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八章财务成果核算(XXXX56)
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1/36第八章财务成果的核算第一节利润形成的核算第二节所得税的核算第三节利润分配的核算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2/36一、利润的计算第一节利润形成的核算二、账户设置三、核算步骤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3/36一、利润的计算(一)利润含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其内容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4/36利润总额(税前会计利润)是企业某一会计期间内所有收入与费用、损失之间总体抵减的结果。(二)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收入-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5/36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1.营业利润指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产生的结果,包括主要经营项目和兼营项目发生的费用和获得的收入之间的配比结果。反映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给企业创造的利润数额,它代表企业的实际营利能力。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6/36营业收入(主+其他)-营业成本(主+其他)-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利润营业利润的计算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7/362.营业外收入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如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净收益、罚款净收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政府补助、捐赠利得等。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8/363.营业外支出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如固定资产盘亏损失、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净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罚款支出等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9/36【例题】M公司因未能及时履行与A公司签订的供货合同,A公司收到M公司支付的违约金1500元的支票,并送存银行借:银行存款1500贷:营业外收入1500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10/36【例题】A公司灾区捐款50000元,开出转账支票交付中国红十字会。借:营业外支出50000贷:银行存款50000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11/36练习1.公司一笔应付账款2000元,经批准作为无法支付的应付款,予以转销记入营业外收入账户。借:应付账款2000贷:营业外收入2000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12/362.职工刘某因严重违反公司制度,按照规定对其实施罚款处理,罚款金额为300元,刘某已用现金支付了该项罚款。借:库存现金300贷:营业外收入300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13/36利润总额亦称税前利润。(二)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亦称税后利润。(三)净利润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14/36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25%会计利润应纳税所得额若会计利润无纳税调整事项,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15/36二、账户设置利润总额本年利润(所有者权益)转入转入收入收益类支出费用税金类余额增加转出增加转出余额亏损总额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16/36利润总额本年利润(所有者权益)转入转入余额增加转出增加转出余额亏损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资产减值损失二、账户设置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17/36会计利润本年利润(所有者权益)转入转入收入收益类成本支出费用税金类余额增加转出增加转出应纳税所得额纳税调整所得税费用应交税费利润总额余额净利润(损益类)(损益类)(损益类)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18/36三、利润计算第一、结转收入(收入本年利润)第二、结转费用(费用本年利润)第三、计算利润总额(收入--费用=利润总额)第四、计算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应交税费)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适用税率第五、结转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本年利润)第六、计算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见教材P147-149【例8.4】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19/36【例题】公司某月(期末)末总账账户发生额如下表,试计算本期利润总额(税前会计利润)。科目借方金额科目贷方金额主营业务成本150000主营业务收入300000营业税金及附加15000其他业务收入20000管理费用30000投资收益16000销售费用5000营业外收入3000营业外支出220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000其他业务成本13000财务费用4000资产减值损失50000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20/361.结转收入借:主营业务收入300000其他业务收入20000投资收益16000营业外收入30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000贷:本年利润389000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21/362.结转费用借:本年利润289000贷:主营业务成本150000营业税金及附加15000其他业务成本13000销售费用5000管理费用30000财务费用4000资产减值损失50000营业外支出22000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22/363、计算利润总额(收入--费用=利润总额)389000-289000=100000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23/364、计算所得税---假定会计利润无纳税调整事项所得税费用=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00000×25%=25000借:所得税费用25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50005、结转本期所得税费用借:本年利润25000贷:所得税费用25000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24/366、计算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100000-25000=75000(元)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25/36【例题】公司某月末总账账户发生额如下表借方科目余额金额贷方科目余额金额主营业务成本200000主营业务收入300000营业税金及附加15000其他业务收入16000管理费用20000投资收益56000销售费用5000营业外收入3000财务费用4000其他业务成本25000营业外支出6000该企业适用所得税率25%,假设无纳税调整事项。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26/361.结转收益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借:主营业务收入300000其他业务收入16000投资收益56000营业外收入3000贷:本年利润375000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27/362.结转费用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借:本年利润275000贷:主营业务成本200000营业税金及附加15000销售费用5000管理费用20000财务费用4000其他业务成本25000营业外支出6000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28/363、税前利润=375000-275000=1000004.计算所得税费用(100000×25%=25000元)借:所得税费用25000贷:应交税费-所得税250005.结转所得税费用借:本年利润25000贷:所得税费用250006、净利润=100000-25000=75000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29/36[资料]某公司2007年度结账前各损益类账户余额资料如下:主营业务收入------贷60000、其他业务收入-------贷6000投资收益-----贷2000、营业外收入-----贷3100主营业务成本--借30000、营业税金及附加----借2800、销售费用--------借1200、其他业务成本-----借4000管理费用--------借7000、财务费用-----------借2400营业外支出-----借2700注:该公司所得税率为25%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30/36[要求]:根据上述资料:(1)计算本年度的利润总额;(2)计算所得税;(3)编制结转损益类会计科目余额的会计分录;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31/36P157作业解答10.ABC公司有关账户本期发生额合计如下(该企业适用所得税率25%):主营业务收入600000元;其他业务收入150000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2000元;投资收益18000;营业外收入20000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5000元;主营业务成本350000元;其他业务成本75000元;资产减值损失20000元;营业外支出50000元;制造费用130000元;管理费用45000元,销售费用35000元,财务费用20000元。请按步骤计算ABC公司本年度净利润。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32/36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600000+150000+12000+18000―350000―75000―5000―35000―45000―20000―20000=230000(元)利润总额=230000+20000-50000=200000所得税费用=200000×25%=50000净利润=200000-50000=150000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33/36结转收入:借:主营业务收入600000其他业务收入1500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2000投资收益18000营业外收入20000贷:本年利润800000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34/36结转费用:借:本年利润600000贷:主营业务成本350000其他业务成本75000营业税金及附加5000资产减值损失20000管理费用45000销售费用35000财务费用20000营业外支出50000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35/36[资料]某公司2009年3月发生下列业务:1、5日,向明成公司销售甲产品1800件,每件售价100元,代垫运费1600元,增值税率17%,款项尚未收到。2、6日,将闲置设备出租给威远公司。现收到由威远公司签发、金额为12000元的支票一张,已交存银行。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36/363、15日,公司向灾区捐赠款项40300元,支票已开出。4、24日,向报社签发一张金额为25000元的支票,支付本月产品广告费。5、25日,用支票向保险公司预付第二季度的财产保险费4800元。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37/368、30日,根据工资结算汇总表,本月应支付工资总额为70000元。其中:车间生产人员工资47000元,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为8000元,公司管理人员的工资为15000元。9、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10、30日,本月售出甲产品的单位成本为50元,乙产品的单位成本为80元,结转销售成本。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38/3611、月末计提固定资产折旧15600元。其中: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10000元,公司管理部门折旧4400元,已出租设备折旧为1200元。12、30日,经计算本月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为11760元。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39/38第二节所得税的核算一、所得税的含义二、纳税调整三、核算举例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40/38所得税是指企业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它是根据企业当期确认的应纳税所得额及其适用税率计算确定的。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数会计利润应纳税所得额纳税调整会计准则税法一、所得税的含义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41/38是指在计算某一会计期间应纳税所得额时,将按照会计核算原则和方法确定的会计利润总额再按照税法的规定,将有关项目加回或扣除的计算过程。包括:应纳税所得额调增数;应纳税所得额调减数。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数二、纳税调整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42/38是指企业按照会计核算方法已经计入当期费用并抵减利润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的金额,以及企业计入当期损益但超过税法规定允许扣除标准的金额。1.不准予扣除项目:1)违法经营被没收财、物的损失;2)各项违法和违规支付的罚款、罚金和滞纳金;3)非公益性、救济性捐赠支出;4)与生产经营无关的各种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5)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二、纳税调整(一)应纳税所得额调增数第8章财务成果核算43/381.不准予扣除项目二、纳税调整(一)应纳税所得额调增数1)超过规定的业务招待费;2)超过规定的业务广告费;3)超额公益性、救济性捐赠等。2.属于部分不准予扣除项目会计利润12%按照60%核销,但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
本文标题:第八章财务成果核算(XXXX5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13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