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经济思想史—第二十一章P3531.简要说明下列各项对于经济思想史的重要性:约翰·内维尔·凯恩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资本的边际效率、流动性偏好、均衡收入和就业、缪尔达尔、事前与事后的储蓄和投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约翰·内维尔·凯恩斯约翰·内维尔·凯恩斯是一位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他是阿弗里德·马歇尔杰出的早期弟子,又是经济学天才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父亲。尽管其子的伟大成就更为世人所瞩目,但内维尔·凯恩斯本人的杰出学术成果也为后人所极力称道。内维尔·凯恩斯长期在剑桥大学任经济学教授,还长期担任大学注册主管这一最高行政职务。他1891年撰写的这本《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被阿弗里德·马歇尔领导的新剑桥学派用做经济学方法论方面的标准教科书这部著作所讨论的问题,,到现在对于经济学的发展仍有重要意义。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1883-1946),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凯恩斯的理论思想凯恩斯可谓经济学界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凯恩斯一生对经济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等美称。凯恩斯出生于萨伊法则被奉为神灵的时代,认同借助于市场供求力量自动地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就能维持资本主义的观点,因此他一直致力于研究货币理论。他的发表于1936年的主要作品《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引起了经济学的革命。这部作品对人们对经济学和政权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凯恩斯发展了关于生产和就业水平的一般理论。1883年凯恩斯出生于一个大学教授的家庭。他的父亲约翰内维尔·凯恩斯曾在剑桥大学任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讲师,母亲弗洛朗斯阿达·布朗是一位成功的作家和社会改革的先驱之一。1889年7岁的凯恩斯进入波斯学校,1891年后进入圣菲斯学院的预科班。1894年以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并获得第一个数学奖。1895年考取伊顿公学,并于1899和1900年连续两获次数学大奖。他以数学,历史和英语三项第一的成绩毕业。1902年,他成功考取剑桥国王学院(剑桥大学)的奖学金。1906-1908年在英国财政部印度事物部工作,1908年任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的经济学讲师,1909年创立政治经济学俱乐部并因其最初著作《指数编制方法》而获“亚当·斯密奖”。1911-1944年任《经济学杂志》主编,1913-1914年任皇家印度通货与财政委员会委员,兼任皇家经济学会秘书,1919年任财政部巴黎和会代表,1929-1933年主持英国财政经济顾问委员会工作,1942年被进封为勋爵,1944年出席布雷顿森林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并担任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董事。1946年猝死于心脏病,时年63《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凯恩斯的思想体系是最重要的经济思想流派之一。这个学派开始于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出版,至今在正统经济学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凯恩斯学派发端于新古典学派,凯恩斯本人就沿袭了马歇尔的传统。消费函数在消费(C)和国民收入(Y)之间存在一种正的函数关系,即:C=f(Y)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变化对收入变化的比率—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正的并且小于1。MPC=ΔC/ΔY边际储蓄倾向与MPC相同,边际储蓄倾向(MPS)大于0小于1。MPS=ΔS/ΔY资本的边际效率(MEC)凯恩斯对资本边际效率的定义是,使一系列预期收益的现值正好等于资本品供给价格的折现率。用数学公式表示为:Ks=R1/(1+r)+R2/(1+r)2+…+Rn/(1+r)n式中Ks代表资本物品的供给价格,R1,,R2,…Rn代表不同年份的预期净收益,r代表资本的边际效率。流动性偏好除了在利率起到一个有效激励的情况下,流动性偏好取决于人们持有货币并不愿意放弃它的三个动机。①.交易动机,即需要用货币支付当前的购买行为以满足消费和企业的需要。②.预防性动机,即需要在手头保留一些现金以应付没有遇到的紧急事件。③.投机性动机,即因等待利率上升或股票和债券价格的下降或总体价格水平的下降而持有现金的需要。流动性是人们在出现金融和经济投资的机会的时候能够迅速的把握住。均衡收入与就业如果我们忽略政府和国际贸易,那么收入和就业的直接决定因素消费和投资支出,这两个支出部分构成了经济中的总支出。当消费和投资支出加总的水平等于当前的收入水平时,就会出现均衡国民收入。用公式表示,即:Y=C+I因为储蓄是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差额,于是:S=Y-C解这两个方程就提供了均衡收入的一个可供选择的条件,S=I缪尔达尔纲纳·缪尔达尔(1898-1987),瑞典著名经济学家,是瑞典学派和新制度学派以及发展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由于在货币和经济波动理论方面的开创性贡献,对经济的、社会的和制度现象的内在依赖性进行的精辟分析,1974年他和哈耶克一起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纲纳·缪尔达尔缪尔达尔的经济学上的贡献缪尔达尔在经济学上的贡献主要是货币均衡论、经济发展论和制度经济学三个方面。在货币理论方面,强调了时间上的差异,把各种变量分为“事前”和“事后”两类,比较计划价值和实现价值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一种动态均衡的货币理论。这已成为宏观经济理论中的一种标准特征。在经济发展方面,他的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1)发展中国家社会改革问题。他认为发展不只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且包括整个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过程的上升运动,即经济整体运行质量的提高;(2)工农业的发展问题。认为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只有工业化才能吸收劳动就业、提高生活水平。但工业化过程中吸收劳动力是有限的,因而也应重视农业发展。(3)国际贸易问题。缪尔达尔不同意赫克歇尔和奥林的学说,认为国际贸易不会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并用“回荡效应”理论论证了国际贸易会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不平衡,为此他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实行外贸管制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事前与事后的储蓄好投资凯恩斯在他的《货币论》中写道,储蓄与投资之间的不相等将会导致收入和就业水平发生变化,这里他指的是事前的储蓄和投资;在《通论》中他又写道,储蓄与投资一直是相等的,这里他指的是事后的储蓄和投资。在任何水平上,事后储蓄等于事后投资,因为存货的变化起到了一个平衡项目的作用,它使投资(对资本品的购买加上存货的变化)与现有的实际储蓄相等。但是,在凯恩斯对预期和收入变化的讨论中,他很明显的将事前的考虑加入到了他的理论中。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经济学词汇.财政政策的概述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设置银行最低准备金(最低储备金)。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是同一事物的两面,一个是从经济理论角度讲,一个是从政策措施讲。
本文标题:经济思想史(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37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