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2023主题教育浙江千万工程心得体会集合篇
2023主题教育浙江千万工程心得体会集合篇主题教育浙江千万工程心得体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千万工程”源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农民情结和真挚为民情怀。20年来,浙江从全省千百万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使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践证明,只有心里真正装着农民,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不断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才能得到农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才能加快补齐农业农村这块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更加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尊重人民意愿,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千万工程”实施前后农村面貌的鲜明反差、推进落实带来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根本上反映的是发展理念的变革、发展方式的转变。从村庄环境建设到农村全面发展,从物质文明建设到精神文明建设,浙江坚持新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迈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康庄大道。实践证明,观念一变天地宽。只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乡村振兴才能理清思路、把握方向、找准着力点。新时代新征程上,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立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发展和环保、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加强机制创新、要素集成,抓好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实现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良性循环。必须强化系统观念,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浙江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使城乡关系发生深刻变革。实践证明,必须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系统考虑、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兼顾多方面因素,注重多目标平衡。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系统摆布城乡关系,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加大改革力度,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考察,充分掌握省情农情作出的重大决策。20年来,“千万工程”的每一次深化,都是基于调查研究的成果。实践证明,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只有学好练精这个基本功,才能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提出的点子、政策、方案才能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持续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等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掌握实情、把脉问诊,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谋划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不断破解矛盾瓶颈、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工作导向,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基层治理体系“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浙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带头作用,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干在先、走在前,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实践证明,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还看“领头羊”。只有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善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才能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不断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优势。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突出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推动各类治理资源向基层下沉,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必须锚定目标真抓实干,一张蓝图绘到底20年来,浙江始终把“千万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保持战略定力,一任接着一任干,实现一个阶段性目标,又奔向新的目标,积小胜为大胜,创造了接续奋斗不停歇、锲而不舍抓落实的典范。实践证明,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必须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把更多心思和功夫花在狠抓落实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防止“新官不理旧账”。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保持历史耐心,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尤其要注意防止换届后容易出现的政绩冲动、盲目蛮干、大干快上以及“换赛道”、“留痕迹”等倾向,以良好的作风进一步赢得党心民心,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篇二:主题教育浙江千万工程心得体会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了“千万工程”。这项工程从浙江全省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并将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年来,浙江省一以贯之全面实施“千万工程”,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深刻重塑,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乡村治理效能有效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持续改善,“三农”工作取得历史性、开拓性、引领性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千万工程”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推进。经过整整20年的升级迭代,“千万工程”已经从最初兴于一省的人居环境整治工程,蝶变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系统工程。“千万工程”的启动实施表明,必须将满足广大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到21世纪初,浙江省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生活逐渐宽裕,但农村地区在村庄布局、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习近平同志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顺应广大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变化规律,从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的高度出发,作出实施“千万工程”的重大决策,在实践中推动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提升,为乡村全面振兴指明了“人民至上”这一根本价值取向。“千万工程”的目标定位表明,必须将乡村现代化作为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大力实施“千万工程”,其目标就是坚持走乡村现代化道路,努力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千万工程”的实践过程揭示,必须以整体的和自洽的政策体系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是一种全方位、全领域、全系统的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必须能够协同进化、自成一体。从浙江和全国其他地区的实践过程看,“千万工程”注重保障和强化乡村的农业生产功能,坚守粮食生产生命线。在此基础上,“千万工程”围绕乡村再价值化这一核心议题,对乡村振兴的四大基本问题——“人往哪里去”“地往哪里转”“钱从哪里生”“业从哪里寻”进行一揽子的制度安排,形成一个整体推进的、内部自洽的政策体系。在整体推进的政策体系的持续作用下,城乡居民基本权利均一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居民收入均衡化逐步成为现实,乡村以一种不同于城市的发展模式、生活节奏、自然风貌和人文环境,构造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留住原有的乡村常住人口并吸引大量来自城镇的新的乡村居民,城乡之间“有差别但无差距”的理想景象正在显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关键在党。“千万工程”在浙江乃至全国的成功实施,根本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从启动之初“千万工程”就被确定为“书记工程”,明确由“五级书记”共抓共管,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职能部门实施、多方共同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和落实机制。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必须坚持党领导“三农”工作原则不动摇,不断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篇三:主题教育浙江千万工程心得体会“千万工程”是什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二十年前,浙江“千万工程”启动。由此,一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乡村画卷铺陈开来,之江大地上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二十年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先后经历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四个阶段,浙江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以浙江之答回应时代之问,“千万工程”在之江大地的生动实践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浙江样板。“千万工程”是心怀千家万户的“惠民工程”,厚植为民情怀显本色。“千万工程”源于习近平总书记真挚为民的深厚情怀和浙江省委省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二十年来,“千万工程”造福万千美丽乡村,惠及千家万户,从污水直排、垃圾遍地,到河道净化、环境美化,以农村环境整治为抓手,全面打出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和“五水共治”“四边三化”等组合拳,开展“无废乡村”建设,为浙江乡村的村容村貌、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村民收入等方面带来正向效应,乡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等实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认同感不断增强。“千万工程”是力克千辛万苦的“实干工程”,弘扬求真务实硬作风。习近平同志到任浙江后不久就开始密集调研,118天的时间深入11个市和25个县,对农村开展深入考察,在充分掌握省情农情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决策部署。二十年来,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基于广泛深入的调研工作,贴合时代发展,回应群众需求,不断深化“千万工程”丰富内涵,每五年出台一个行动计划,每个重要阶段出台一个实施意见,“千万工程”正是守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的生动实践成果。面对未来二十年路向何方,浙江深知紧贴群众、求真务实这一核心要义,方能应变局、开新局、创胜局。“千万工程”是想尽千方百计的“共富工程”,探寻乡村振兴新路径。二十年前,浙江以“千万工程”为起点,拉开美丽乡村建设的序幕;二十年来,浙江始终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富民安民,放在美丽乡村建设的突出位置,探索形成“共富工坊”“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山海协作”等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未来二十年,浙江将以“千万工程”为起点、以乡村振兴为基点、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方向,将“千万工程”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有效衔接、不断深化,率先探索走出省域共富新路径,奋力谱写勇立潮头、永立潮头浙江新篇章。篇四:主题教育浙江千万工程心得体会“千万工程”实施之初,习近平同志就提出要以统筹城乡兴三农的思路推动建设,指出“必须突破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思想束缚,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走城乡一体化的路子”。20年来,坚持把农村和城市作为有机统一整体系统考虑、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成为浙江推进“千万工程”的一条重要经验。解决农村问题,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三农。过去农村“脏乱差”,表面上看是垃圾污水缺乏处理、村容村貌不够整洁的环境问题,其背后原因则是长期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不足,是城乡发展不均衡和乡村发展不充分的表现。浙江坚持以统筹的思路推进“千万工程”,从村庄整治和建设入手,以此为牵引撬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历经20年发展,这种融合不断深化,并不止于单向的以城带乡、推动城市资源向农村覆盖,还强调以乡促城、提升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通过乡村的发展为城市拓展新空间、提供新动能,在城乡循环互动中实现共
本文标题:2023主题教育浙江千万工程心得体会集合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187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