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书山有路勤为径1/10张烈经济地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01、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02、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包含位置、布局、分布、等方面的意义。03、经济活动:一般包括生产、流通、以及消费活动,其中生产活动是经济活动的基础。04、中心地: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05、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的人口。06、规模效益:是指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的增加,也叫规模经济。07、跨国公司:指在两个以上国家(包括母公司)具有实际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公司。08、跨国一体化:按生产过程在不同区位(国家)进行产业化生产,每一区位只负责最终产品的一个生产过程。09、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个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10、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11、霍夫曼系数:指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的比值.12、区域创新网络:是指积聚在某个区域内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展的相对稳定欢喜的网络。13、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14、经济区:是指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实体。15、产业集群:指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合作又竞争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的地理集中或形成的地理聚体。16、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水平非均等化现象。17、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流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匀协调发展的过程。18、经济活动全球化: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面向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19、世界经济一体化: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一定的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二、填空题01、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原因:要素投入、区域环境、交通。02、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的要素:土地、原材料、能源、资本、劳动力、技术与知识。03、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的环境因子:自然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环境、政策环境。04、交通的三要素:交通流、交通网、地域。05、杜能圈层:自由式农行圈、林业圈、轮作式农行圈、谷草式农行圈、三圃式农行圈、畜牧业圈。06、韦伯工业区位论考虑的因素有:运费、劳动力、极聚因子。07、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三阶段:运费指向论、劳动力成本指向论、集聚指向论。08、衡量通达度的指标:通达指数、分散指数。09、廖什市场区位论的原则:利润最大化。10、中心地三原则: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政原则。11、影响零售业的区位决策的因素:消费市场情况、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零售业竞争对手、地价的作用。12、零售业空间的类型划分:中心商业区、外围商业区、主要商业街、临近商业街、孤立商业群。13、企业增长的动因: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竞争压力。书山有路勤为径2/10张烈14、企业增长的战略:一体化扩张(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多样化扩张。15、企业增长的三阶段:组织变形、生产产品多样性、地域快大。16、企业空间演变模式: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泰勒的组织变形以及区域演化模式、哈坎逊的全球扩张模式、迪肯的全球转移模式。17、公司组织结构的主要类型:功能部结构、产品部结构、区域部结构、顾客部结构、矩阵结构。18、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原因:产品周期理论、折衷理论。19、跨国公司投资的国别选择:成本去向、利润取向、市场取向、要素取向、公司战略取向20、跨国公司投资的微观选择:趋于中心地区、邻国边界区、文化社会关系密切区。21、跨国公司的不同组分:公司总部、公司研发机构、公司生产单位。22、跨国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全球集中生产型、市场地生产型、专业化生产型、跨国公司一体化。23、区域产业的分类:三次产业分类、产业功能分类、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其他产业分类。24、产业功能分类: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基础性产业、支柱产业、潜导产业。25、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高比较优势系数、高产业关联度、高需求收入弹性、高生产率上升率、高产业创新能力。26、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机制:市场机制、政府干预。27、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配第-克拉克定律、库兹涅茨法则、霍夫曼定理、雁行形态学说。28、区域空间结构的要素:点、线、网络、域面。29、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网络式空间结构、区域城市对称分布。30、城市化的评价指标:人口指标、用地指标。31、区域创新网络结构的组成要素: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关系通道、空间、结点。32、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外部环境。33、增长极是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而对区域活动产生组织作用.34、区域增长理论:区域增长极理论、循环积累因果原理、乘数作用和加速原理。35、产业集群的类型:马歇尔式产业集群、中心和辐射型产业集群、卫星型产业集群、高级中心和辐射型产业集群、高级卫星型产业集群。36、产业的形成与演化的理论:极聚经济原理、交易费用原理、创新理论、产业组织理论。37、经济区的类型:经济类型区、部门经济区、综合经济区。38、经济区的特征:组织上的同质性、空间上的相对排他性、对外联系的开放性、组织上的层次性。39、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梯度推移学说、中心-外围理论、区域相互依赖理论。40、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区域之间的可达性、干扰机会。41、区域分工理论:成本学说、要素禀赋学说、新贸易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三、解答题01、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答:①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四产业,但也可以从企业组织的角度认识经济活动。②经济活动区位: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一方面,是对过去所发生的各种区位的实践总结;另一方面,利用这种总结处的规律,可以对未来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提供指导。③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联合、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④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02、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答:(1)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书山有路勤为径3/10张烈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4)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是事先给定或认为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集中、分散、特殊的市场等。(7)古典区位理论不考虑或轻视资金、信息、折旧期间、地域文化、决策机制、动态的企业目的以及企业组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都给予充分考虑。03、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答:意义:(1)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构。提出了农业地理学的两个原理:①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即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优越性。②距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布局是合理的,由此而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从农业地域总体上看收益最大。(2)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创立了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土地利用一般理论的基础。04、韦伯工业区位理论前提与构建步骤答:韦伯工业区位理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假定条件基础上的:(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花费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工业区位理论:第一阶段: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第二阶段:劳动费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第三阶段: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05、韦伯工业区位理论最小运费原理答: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1)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用原料指数以及区位质量得出的一般区位法则:(1)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2)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3)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06、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意义答:(1)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2)提出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书山有路勤为径4/10张烈(3)指向理论已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07、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的内容和意义答:内容:(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二)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因此,如果同一级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三)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原因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中世纪的中心地的商品供给。交通原则适用于如19世纪交通大发展时期,以及新开拓的殖民地国家、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或聚落呈线状分布区域。行政原则比较适用于具有强大统治机构的绝对主义时代,或者像社会主义国家以行政组织为基础的社会生活意义:(1)引入演绎的思维方法,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带来地理研究思维方法大革命。(2)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3)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08、企业增长的原因答:企业增长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和激烈的竞争。(1)实现规模经济: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课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被称为最佳规模,随着专业化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吗,这种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张,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叫规模经济。(2)实现交易内部化:企业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联的活动,要比这些活动分离地
本文标题:经济地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25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