的用途划分1.工业贷款:用于补充工业的贷款。2.商业贷款:用来补充商业流动资金的贷款。3.农业贷款:用于改良土壤、造林、水利等方面的长期贷款及用于购买种子、肥料等方面的短期贷款。4.消费者贷款:指贷款给消费者个人用来购买消费品或支付劳务费用的贷款。一是按性质安排贷款;二是监控贷款的部门结构,防范贷款风险。(四)按贷款质量划分1.正常贷款: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2.关注贷款:目前有能力还,但存在一些对偿还不利的影响因素。3.次级贷款: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正常经营收入无法保证足额还本付息。4.可疑贷款: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有一部分损失。5.损失贷款: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有一小部分能够收回。一是有利于加强贷款的风险管理,提高贷款质量;二是有利于金融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监管。(五)按计息方式(利率约定)划分(1)固定利率贷款(2)浮动利率贷款(六)按照贷款发放的自主程度划分1.自营贷款:是指银行以合法方式筹集的资金自主发放的贷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贷款。2.委托贷款:是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银行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3.特定贷款: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并对可能造成的损失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后,责成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七)按偿还方式分1.一次偿还贷款:指借款人在贷款到期日一次性还清贷款本金的贷款,其利息可以分期支付,也可以在归还本金时一次性付清。2.分期偿还贷款:指借款人按规定期限分次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贷款。中长期贷款大都采用这种方式,其利息的计算方法常见的有加息平均法、利随本清法等。一方面有利于加强银行监测贷款的到期和贷款收回情况,准确测算银行头寸的变动趋势,另一方面有利于银行考核收息率,加强对应收利息的管理。二、贷款政策贷款政策含义贷款政策制定应考虑的因素贷款政策的内容(一)贷款政策的含义贷款政策是指商业银行为实现其经营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贷款业务的各项方针和措施的总称。(二)制定贷款政策应考虑的因素1.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2.银行资本状况3.银行负债结构4.服务地区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周期5.银行信贷人员的能力和经验(三)贷款政策的内容1.贷款业务发展战略2.贷款操作程序及权限界定3.贷款的结构和规模4.贷款种类及地区5.贷款的抵押与担保6.贷款定价7.贷款档案管理政策8.贷款的日常管理和催收制度9.不良贷款的管理1.贷款业务发展战略〓银行贷款政策首先应当明确银行的发展战略,包括开展业务应当遵循的原则,银行希望开展业务的行业、区域及业务品种和希望达到的业务开展规模与速度。贷款业务发展战略首先明确贷款业务的经营方针。目前是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2.贷款操作程序及权限界定〓贷款操作包含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贷前的推销、调查及信用分析阶段;第二阶段是银行接受贷款申请以后的评估、审查及贷款发放阶段;第三阶段是贷款发放以后的监督检查、风险监测及贷款本息收回的阶段。贷款权限界定即贷款审批制度——目前我国实行“审贷分离,分级审批”制度。〓审贷分离:即将贷款程序的三个阶段分别交由三个不同的岗位来完成,并相应承担由于各个环节工作出现问题而带来的风险责任。三类人员是:贷款调查评估人员、贷款审查人员和贷款检查人员。贷款调查人员负责贷前调查评估,承担调查失误和评估失准的责任;贷款审查人员负责贷款风险的审查,承担审查失误的责任;贷款检查人员负责贷款发放以后的检查和清收,承担检查失误、清收不力的责任。分级审批是银行根据信贷部门有关组织、人员的工作能力、经验、职务、工作实绩以及所负责贷款业务的特点和授信额度,决定每位有权审批贷款的人员或组织的贷款审批品种和最高贷款限额。授权统一由银行董事会或最高决策层统一批准,自董事会到基层行管理层,权限逐级下降。3.贷款的规模和结构〓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贷款/存款比率——75%贷款/资本比率单个企业贷款比率——10%中长期贷款比率——120%4.贷款种类及地区银行应在企业贷款、消费贷款、农业贷款等贷款领域中分配贷款总额。贷款地区是指银行控制贷款业务的地域范围。银行贷款的地区与银行的规模有关。大银行因其分支机构众多,在贷款政策中一般不对贷款地区做出限制;中小银行则往往将其贷款业务限制在银行所在城市和地区,或该银行的传统服务地区。5.贷款的抵押与担保贷款担保政策:明确担保的方式规定抵押品的鉴定、评估方法和程序确定贷款与抵押品价值的比率、贷款与质押品价值的比率(垫头)确定担保人的资格和还款能力的评估方法与程序等6.贷款定价贷款定价不仅仅是确定贷款利率,还包括确定贷款补偿性余额和对某些贷款收取的费用(如承担费)。银行贷款定价必须考虑资金成本、贷款风险程度、贷款的期限、贷款管理费用、存款余额、还款方式、银行与借款人的关系、资产收益率目标等多种因素。7.贷款档案管理政策一套完整的贷款档案管理制度通常应包括以下内容:贷款档案的结构,即应包括的文件贷款档案的保管责任人贷款档案的保管地点贷款档案存档、借阅和检查制度8.贷款的日常管理和催收制度〓日常管理——贷款发放后,信贷人员应保持与借款人的密切联系,定期或不定期地走访借款人,了解借款人的业务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定期进行信贷分析,并形成信贷分析报告存档。催收制度——如贷款还本付息到期日之前的一定时间,应提前书面通知借款人偿还到期的贷款本息。9.不良贷款的管理预警信号监控重组挽救追偿诉讼冲销等三、贷款程序1.贷款申请2.贷款调查3.对借款人进行信用等级评估4.贷款审批5.签订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6.贷款发放7.贷后检查8.贷款归还贷款申请贷款审批贷款收回贷款调查信用评估贷后检查贷款发放合同签订贷款程序图第二节贷款定价贷款定价原则贷款价格的构成影响贷款定价的因素贷款定价主要方法(模式)所谓贷款的定价是指银行根据其经营成本和信贷风险,综合考虑贷款收益,与借款人协商确定贷款价格的过程。包括如何确定贷款的利率、确定补偿余额、以及对某些贷款收取手续费。一、贷款定价原则1.利润最大化原则2.扩大市场份额原则3.保证贷款安全原则4.维护银行形象原则利润最大化原则银行在进行贷款定价时,首先必须确保贷款收益足以弥补资金成本和各项费用,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利润的最大化是否意味着贷款利率必须是高的?扩大市场份额原则在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要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在信贷市场上不断扩大其市场份额。同时,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也必须建立在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基础上。贷款价格始终是影响银行市场份额的一个重要因素。保证贷款安全原则(风险防范原则)就是使贷款收益能够足以弥补贷款的各项成本。贷款的风险越大,贷款成本就越高,贷款价格也就越高。维护银行形象原则要求银行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货币政策、利率政策的要求,不能利用贷款价格搞恶性竞争,破坏金融秩序的稳定,损害整体社会利益。二、贷款价格的构成1.贷款利率2.贷款承诺费3.补偿余额4.隐含价格1.贷款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客户向贷款人支付的贷款利息与贷款本金之比率。它是贷款价格的主体,也是贷款价格的主要内容。贷款利率的确定应以收取的利息足以弥补支出并取得合理利润为依据。银行贷款所支付的费用包括资金成本、提供贷款的费用以及今后可能发生的损失等。合理的利润水平,是指应由贷款收益提供的,与其他银行或企业相当的利润水平。2.贷款承诺费是指银行对已承诺贷给顾客而顾客又没有使用的那部分资金收取的费用。银行收取贷款承诺费的理由如下:为了应付承诺贷款的要求,银行必须保持一定的高性能的流动性资产,这就要放弃收益高的贷款或投资(机会成本),使银行产生利益损失。为了补偿这种损失,就需要借款人提供一定的费用。3.补偿余额是指借款人应银行要求,保持在银行的一定数量的活期存款和低利率定期存款。它通常作为银行同意贷款的一个条件而写入贷款协议中。要求补偿余额的理由是:顾客不仅是资金的使用者,还是资金的提供者,而且只有作为资金的提供者,才能成为资金的使用者。存款是银行业务的基础,是贷款的必要条件,银行发放贷款应该成为现在和将来获得存款的手段。从另一方面讲,也是银行变相提高贷款利率的一种方式,因此,它成为贷款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4.隐含价格是指贷款定价中的一些非货币性内容。银行在决定给客户贷款后,为了保证客户能偿还贷款,常常在贷款协议中加上一些附加性条款。附加条款不直接给银行带来收益,但可以防止借款人经营状况的重大变化给银行利益造成损失,因此,它也可以视为贷款价格的一部分。三、贷款定价应考虑的因素1.资金成本(借入资金的成本)2.基准利率3.贷款的风险程度4.贷款的费用5.借款人的信用及与银行的关系6.目标收益率7.贷款的供求状况8.预期的通货膨胀资金成本①资金的平均成本:资金的平均成本是指资金的利息费用总额除以平均负债余额,表明每一单位债务的平均成本率,即每单位资金的平均利息费用率;②资金的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可用于投资、贷款的资金所需要支付的借入成本。在贷款定价中,应如何使用这两类成本?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是在整个利率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利率。一般把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再贷款利率作为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商业银行即使自主定价,也绝不等同于自由定价,必须以基准利率为准绳,不能偏离太多。贷款的风险程度银行为承担贷款风险而花费的费用,称为贷款的风险费用,也是贷款的风险成本。银行在贷款定价时,必须将风险成本纳入贷款价格之中。银行通常根据历史上同类贷款的平均费用水平并考虑未来各种新增因素后来确定贷款风险费用率。如过去5年中,对信用AAA级企业发放1年期信用贷款的平均风险管理费用率为0.6%,并以此作为新贷款的风险费用率,则银行对同类企业发放同类贷款500万元,就应收取贷款风险费用3万元(500000
本文标题:第五章商业银行贷款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09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