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解放思想开拓实干努力开创XX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学发展新局面XX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XXXX经济技术开发区自X年X月开始规划建设以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攻坚破难,加快发展,实现了一轮又一轮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X年X月被X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X年,被X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X—X,连续5年在全省省级经济开发区综合评价中列前X位,其中X—X年连续三年在全省省级经济开发区综合评价中列前X位,西部第X位。X年X月X日经国务院批准,XX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获批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我省首家设在县级市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不断扩大开发区经济总量实践已经证明,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加快开发区发展、壮大提升开发区综合实力的第一推动力。XX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把加快工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坚持大企业带动、大平台聚集、大投入支撑,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推动全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一是坚持大企业带动。X年X月,XX集团第一工业园开工建设,拉开了XX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建设、大招商、大发展的序幕。在X集团带动下,吸引了X集团、X集团等一批骨干企业入驻开发区,先后开工建2设了X第一工业园、第二工业园、第三工业园、X工业园、生物科技园、家纺工业园等“区中园”。截至目前,开发区累计引进项目298个、总投资903亿元,平均项目投资规模3亿元,其中过10亿元的项目28个。拥XX、XX、XX、XX、XX等8家上市企业,累计融资近140亿元。2010年,实现工业产值1319.6亿元、增加值292.3亿元、利税129.5亿元,分别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73.3%、77.3%和78.5%。今年1-6月份,开发区实现工业产值853.2亿元、增加值194.5亿元、利税75亿元,同比增长40.1%、33%和16.6%。成为XX县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和最大的发展平台。二是大力培植产业集群。坚持抓龙头、促辐射,抓配套、促延伸,积极构筑以大型企业为主导、以骨干企业为支撑、以中小企业为配套的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了以棉纱、棉布、服装、家用纺织品为主的家纺服装产业,以铝板带箔、合金铝、高档铝材为主的新型材料产业。其中,家纺服装产业企业发展到20多家,纺纱能力700万纱锭,产品种类达2500多个品种,产品覆盖美日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魏桥纺织和宏诚家纺分别在香港和新加坡上市。X集团位列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50强第X位、X省制造业百强第2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28位、中国500强企业纺织印染业第1位。新型材料产业企业达到8家,X集团X项目已顺利投产,XX运销日本、韩国等国家。X有限公司与X集团合作,投资X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X万只高档精密铝轮毂项目已经投产。X有限公司承担的轻质高强战车铝合金项目被列入国家“863”项目。三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增强开发区活力、提升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开发区利用鲜明的产业3特色、优势项目,每年都策划一大批重点项目,参加各类招商活动,全方位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截至目前,开发区累计批准利用外资项目50个,合同利用外资20.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9.2亿美元,相继引进了日本X株式会社、日本X株式会社等世界500强和世界知名企业。外资企业的陆续落户,对于国际资本的大量涌入起到了很好的先期引导作用。开发区逐步发展成为以家纺服装、食品医药、新型材料、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为主导产业,集仓储、物流、研发、商贸于一体的综合性经济开发区。二、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开发区发展质量开发区在注重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始终把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开发区发展的生命线,既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又保持较强的转型升级力度,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兼顾发展速度、质量效益和资源环境,切实增强企业生命力、产业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走出了一条高效、集约、低碳、环保的发展之路,为推进X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先后被X省外经贸厅核准为“科学发展示范园区”,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开发区”称号。在产业升级方面,开发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围绕对接天津滨海新区、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济南都市圈,承接日韩产业转移,以构建生态工业体系为目标,以产业集群化、基地化发展为方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环保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和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提升产业整体素质,使开发区逐步成为产业4特色突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在节能减排方面,开发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按照产业集聚的原则,合理布局入区项目,实现集聚生产、集中治污、集约发展。推进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加快发展,发展一批新型环保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强高效能、可循环技术研发,推广循环生产模式,加快纺织、铝加工等行业技术改造,构筑生态环保产业链。推进环境友好型产业集群发展,推动清洁生产,加快传统工业向低排放、可循环方向转变。大力加强节能减排,加大节能技术研发和推广,加强能源生产、运输、消费各环节的制度建设和监管,健全和落实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加强环境准入管理,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在集约用地方面,坚持“重点项目用增量、扩建项目用存量,闲置土地搞盘活、建设用地招拍挂”,建成区工业用地平均每平方公里项目投资密度24.3亿元;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329.2亿元,投资强度17.2亿元,超出X省政府规定2.2亿元;平均每平方公里实现工业产值33.8亿元、增加值10.4亿元、税收1.14亿元,分别比全省开发区平均水平高出18.9亿元、3.7亿元、0.73亿元;综合容积率达到0.72,其中工业容积率达到0.89。三、大力加强环境建设,营造开发区持续快速发展良好氛围开发区始终把环境建设作为立区之本,不断加强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健全完善管理体制。XX经济技术开发区批准设立时,成立了X设在县(市、区)省级开发区中第一个正处级政府派出机构——管理委员会。同时,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要求,5设立“一办五局一站一所”,即:办公室、经济发展局(含招商局)、规划建设局、社会事业发展局、财政分局、城市管理分局、安全监督管理站、劳动和社会保障所等,在编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79人;另外县政府还在开发区设立了公安分局、国税分局、地税分局、工商分局等机构,形成了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XX县理顺财政体制,开发区所属企业缴纳的属于县级财力的地方财政收入(扣除支持企业发展的支出),比2002年新增部分,县、开发区、开发区所属村庄按40:42:18的比例分成,提高了开发区自身发展能力。二是健全完善企业服务体系。2003年,县政府在开发区行政办公大楼设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全县28个涉企职能部门集中办公,实行一门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一站式”服务,并建立了首问负责制、24小时值班联络制、联系企业制、项目责任人制、企业挂牌保护制、失职渎职追究制等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开发区的服务体系。三是健全完善基础设施。XX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启动建设以来,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努力打造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一流硬环境。先后投资35亿元,建设了六纵六横、全长80公里的道路框架,开通了全长12公里的邹周铁路货运专线和运输货场;对区内道路、供水、排水、热力、燃气、通讯宽带等基础设施进行了配套完善,建成区全部实现“九通一平”。建设了总装机容量138万千瓦的自备热电厂及配套电、热管网,库容4500万立方米的平原水库,15公里的供水主管网和日供水能力达25万立方米的供水系统,为入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和能源供应。完成了约400公顷的绿化工程,道路及公用设施绿6化率达到38%,工业厂区内绿化率达到4.8%,亮化率达到95%。建成污水处理厂2座,日处理污水能力12万吨,在建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日处理污水10万吨、回用中水10万吨,同时建设了120公里的排雨排污管道,实现了雨、污分流,区内污水全部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凝聚开发区经济发展强大动力开发区在加强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开发区,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凝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是有效促进社会就业。目前,开发区从业人员13.5万人,辐射省内100多个县(市区)和河北、河南、甘肃、宁夏等10多个省,其中农村劳动力占到90%以上,人均年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带动建筑业、服务业就业3.5万人,人均年收入达到1.8万元以上,有力推进了城市现代化、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二是有力保障员工权益。坚持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建立了企业职工工资保障机制,严格执行就业工资标准,确保了职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没有发生拖欠职工工资行为。认真落实企业各类保险,不断提高职工医疗、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率,切实维护广大职工利益。三是切实反哺失地农民。构建经济补偿、居住安置、就业扶持、社会保障四位一体的失地农民安置模式。将地方财政收入18%用于占地村庄公益事业和社保投入,为所有失地农民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使失地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保障农民失地不失利;建成鲍家七里和东范后2个新型农村社区,保障农民失地不失居。四是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先后投资1.2亿元建设了3所小学、3所幼儿园,解决了企业职7工和占地村民子女入学、入托和就医问题。扎实推进平安建设,投资1500万元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现公共场所监控无缝隙覆盖。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为XX经济技术开发区新一轮大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XX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率先发展、率先突破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也承担着重要责任。开发区将以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契机,立足新起点,采取新措施,再掀科学发展新高潮,充分发挥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引领作用。力争到2012年,实现工业产值2000亿元,增加值600亿元,利税180亿元,出口创汇15亿美元,加快形成黄河三角洲开发的新高地,努力建设环渤海区域最具活力的经济体。
本文标题:经济开发区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37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