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经济系列一、填空题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2、邓小平同志从全球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著名论断。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形式是以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4、市场经济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为基础的市场经济。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企业行为自主化,保障制度化。7、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8、在公司的类型中,公司适合于生产某些特殊产品的公司和军工企业。9、“改组”是指合理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促进,实现规模效益,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10、政府运用收入分配政策调整利益关系,在初次分配上更多地体现效率,再分配时更多地体现。11、政府利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运行,货币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两种。12、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本身存在着缺陷,即市场经济中存在着“”问题。13、“三资”企业指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企业。14、经济特区是指主权国家或地区在对内对外经济活动中,为了实现特定经济目标而开辟的实施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和特殊的区域。15、一国政府在对外贸易上采取不加行政干涉,允许商品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对本国进出口商品不给予特权和优惠,对国外的进出口产品不加任何歧视的一种公平竞争政策,称为。1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经济稳定增长、重大经济结构优化、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劳动力充分就业、公正的收入分配和。1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宏观间接调控原则、集中和重点性原则、、多种宏观调控手段综合运用原则。18、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19、由于财政政策本身的某些特点,一些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化具有某种自动抑制社会总需求过分扩张或收缩,促进社会经济稳定的基本功能。因此,财政政策通常被称为“”。20、对经济起内在稳定器作用的税种是税。21、不同税种按其与收入的关系可分为累进的、累退的和三种类型。22、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政府购买、公共工程建设和。23、社会保障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优抚。224、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通货膨胀率较高的时期,采用性财政政策。25、制约公债限度的两大基本因素是和偿债能力。26、统计的三种含义是统计活动、和统计学。27、从总体中抽选一小部分个体组成一个样本,然后仅对样本所包括的个体进行调查,称为。28、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有实物单位、货币单位和。29、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关系是: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30、人口密度是一定时间一定地区的人口数与该地区的之比。31、数据群中最常见的值称为。32、对动态数列的各项两两求比值,所得的指标称为。33、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称为。34、一个国家在特定时点上所拥有的一切财富的总和称为。35、社会产品必须同时具备劳动性、生产性、有用性、社会性和等五个特征。36、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点或时期内拥有的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适龄人口称。37、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收益、费用与利润等六项。38、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主要包括明确会计主体、、选择计量尺度和确定记帐基础。39、在一个会计期间开始时,企业的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为: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40、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我国企业的会计期间划分为年度、月份和。41、财务报告由会计报表、报表附注和组成。42、企业负债按其偿还期限的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43、公益金是企业按照规定从中提取的专门用于企业职工福利设施的准备金,属于所有者权益的范畴。44、折旧是固定资产因损耗而转移到中去的那部分价值。45、《公司法》规定,公司都是法人。46、有限公司指全体股东就公司债务,仅以自己的为限负责。47、公司法是调整公司关系的,这种关系可分为和资本营运关系。48、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49、股东权利具体包括财产权和。50、股东投资后可以凭借股票领取股息,行使管理权、取得清盘资产并以承担风险及亏损。51、股票的发行类型有成立发行、增资发行和三种。52、股票的发行价格一般来说有三种,即原价发行、溢价发行和。353、证券公司的设立必须报批准,并接受其领导、管理、稽核与监督。54、债券是筹资者依法发行的在规定期限内的,可转让的证券。55、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属于。56、我国对专利申请采取的是原则。57、专利权的终止可分为正常终止和。58、我国注册商标申请采用“一类商品、一个商标、”的原则。59、商标权人的义务主要有:正确使用注册商标,,交纳有关费用等。60、合同是两个以上当事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明确相互之间关系的协议。61、当事人双方依法就经济合同的主要条款经过协商一致,经济合同就成立。这个协商一致的过程包括要约和两个阶段。62、合同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方的所在地履行。63、当事人因不能全部或部分履行义务的,可以免除其全部或部分责任。64、管理,在阶级社会里,始终具有两重性,及社会属性和的统一。65、根据权责关系的不同形式,可以把管理组织分为直线式管理组织和管理组织。66、行为科学学派在早期是学派,其代表人物是梅奥及罗特利斯伯格。67、决策的本质是人们对将要付诸行动的的表达。68、决策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决策者思考问题的重心必然是如何优化决策目标和如何优化。69、计划实质上是对或方案的进一步展开和落实。70、根据计划规划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71、任何一个组织的活动都是由它特定的和总目标所决定的。72、管理宽度又称为和管理幅度。73、组织活动的完整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即投入、、产出。74、部门划分的原则是有利于的实现。75、反馈控制都是在事情已有结果后进行的,因此又称之为。76、协调的基本标准有两条,一是坚持,二是有利于整体目标的实现。77、目标管理者以为前提,最广泛地动员全体人员参与管理。78、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它是系统形成的基础。79、在我国,现代管理追求的目的是经济效益与的有机统一。80、管理组织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法国的法约尔和德国的。二、选择题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在所有制方面的状况是()。A、单一的公有制B、多种经济成份并存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国有经济为主体4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作出的科学判断。A、社会主要矛盾B、社会根本任务C、基本国情D、所处的国际环境3、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下,选择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从根本上说取决于()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B、社会人口的状况C、国家的大小D、国家的经济体制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家计划,主要是()A、指令性计划B、指导性计划C、政策性计划D、指标性计划5、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A、政府放弃宏观调控B、政府加强宏观调控C、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D、计划与市场相结合6、()是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A、平等性B、自主性C、竞争性D、开放性7、()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C、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D、建立完善的经济法规和监督体系8、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结合在一起的。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社会主义经济体制C、社会主义计划体制D、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9、企业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直接动机是()。A、满足人们的需要B、追求利润C、促进经济繁荣D、实现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10、企业制度的基础和核心是()。A、企业的组织制度B、企业的管理制度C、企业的产权制度D、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11、有限责任公司是()A、发行股票的公司B、不发行股票的公司C、发行少量股票的公司D、股票不可以上市的公司12、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的公司治理机构()。A、由公司总经理和工会组成B、由地方行政长官和公司董事长组成C、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组成D、由主管部门和企业组成1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一种最主要经济平衡是()。A、国家计划B、经济政策C、间接调控D、经济杠杆14、按劳分配所要分配的是()。A、社会总产品B、社会总产值C、国民收入D、个人消费的部分15、正确处理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关键问题是()5A、企业留利的分配和使用B、上缴利润的确定C、税收总额的确定D、产品约束和价格的确定16、典型的社会公共需要是()。A、高等教育支出B、基础工业投资C、行政国防支出D、更新改造支出17、从长远来看,决定着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A、生产资料数量的增加B、劳动力数量的增加C、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生产基金数量的增加18、外延型经济增长依靠的因素中占第一位的是()A、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增加B、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D、科学技术进步19、衡量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社会效益的主要标准是()。A、保证企事业取得利润最高B、保证投资率最高C、保证经济增长率最高D、保证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反映全社会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利用的经济效益的指标是()。A、社会劳动生产率B、资金利税率C、社会投资效益D、社会生产物质消耗率21、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划分的标准是()。A、涉及的范围不同B、社会再生产环节不同C、效益的内容不同D、时间的长短不同22、功能生产总值是一个()。A、收入概念B、生产概念C、分配概念D、流通概念23、灵活性比较差的经济杠杆是()。A、税收杠杆B、信贷杠杆C、外汇杠杆D、价格杠杆2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综合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时,必须突出运用()。A、经济手段B、行政手段C、法律手段D、外汇手段25、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最基本的是()。A、利用外资B、国际金融C、国际运输D、进出口贸易26、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应采用()。A、出口替代战略B、进口替代战略C、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D、出口替代战略和进口替代战略并用27、在进出口的宏观管理中,对进出口规模的调节作用最为广泛、最为灵敏的手段是()。A、税率B、利率C、财政补贴D、汇率28、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对国有资产实行()。A、统一管理B、分级管理C、地方管理D、部门管理29、决定财政收入规模的直接因素是()。6A、经济发展水平B、政府的职能范围C、经济体制D、分配政策和制度30、代表国家发行国库券的是()A、国务院B、国家计委C、中国人民银行D、财政部31、从性质上看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属于()。A、消费性支出B、补偿性支出C、积累性支出D、转移性支出32、()是发达国家广泛使用的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一种方法。A、“成本-效益”分析法B、最低费用选择法C、“公务劳动”收益法D、投资额分析法33、()属于地方财政管理的预算外资金。A、国有企业的各种专用资金B、国有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资金C、各项附加收入D、地方预算的后备资金34、三名工人的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分别为71分、63分和60分,这里的“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是()。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35、工人的技术等级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这里的“技术等级”是()。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36、一个统计总体()。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37、统计调查中搜集的资料是()。A、次级资料B、原始资料C、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D、第一手资料38、一次调查是否属于全面调查,关键看其是否()。A、对调查对象的各方面都进行调查B、对组成调查总体的所有单位逐一进行调查C、制定统计调查方案D、采用所有调查方法39、区分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的标准是,调查时间是否具有连续性,具体说就是()。A、调查时间的间隔是否相等B、调查时间间隔是否超过一年C、调查时间间隔有无规律性D、调查时间是连续变量还是离散变量40、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是根据()划分的。A、调查的范围B、调查时间是否
本文标题:经济系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4300 .html