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经济学第一章概论2经济学的地位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现象的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皇后;最古老的艺术,最新颖的科学;世界上经得起推敲的最缜密的理论体系之一;介于科学和艺术之间,能把依据于证据的理性和来自于心灵的目的很好地结合。3“经济”的含义经济一词的来源–隋《文中子》——经世济民,治国平天下;–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oikovouia,家庭管理。经济的含义–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活动;–社会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节约、精打细算、算帐等。4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历史渊源(一)古代中世纪的西方经济学说–公元前4世纪——15世纪;–适应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从属于政治学、伦理学的范畴;–色诺芬:《经济论》;–亚里士多德:《政治学》。5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历史渊源(二)近代西方经济学体系的形成与演变–16世纪——19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古典革命:反对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把经济制度本质的分析与既定制度下经济运行过程数量分析相结合;–代表人物:威廉·配第、亚当·斯密、李嘉图、西斯蒙第、魁奈等;–《国富论》——经济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6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历史渊源(三)现代经济学体系的产生与发展–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自由竞争;–边际革命:价值取决于个人心理过程;–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将经济制度看作外生变量,以均衡价格论为中心研究资源配置问题;–代表人物:马歇尔、克拉克等。7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四)当代西方经济思潮–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凯恩斯革命:摒弃萨伊定律;–宏观经济学:经济危机是有效需求不足引起,政府应对经济进行干预,以实现经济的充分就业均衡;–《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宏观经济学形成标志;–其他对宏观经济理论:宏观动态均衡理论、货币流通数量论等。8当代西方经济学各流派的形成与发展(一)凯恩斯革命的追随者–萨谬尔森:新古典综合派;–琼·罗宾逊:新剑桥学派;–克洛沃与莱荣霍夫德:非均衡学派;–希克斯。9当代西方经济学各流派的形成与发展(二)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弗里德曼:货币学派;–卢卡斯、萨金特和华莱士:理性预期派;–拉弗:供给学派;–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理论体系;–欧根与艾哈德:德国新自由主义;–布坎南:公共选择派;–科斯、威廉姆森、诺思等:新制度经济学。10当代西方经济学各流派的形成与发展(三)独树一帜的非主流经济学派–瑞典学派;–熊彼得:创新经济理论体系;–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加尔布雷斯:新制度学派;–激进经济学派;–法律经济学派;11当代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一)视角–指导我们避开细枝末节,把注意力引向关键的、核心的问题;–三个基本出发点: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分析各种间接机制(比如价格、激励)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并以“均衡”、“效率”作为分析的着眼点;–探讨个人在自利动机的驱动下,人们如何在给定的机制下互相作用,达到某种均衡状态,评估在此状态下是否有可能在没有参与者受损的前提下让一部分人有改善。12当代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二)参照系–一些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分析经济问题时就能一致性,不会零敲碎打,就事论事;–例如:讨论资源配置和价格问题时,充分竞争下的一般均衡理论是参照系;讨论产权和法的作用时,科斯定理是参照系。13当代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三)分析工具–用简明的图象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经济学不是数学。经济学不是一些新鲜名词与概念,经济学研究也不是任意套用专业名词和概念,而是运用概念所代表的分析框架来解释和理解经济行为和现象。14经济学的学科现状与分类(一)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区别:一般规律与特定经济问题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区别:研究单个经济单位与研究国名经济活动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区别:“好或坏”与“是或不是”静态经济学与动态经济学–区别:研究均衡状态与研究均衡的调整15经济学的学科现状与分类(二)经济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比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部门经济学职能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交叉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投资经济学地区经济学流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学环境经济学文化经济学………………16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经济学科内部逐步深化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边缘交叉–经济学学科内部的边缘交叉–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边缘交叉–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边缘交叉–经济学与多学科的边缘交叉各理论流派的并存与论战的持续17经济学第二章市场与价格18一组重要的概念(一)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假设–厂商在一定成本和市场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单个消费者在一定预算约束下追求效用满足程度最大化–每个经济人总是保持着互惠的合作关系,相互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协调利益冲突的制度安排不重要。经济人完全理性假设–具有完备信息–具有足够认知能力–总能选择最优方案我们是经济人吗?19一组重要的概念(二)资源稀缺–资源有限,欲望无限–自然资源=土地和矿物–人力资源=劳动–加工资源=资本–特殊人力资源=企业家才能–经济物品对于比尔·盖茨来说有稀缺的资源吗?20一组重要的概念(三)选择–稀缺带来的麻烦–什么因素影响我们的选择?–选择生产消费品还是资本品机会成本–选择的代价生产可能性曲线经济学的可能成绩网络游戏中的等级AB21一组重要的概念(四)经济制度–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实施机制资本主义制度–私人财产制度–自由企业与自由选择–竞争与非限制市场–个人利益与看不见的手–价格制度–政府作用的有限性计划经济制度:一切由计划决定混合经济制度:个体决策与集中决策混合为什么计划经济制度不成功?22需求理论(一)需求理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条件下,商品的需求数量与它的价格之间存在着反比关系。需求理论成立的原因–替代效应–实际收入效应需求曲线(P25-26)你能解释吉芬商品与奢侈品不符合需求理论的原因吗?23需求理论(二)需求的非价格决定因素–收入–兴趣与偏好–替代品与互补品的价格–对相对价格预期的变化–人口区分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产生于非价格因素,导致需求曲线移动–需求量的变动产生于价格变动,导致数量沿需求曲线移动案例分析最近几年棉花东山再起了,全世界对棉花的消费数量已经达到8600万包以上,并且连续4年供不应求,棉花的复苏使化纤生产商狼狈不堪,杜邦公司已经宣布将停止对奥龙压克力纤维的生产。1.这一现象与哪个需求决定因素有关?2.你如何解释世界棉花消费的增加?3.这是需求曲线的移动还是需求量的变化?24供给理论(一)供给理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正向的关系。供给理论成立的原因–生产动机–成本递增供给曲线为什么成本递增理论只适用于短期内解释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25供给理论(二)供给的非价格决定因素–生产要素的价格–技术–税收与补助–价格预期–相关商品的价格竞争性商品相关性商品区分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案例分析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供给有何影响,画出供给曲线的变化情况。A.生产X的技术有重大革新;B.X的行业内企业数目减少;C.生产X的原材料价格上升;D.预期X的价格会下降。26供给与需求的结合(一)合并的供给与需求表软饮料的价格需求数量¥0.00190.50161.00131.50102.0072.5043.001软饮料的价格供给数量¥0.0000.5001.0011.5042.0072.50103.0013在¥2.00处,需求量等于供给量27供给与需求的结合(二)均衡–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市场出清:供给=需求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相等的供求数量均衡点: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的交点过剩(超额供给):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状态短缺(超额需求):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状态28供给与需求的结合(三)均衡0123456789101112软饮料数量13均衡数量均衡价格均衡点供给S需求D2.00软饮料价格29价格0SD需求数量供给数量过剩软饮料数量42.50102.007供给与需求的结合(四)过剩:当价格均衡价格时,供给量需求量30供给与需求的结合(五)短缺:当价格均衡价格,需求量供给量价格0数量SD供给量需求量1.50102.0074短缺31供给与需求的结合(六)分析均衡的三个步骤–确定该事件是移动供给曲线还是需求曲线,或者都移动;–确定曲线是向左还是向右移动;–利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价格和数量今年夏季天气特别热。分析这种情况如何影响软饮料市场?323....销售更多价格0数量S初始均衡DD2....价格上升1.天气热时软饮料需求上升2.007新均衡2.5010需求增加影响均衡请分析糖价格的上升会导致供求数量与价格如何变动33供给与需求的结合(七)供给不变供给增加供给减少需求不变价格相同价格下降价格上升数量相同数量增加数量减少需求增加价格上升价格不确定价格上升数量增加数量增加数量不确定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价格下降价格不确定数量减少数量不确定数量减少34市场与价格体系(一)资源配置–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市场上的交换–物品或劳务的一群卖者和买者–自愿交换与非自愿交换–交换条件:机会成本35市场与价格体系(二)市场、信息与价格体系–市场参加者提出的价格中隐含市场知识;–市场参加者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利用价格的信息内容进行市场活动;–价格体系作为市场信息信息或市场信息交换工具,使得市场信号和经济信息得以充分利用,从而达到高效率配置资源的目的;–价格体系是市场传递信息的通讯系统,此外,市场信息也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市场公共关系、以及信息搜寻等方式得到传播和利用;–通过价格体系市场建立起一种奖惩制度。36市场与价格体系(三)我们为什么要求助于市场?市场信息分散价格体系——包含市场参加者所需市场信号与经济信息,且双向传播市场制度——以分散决策为基础,能更好发挥信息效率市场制度的信息结构和价格体系在进行资源配置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率37市场与价格体系(四)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如果市场完全收集了市场参加者的私人信息,个人需求将不再依赖他们呢自身所拥有的信息,但是,这时市场(价格体系)又怎么可能完全收集到所有个人的信息呢?–如果不存在任何噪声,那么,市场的总体均衡将不存在–如果信息是完全的,将不可能存在一般意义上的均衡。矛盾市场完全收集所有私人信息市场参加者不再依赖自身的私人信息市场无法完全收集到所有个人的信息38市场与价格体系(五)如何决定生产什么?–取决于经济体内产生的动机;–市场经济中,厂商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把稀缺资源由正在下降的行业转移到上升的行业中;–资源的转移取决于消费者主权——用货币“投票”。如何来生产产品?–由于技术效率的存在,不会产生资源的浪费;–由于经济效率的存在,所有资源会实现价值最大化;–厂商会选择成本最低的资源组合。用你的圆珠笔来解释一下技术效率特征。39思考训练假设一家企业可以选择的技术类型有ABC三种:投入价格(每单位/元)生产技术(单位)ABC土地:10741劳动:26718资本:15263企业家才能:81321.该企业会采用哪种技术类型,为什么?2.如果劳动的价格上升到每单位4元,该企业会选择哪种技术,为什么?例如将发生什么变化?40市场与价格体系(六)如何来进行分配?–产品在消费者之间的分配均衡价格的分配功能;价格是相对稀缺性的指示器。–货币收入在经济单位之间的分配取决于经济单位拥有并能提供给市场的各种人力与非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与类型;效率与公平;政府对市场的替代。“票贩子”就真的那么可恶吗?41市场与价格体系(七)对市场与价格体系的评价市场能做到的效率个性自由增长市场做不到的外在性问题公共物品收入不平等竞争不
本文标题:经济学的地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33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