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十章历史时期经济区域变迁
第十章历史时期经济区域变迁第一节原始农业的起源与早期农业发达区一、农业区的形成和发展我国古代农业区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演变过程,某些农业区的地位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早期,以原始农业为主的多种经济形式相继产生。说明我国原始农业和原始手工业都至少已有10000年左右的历史。原始饲养业出现时间虽然晚一些,但也至少有了8000多年的历史。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平原地带是我国原始农业最发达的地区。这一地区大致位于陇山至泰山之间,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平原:关中渭河中下游平原,晋西南汾涑下游平原,伊洛下游平原,济水中下游平原,黄河下游平原。(二)夏、商和西周时期只有黄河中下游地区因为当时的气候湿润、河湖众多、土壤肥沃,有着先进的农业文明。其余地方主要是采集、游牧、狩猎为主的经济生产方式。(三)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地域开发时期。齐鲁的山东半岛、秦国的成都平原、吴国队长江三角洲的开发和利用,并在区域开发的基础上形成了区域核心城市如陶、临淄、宛、郢等。(四)秦、西汉时期黄河流域农业核心地位进一步确立。史记对我国当时的经济区作了山西、山东、江南、龙门碣石四区的划分,实际上最发达的经济区为关中平原、关东地区、成都平原地区,而农业经济促进了长安、洛阳、宛、邯郸、成都、番禺、吴等城市的繁荣。(五)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气候寒冷和北方战乱的影响,北方农业区相对缩小,牧区向南扩展,江淮地区、太湖流域、成都平原等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六)隋唐时期气候温暖,黄河流域农业再造繁荣局面,陇右也是如此。受安史之乱的影响中唐以后南方以稻作为主的农业经济发展可观,出现南北方经济同时发展的态势,北方有长安、洛阳和南方有扬州、益州等经济都会并峙。(七)宋元明清时期宋代农业经济重心东南迁移,长江上游和长江下游的经济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苏湖熟,天下足。南方经济都会如卞京、临安、广州、泉州、福州、成都盛极一时,海上丝绸之路也十分繁荣。明清宇宙期,北方经济衰落,长江中游经济发达,呈现“湖广熟,天下足”的局面,下游经济继续发展而上游相对缓慢;东南沿海、珠江流域的经济开发力度很大。第二节经济重心的变迁一、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重心地位夏、商、周是黄河流域相继出现的三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几个朝代。直到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直是全国的主要农业区。各种手工业生产基地和经济都会也以这一地区最为集中。东汉时期,关中地区经济调敝,关东地区经济依然维持繁荣的局面。洛阳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处于南北交通要冲的宛也十分繁荣。曹魏时期,邺非常繁荣,是太行山以东地区的主要经济都会。黄河中下游地区仍然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十六国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北魏分裂后,西魏、北齐、北周继续采取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措施,黄河流域经济得以继续发展。隋代和唐代前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得以全面恢复和发展。直到唐代前期,黄河中下游地区仍然处于全国经济的重心地位。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首先发展起来,与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地势平坦;第二,河湖密布;第三,气候温度湿润;第四,土地肥沃。二、经济重心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虽然原始农业开始时间比较早,但是在传统社会早期的生产力背景下,自然条件不如黄河中下游地区那样优越,所以经济发展速度一直比较缓慢。直到西汉中期,这里仍然是“地广人稀”、“火耕水耨”的局面,经济发展水平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西晋永嘉之乱爆发以后,大量的中原人民迁往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了这一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和成都平原是全国最富庶的地方,长江中下游地区俨然成为一个新的经济中心。安史之乱是北方经济由盛到衰的转折点。长期的战争使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藩镇割据又使这一局面进一步恶化。在北方长期战乱频仍状态的时候,南方局势却一直相对比较稳定。长江流域经济在六朝时期已经得到初步发展,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使南方获得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经济便迅速发展起来,很快赶上并且超过了北方。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大约开始于安史之乱以后,到南宋时期才最后完成。三、东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一)自然因素1、气候2、水文3、植被4、土壤(二)社会因素1、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2、少数民族的发展3、北方长期的战争破坏4、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秩序5、生产技术的进步第三节农牧业分界线的推移(补充)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是原始社会晚期发生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我国农业区与畜牧区之间的界线发生过多次变迁。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这些变迁主要发生在北方。殷周之际,农业区的北界大约位于泾渭中游—汾水下游—易水流域一线。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一文中说:“龙门—碣石以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战国时期农牧分界线在龙门山以西的延伸,应该是由龙门斜向西南,沿关中平原北部的北山南麓西行,直到陇山之下。秦汉时期,这条农牧分界线发生了变化。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占领了河南地(今河套地区和鄂尔多斯高原)。秦朝在这里设置郡县、修筑长城,并且大规模移民实边,从而将当时农业区的北界推倒了阴山一线。汉武帝以后,农牧分界线大大地向北推进,农业区的北界大致位于湟水流域—河西走廊北侧—贺兰山—阴山以及长城一线。东汉时期,匈奴、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相继内迁沿边诸郡。这些地区的大部分土地成为半农半牧或农牧交错的地方,原来的农牧分界线迅速内移。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的北部山区,畜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农耕地与放牧地错居杂处,农牧分界线进一步内缩,大致位于渭河平原北部边沿至汾水中游一带。唐朝前期的农牧分界线大体上还是碣石—龙门及其延伸线。安史之乱以后,陇右等地被吐蕃占领,牧监的分布出现了由西北向内地移动的趋势。北宋继续置监养马,牧监集中分布在今河南、河北、黄河下游一带成为农牧交错地区。建立辽国的契丹族和建立金国的女真族本来都是游牧民族,由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也开始重视农业生产。今松辽平原中北部发展为当时重要的农业区。为了保护这个农业区,金国沿大兴安岭东侧,直到大青山以北,挖掘了一条长达3000余里的界壕。这条界壕实际上就是当时松辽平原和蒙古高原之间的农牧分界线。元代中书省辖地被称为“腹里”,腹里北部以畜牧业为主,南部则以农业为主。陕西行省北部由于杂居着许多游牧民族,属于半农半牧地区。四川西北部、甘肃以西地区均以畜牧业为主。云南也是一个农牧杂错的地区。明代把长城称为“边墙”。东起鸭绿江,西至祁连山麓,全长12700余里。边墙实际上就是明代的农牧分界线。清代北方的农牧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由陕西省北界,经山西、河北的长城,至辽西努鲁儿虎山,此线以南为农业区;另一条是由贺兰山、阴山、乌拉山至大兴安岭南端,此线以南为半农半牧区或农牧交错区以及零星的农业区(河套平原、银川平原),以北则是畜牧区。东北地区则以柳条边(老边)和新边为界,此线以东为农业区,以西为畜牧区。思考题:近200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重心变化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本文标题:第十章历史时期经济区域变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17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